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句句扎心)

句子大全 2023-09-08 02:58:01
相关推荐

下个星期五就过年了!

但是,大家被年终工作包围的已经无暇去思考过年的事情。

法定节假日规定除夕才能休息,一共7天,其中调休2天!

7天能干什么?

想必很多人只想窝在家里休息几天,过年什么的,能精简就不要繁琐。

于是乎,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淡?

这些习俗不能忘

以前新年有新衣服、压岁钱和各种美味佳肴,现在吃穿不愁,过年只想休息。

以前祭灶、守岁、放鞭炮,现在鞭炮不能放,氛围淡了很多。

以前是一个村子一起过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家庭过年,人气不足,氛围也就淡了。

生活节奏快,人们来不及享受生活,也无暇顾及传统习俗。

其实,从腊月二十三日,也就是1月17日,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腊月二十四,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腊月二十五,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又被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优秀的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六 ,炖大肉”,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

腊月二十七,“腊月二十七,杀只鸡”。“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

腊月二十九,“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就是“上坟请祖”。

大年三十,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除了这些习俗,还有热热闹闹的年味活动,放炮、舞狮等过节的仪式感,让更多人感受到年味。

年味越来越淡

网友这样说……

年味因何消失?

仪式感的淡化

由于没有假期,过年的仪式感被忽略,很多人能在除夕之前回家就算是万幸了。省去了较多的仪式感,导致年味就淡了很多。

生活水平变高,物质满足

以前过年是为了犒劳辛苦的一年,会吃各种肉。因为在之前,肉在平时吃不到,只有过年才能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大餐早已司空见惯。物质的满足,导致对过年的期盼就小了很多。

以前过年买新衣服,现在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平时早已把衣服买齐了,因此期待值也降低了。

假期太少,平时太忙

在学生时代,过年有一个月的假期,自然是期盼的。而上班后,只有7天假,可能还要2天在路上。

7天中,2天调休,2天在路上,真正能够休息的时间也就3天,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来说,休息最舒服。

因此,过年的感觉淡了很多,成了普通的小长假。

经济压力大

过年给孩子红包,动辄几千,忙碌了一年回家,把存的钱基本都花在了红包上。还要买年货,买礼物,过年的开销远远超过了以前。

出门在外的人群增多

出门在外上班的人越来越多,过年回家,彼此都不太熟悉,在一起基本上就是玩手机。过年团聚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导致年味淡了,人们也不想过年了。

不放炮,不喝酒

人们的文明意识越来越强,各地由于环境问题,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喜庆的感觉少了很多。不喝酒,亲人团聚在一起,少了酒场上的热闹喧哗,也让年味淡了很多。

过年的选择变多

旅游过年的人越来越多,趁着小长假,带着父母一起去旅游,否则平时没时间。旅游时,年味自然淡了。

下周五就过年了!

忙碌了一年,终于要回家了!

年味越来越淡,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留言告诉大家吧!

说说你和新年的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