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家长最缺什么(“一句话改变孩子一生”的事儿并非没发生)

句子大全 2023-09-08 06:42:01
相关推荐

中国家长最缺的是什么?

8月2日,我将在山东淄博新华书店办一个讲座,初步确定了这个主题。欢迎淄博及周边的朋友参加。

确定这个主题,是因为,现在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在一些地方,有“家长学校”,但多数形同虚设。“正经点”的,还能搞几次讲座;“不正经”的,讲座也懒得搞,挂个牌子拉倒。

有些国家很重视对家长的教育,比如日本就有“妈妈学校”,一堆妈妈聚在一块儿,专心学习如何教育子女。

不懂如何做父母,就会任性,就会肆意妄为,自己给自己埋下恶果而不自知。

问题多,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否则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只能先从最紧迫的问题着手。

在我看来,中国家长最缺的,是三样东西。

第一样,是赏识。

对中国家长来说,说句表扬的话,太难了。孩子小的时候,大概是受到幼儿园老师的影响,整天对孩子说“你好棒、你好棒”,其实效果适得其反。不是说句“你好棒”就成了赏识教育。

相反,家长们最爱做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自己的好。

日本作家江腾真规说,“妈妈大部分的烦恼来自‘别人家的更好’”。其实何止在教育方面,几乎在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赏识教育,一反一正,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大。

一句赏识的话,甚至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这不是玩笑。

江腾真规的女儿小时候在美国生活,中学后回到日本,日语可能不是特别纯熟,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障碍,尤其是物理等学科。

妈妈于是给她报了补习班。补习班吗,既然用来“补”的,显然就没期待有太好的效果。

想不到的是,补习班老师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女儿对物理的态度。

老师说:“江腾同学很擅长弹簧秤的问题,擅长弹簧秤的孩子,物理都学得很好!”

一句话,让女儿心花怒放,回家后把这句话重复了好多次。她对物理的态度也彻底改变,从差生成了优秀生,最终考上了东京大学。

高考之前,女儿甚至自信地说,物理即便自己不复习,也没问题!

这种自信是哪里来的?是老师赏识的结果。她并不笨,物理成绩差,主要是抵触心理作怪。老师的赏识、鼓励激发了她的活力,让她的物理成绩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请注意,老师是怎么表扬的?他对江腾的女儿说“你好棒”了吗?没有。

如果他只是说:“你真棒!你的物理很不错!一定能学好!”

结果会怎么样?孩子很可能认为,老师在说谎,或者是在讽刺自己,或者是在安慰自己。

所以,表扬一定要具体,要说具体的事情、从具体的角度表扬。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恰到好处的表扬,几乎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物理在高考中分量虽然不是特别重,但如果这门特别差,总分会被拉下来不少,想要考上东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样,缺“因势利导”。

中国家长,和中国的教育方式一以贯之,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而非引导式的教育。

这是个大课题,也不是家长自己能改变的。但我们至少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便无法解决,但在某些孩子需要自己做主的关头,我们也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做主。

还是那句话,家长要做孩子的桥,有困难、面临选择的时候,帮一把;但不要做孩子的路,不要什么都给孩子铺好,更不要什么都帮孩子做决定。

这方面有故事,没酒。故事是我的新作《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里面的。

有一天,年仅5岁的孩子忽然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你会让他学习医学吗?不,这不可能!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神经学教授、心理学专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另一重要身份,是一位父亲。

放学的路上,儿子发现了一件令他无法容忍的事情:几个同学在欺负一只流浪的小猫。小猫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儿子挺身而出,挡在了那帮“坏孩子”面前,救下了小猫。

面对受伤的小猫,儿子一筹莫展,只能把它带回家,求助于爸爸。爸爸虽然是神经学教授,但不是医生。好在,他有不少医生朋友,马上把小猫带到了医生那里。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奄奄一息的小猫,在医生的救治下,“复活”了。

在爸爸眼中,这只是一次“爱的教育”而已,他很满意。儿子却没有止步,对爸爸说:

“爸爸,这太神奇了!我可以学医吗?不是将来,是现在!”

“现在?早了点儿吧?你只有5岁!”——抱歉,这是我们的想法。这个爸爸什么也没说,带着宝贝儿子来到他的书房,找出一本《人体骨骼全图》:

“很好,儿子。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你要先从生理学开始。你可以学习生理学,现在!”

这个孩子,可能是有史以来通过美国职业医生资格初级测试的年龄最小的人。因为那一年他才五六岁。

他叫威廉·詹姆斯·塞德兹,被誉为有史以来智商最高的人之一,11岁就考入了哈佛大学,并以优等生的身份毕业。他的父亲——鲍里斯·塞德兹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教育实验,最终把儿子培养成了“天才”。

注意,这个“天才”是加了引号的;世间极少有“天生的神童”,他们中的大多数,得益于后天的培养。

塞德兹的人生其实并不圆满,超高智商没有带来人们期待中的成就(主要是忽略了情商教育,那时还没有情商的概念),但老塞德兹的的早教模式,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教育从当下开始,越早越好。

只要孩子感兴趣的,就让他去学,学医不一定非要等到上了大学——即便孩子感兴趣的只是一块石头。

奥本海默七八岁的时候,就痴迷于各类岩石标本,堪称“专家”了。12岁时,他因与地质学者研讨中央公园岩石的形成,引发了广泛关注。纽约矿物学会于是邀请奥本海默做一个主题演讲。

演讲之前,12岁的奥本海默十分紧张,他要求爸爸向纽约矿物学会认真确认一下:你们真的打算邀请一个12岁的孩子在一大堆成人面前演讲吗?你们是否确实知道演讲者的年龄?

在得到爸爸肯定的答复之后,奥本海默才放下心来。然而,演讲的时候还是出了点意外,因为演讲台前面的桌子太高,观众只能看到演讲者时隐时现的头发。后来垫了一个小木箱,奥本海默才露出了自己的脸。

奥本海默也是一个天才一般的人物,后来成为美国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和塞德兹一样,他的成才,也源于这样一句话:抓住当下,马上开始;学习和培养没有早晚,只有当下。

中国家长最缺第三样东西,是“改变自己”的心态。

家长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希望孩子有朝一日,忽然自发地改变,自觉自律自立,成为人上人,气质高贵。

然而,这只是个肥皂泡。你不改变,孩子会改变吗?

家长最习惯的回答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老子都三四十岁了,改不了了。是真的吗?让我们来进行一下科学探索。

(以下内容,也属剧透,摘自我的新书《好父母养出好孩子》)

很多家长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自己的性格、习惯已经“成型”,不可能改变了,所以把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矛盾的是,教育专家告诉你:家长不改变、不养成好习惯,孩子不可能养成好习惯。

这似乎是一个坑。

如果真是一个坑,也是你自己挖的。事实上,大脑经过锻炼,并非不可改变;大脑都可以改变,人的性格、脾气以及习惯,自然也可以改变——虽然有点难。

科学家做过很多实验,目的就是为了验证这种改变。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他将不得不借助听力来探索世界,听觉会变得格外发达。

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格外好呢?科学家发现,由于不断地锻炼听觉,刺激了大脑负责听觉的神经元(脑细胞),这一部分神经元就会变得格外强壮;而这种“强壮”,又反过来促进了盲人的听觉,导致他们的听觉越来越发达。

——貌似这还不是特别有说服力。别急。

哈佛大学神经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目的是:一个正常的人,如果“双目失明”,他大脑中负责听觉的神经元,多长时间后做出改变呢?

他们找来志愿者——估计这是要费一番功夫的,因为条件很苛刻:志愿者要24小时戴着眼罩,确保自己完全看不见(和盲人一样的状态),在这种近乎失明的状态下生活一周。

然后,科学家利用先进的设备,了解戴眼罩之前和之后大脑各种控制区域的变化。

令科学家惊异的是:因为眼睛被蒙住,志愿者的活动不得不大量借助于听觉,居然迫使大脑在短时间内产生了转变,负责听觉的神经元活跃度明显增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

提醒一下:这种实验不要轻易模仿!长时间戴眼罩、模仿失明状态,会给大脑造成一种“真的失明”的错觉,从而切断营养供应,导致眼睛真的失明——而这,恰恰也是大脑“能够改变”的明证。

“人的大脑是可塑的。”

这并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早在1991年,《科学》杂志就向世界宣告了这个“秘密”。科学家打了个比方:你的大脑并不是“金属刀叉”,那么坚硬、那么不可改变;它其实是“塑料刀叉”,虽然已经成型,但依然可以改变。

不过,这种改变,还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万事开头难。

为什么呢?

这是由大脑的习性决定的。人的大脑,习惯于“逃避那些令你感到不快的行为”。比如说,对一个人说对不起,或者公开检讨,承认自己的短处……这都是让人感到不快的行为,大脑会天然地“选择逃避”。

当你意识到这并不正确,而应该主动面对这些“不快”的时候,对大脑的第一次锻炼就开始了。

换句话说,大脑的改变,是通过锻炼实现的,而不是天然实现的。

举个例子:你一直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从不低头,从来不向人道歉。你知道这是性格的一大弱点,想要做出改变。于是,你尝试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错了。”

当你说出第一次的时候,大脑的训练就开始了。

如果第一次训练很不成功,比如,你对女儿说“对不起”,得到的不是她的原谅,而是指责你“毫无诚意”“言不由衷”。没有关系,这都是正常的,谁也不可能第一次就成功。重要的是,你说出来了。

甚至,对着镜子练习,也算。

你可以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为什么这么心高气傲、连个‘对不起’都说不出呢?”然后,再模拟一下,面对镜子,向“女儿”道歉。

这种练习,对大脑来说,属于全新的领域。大脑会建立越来越多的神经元连接,来加强这些行为。慢慢的,道歉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下一次,当你感到自己做得不对的时候,“对不起”就会脱口而出,丝毫没有什么障碍。和原先顾虑“家长权威”的心态完全不同。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当你下决心去改变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对大脑也是个挑战;

“不良行为”的改变,会伴随各种“不快”,而大脑是会天然选择回避掉这些“不快”的;

通过多次的训练,大脑可以逐步克服这些“不快”,在此之前,如果停止了训练,一切就会前功尽弃;

新的神经元连接建立起来(也就是负责“好的行为”的脑细胞强大了)之后,大脑会越来越加强这些“好的行为”,形成常态和习惯。

#教育#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趣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