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法官集体学手语 这是什么操作(结局让人暖心……)

句子大全 2023-09-10 03:58:01
相关推荐

截止2019年底,上海共有57.8万名残疾人,其中持证听力残疾人约有7.5万人。由于无法直接用言语交流,当这些听障人士遇到纠纷需要寻求诉讼服务时,往往存在着不小的障碍。如何让这部分“沉默的少数”在步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时,能和普通人一样享受到便捷温暖的诉讼服务?

在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今天(12月3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黄浦法院)率先在诉讼服务中心试点增设手语服务。同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与上海市残联共同开发的国家通用诉讼服务手语培训课程和专门培训资料也在今天同步上线,更好地为听障人士提供诉讼服务。

志愿者+远程视频服务听障人士

今天上午,听障人士熊女士一大早就来到上海黄浦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同为听障人士的朋友咨询有关继承纠纷案件的立案手续。不久前,当她从黄浦区残联得知法院增设手语诉讼服务的消息后,早早就预约了今天的这次现场接待,想要面对面向法官咨询。

▲听障人士熊女士在上海黄浦法院立案 (陈琪 摄)

“家中老人过世,对老人遗留下来的财产,亲戚们之间发生矛盾,如果想要到法院来起诉,不知道立案手续应该怎么办理?”熊女士向当天的手语翻译志愿者李琳表达着诉讼需求。李琳一边与熊女士用手语进行交流,一边向法官转述熊女士的问题。

“你需要提交起诉状和证据,这是样式,你可以按照这个填写。”窗口另一边,上海黄浦法院立案庭法官蔡妙妙在李琳的协助下,一步步指导熊女士如何正确办理立案手续。

像今天这样面对面接待听障人士对蔡妙妙而言其实并不陌生,作为一名立案法官,她也曾在日常接待中多次遇到听障人士前来立案咨询。“法官看不懂手语,又没有翻译,不得不依靠纸和笔交流,碰到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单靠纸笔很难顺畅进行交流。”蔡妙妙说,增设手语志愿者后,法官与听障人士真正实现了无障碍交流。

点击查看视频↓

而为了做好今天的志愿者,已从事手语翻译近10年的李琳也是做足了功课。“志愿者不仅要提前熟悉常用法律用语的手语表达,还要了解基本的诉讼常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复杂的法律关系用听障人士看得懂的方式精准表达出来。”李琳说。

上海黄浦法院立案庭庭长沈瑛华介绍说,目前该院试点提供的手语诉讼服务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事先预约,听障人士在指定时间内到法院办理诉讼立案手续,由手语志愿者提供现场翻译服务。而在志愿者服务时间以外,则主要通过远程视频手语服务终端提供服务。

▲上海黄浦法院此前试点的线下培训 (陈琪 摄)

在远程视频手语服务终端的帮助下,听障人士也完全不用担心在诉讼立案时遇到交流障碍。通过安装在平板电脑上的呼叫系统可实时接通手语翻译,听障人士在与法官进行交流时,后台工作人员可通过视频用手语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答疑解惑。

点击查看视频↓

立案法官云端接受手语培训

除了上海黄浦法院试点增设的手语服务,从今天开始一项针对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手语培训课程也在云端正式开启。上午10点,上海法院国家通用诉讼服务手语第三次APP直播培训在上海高院举行。全市法院100余名立案庭干警通过手机端APP参加培训。屏幕里老师着重对数字金额、人称指代以及生活、法律高频词汇和短句进行了重点教学,教学课件同时展示相应的手语图解。

▲上海高院举行上海法院国家通用诉讼服务手语第三次APP直播培训(钱成 摄)

▲上海黄浦法院法官在办公室里参加“云培训”(陈琪 摄)

上海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副处长陈栋渊表示,在工作调研中他们发现,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是残疾人群体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听障人士而言,寻求法律帮助和参与诉讼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事实上,上海高院立案庭也同样关注到了听障人士在诉讼服务上的迫切需求。“日常接待中我们法院,法官与听障人士无法直接用语言进行交流,双方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在上海高院立案庭庭长吴耀君看来,听障人士虽然总数不多,但他们的需求同样不应被忽视。

针对听障人士在诉讼服务方面的痛点,上海市残联和上海高院走到了一起。两家单位决定先从普及诉讼服务常用手语开始,委托专业机构联合开发专门课程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很快,一套针对诉讼服务的国家通用诉讼服务手语培训课程初具雏形。

为了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市残联和上海高院也是动足了脑筋。在师资方面,主讲老师包卫联本职工作是上海第四聋校的手语老师,不仅有着10余年的手语翻译职业技能培训经验,而且长期受邀为司法机关提供手语翻译服务,可谓实战经验丰富。

从前期上海黄浦法院开展的试点教学来看,手语培训课程获得了立案法官的广泛认可。“2次课程后,已初步能使用手语与听障人士进行简单交流。”蔡妙妙法官说,虽然自己离熟练使用手语进行交流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即使只是学会一个小小的手语问好手势,同样也能使听障人士获得更大的认同感,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课程目前主要通过法官APP平台在线上进行,培训对象涵盖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吴耀君介绍说。

手语学习材料将成立案法官案头工具

在手语培训课程上线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司法系统手语学习材料以及诉讼服务国家通用手语宣传手册也同步发布。

▲图为诉讼服务国家通用手语宣传手册

在设计培训课程之初,上海市残联和上海高院就发现,市面上并没有一本适合于诉讼服务的现成手语学习资料,怎么办?

为此,两家单位又发挥各自优势,牵头手语学习资料的编写工作。“手语学习资料从诉讼服务的实务需求入手,针对诉讼服务中常用词语、句子、对话等,从由浅入深。”陈栋渊说,“我们希望这本学习资料能够成为立案法官服务听障人士的一本实用案头工具书。”

在这本司法系统手语教程中,除了基本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介绍,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示了“调解”“起诉”“起诉状”等近百个诉讼活动中常用词语的表达方式,设计了咨询、立案等不同场景的情景会话,按图索骥非常易于学习。

与此同时,考虑到不少听障人士对于诉讼用语的手语表达并不熟悉,手语教程之外,上海市残联和上海高院还专门针对听障人士的需求,印制了一批诉讼服务国家通用手语宣传手册,放置在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供听障人士取阅。

“立案法官学手语学的是一种责任、学的也是一种情怀,上海残联和上海高院开展的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上海城市的温度,使立案和诉讼服务更加温暖,市残联将积极配合市高院立案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陈栋渊表示。

“通过开展全员手语培训以及未来手语志愿者、远程视频手语服务终端等辅助服务模式的逐步推开,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听障人士在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享受到更有温度、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吴耀君说。

来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文字:汤峥鸣

责任编辑|邱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浦江天平”公众号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法官集体学手语,这是什么操作?结局让人暖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