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作文里人物语言3个作用要清楚(学会这4个妙招解决语言描写难题)

句子大全 2023-09-11 02:32:01
相关推荐

所谓“人物语言”,主要指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因为人物说的话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所以,认真研究对话写法,对描写人物、刻画人物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话的第一个作用,对话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请看下面这段对话:

方娟娟抬头一看,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喊道:“快下来!”“我不下去!”张小明不敢下去。“这记号是不是你画的?”方娟娟生气地问。张小明拉着长声说:“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你!”张小明说:“你说是我,我还说是你呢!”方娟娟气得咬着牙,同学们气得直跺脚。“你、你干嘛来北海?”娟娟大声问。“咦?哪儿写着我不能来?”张小明说,“这是人民公园,你们来,我就不能来?”——罗辰生《白脖儿》

这里,通过对话刻画了张小明顽皮、机灵、天真的形象,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别是中队长方娟娟那一本正经的“训斥”式的语言,更加衬托了张小明的这种性格。

对话的第二个作用是:发展故事情节。

人物的对话,尤其是一些次要人物的对话有时候并不是用来刻画人物性格,而是交代事情的经过,用以发展故事情节。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有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觉得他的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算他的账。这里,通过掌柜与喝酒人的对话,交代了孔乙己腿被打折的经过,为后边孔乙己的再次出场做了铺垫,承上启下地发展了故事情节。

第三个作用是,描绘人物的语态。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姑娘心疼地瞅瞅鹅的脖颈,告诉她:两只鹅要五元一角钱。“便宜!”我在心里嘀咕道:“太便宜了!”中年妇女却熟练地还价道“四块一!”小姑娘惶惑地看了她一眼,低头咬着嘴唇坚持道:“五块一。”中年妇女不满意地数说起来:“噫?看你小小年纪,咋恁会赚钱啦?你欺人不懂货是不是?你的鹅看着怪美,掂在手上轻飘飘的!我问你:你早起给鹅塞食没有?食里掺着石头沙子没有?”“没有!”小姑娘回答得理直气壮。“没有?谁看见啦?”中年妇女朝四下里指着,好像非寻出个证人来方才相信。可是,公路上只有我们三个人。——陶建军《卖鹅妮》

这个例子,既写出了讲话的内容,又适当地描绘了说话时的态度:小姑娘诚恳,理直气壮;中年妇女有些奸诈、狡猾;“我”气抱不平。形象逼真,很有表现力。

既然对话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运用对话的方法描写人物时,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对话要简练。平时,我们不喜欢人们长篇大套,啰里啰嗦的发言。同时,写作时,同样应该注意语言的简练,人物不能讲个没完。对话要简洁,少而精,因为说多了,往往反而没有力量;但是,我们不提倡对话越少越好,这里的关键,就是语言要简练,只有简练的语言,才是最富有表现力的。

其次,对话要有个性。人物的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分和性格特征,不能千人一腔。比如前面我们引用的《卖鹅妮》中的一段对话,小姑娘、中年妇女和“我”说的话,都符合各自的身分,符合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如果互相颠倒,岂不乱了套?人物的对话总应该有些个性化的东西,尤其是文章的主要人物讲的话,更应该这样。

最后,对话要加工提炼。郭(沫若)老曾经这样说过,对话要看你所写的是什么人,要适合于他的身分、年龄、籍贯、性别,而尽量地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这事情相当的难,非有充分的研究或经验是不能够运用的。郭老说的这个研究过程,就是加工提炼的过程。经过加工,才能用准确、简练、个性化的语言,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来。

同学之间,再推而广之到所有,口头语言都是特别丰富的。但是要想写进文章,就需要进行加工提炼,汲取丰富的营养。即使写真人真事,话也要加以选择和提炼,并不是要把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到文章中去,而要选择那些典型的、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本质的话语来表现人物。

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如何才能多元化写活人物对话?

(一)、 牵羊式。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选自《羚羊木雕》)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选自《羚羊木雕》)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自言自说的对话描写,叫独白。这种对话虽然是自顾自说,但一般说都有想象中的对象,即使是自己。例如,这时,指导员自言自语地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简直比蜀道还难!”

(二)、推车式。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三)、挑担式。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例(1)、“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选自《这不是一颗流星》)

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例(2)、“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气,瞪了老头一眼说,“你干一天活,挣几个钱,充什么大肚子汉呢?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选自《花市》)

这句人物对话比较长,先承接他人的话,说明性部分承前启后,使后面的引文朗利明白。如果将说明性文字放在后面,那就显得拖拉不明快。再特定环境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第三种类型人物对话描写,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四)、省略式。即把说话人是谁省略掉。使用这种格式时应注意,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说话的语言环境清楚话是谁说的。

例:年轻干部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上下看了老头一眼,似笑非笑地说:

“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

(选自《花市》)

以上所说地人物语言地四种表现形式,人物对话的位置为什么要变化呢?这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话人的神态、情绪、心理及时间先后等,是为了让人物语言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致、更流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对话的另一类转述,即间接转述讲话的内容。它是由作者或文章的叙述人转述讲话的大意。它不用冒号和引号,提到说话人的地方,用第三人称。

例: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书讲语法。(选自《最后一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