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小学课文李白《静夜思》好在哪里

句子大全 2023-09-13 05:04:01
相关推荐

李白《静夜思》原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署名李攀龙编《唐诗选》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版本。

两种版本只有两个字的差异:“看”变作“明”,“山”变作“明”。那么,仅有两个字不同,两种版本在内容、艺术上有什么区别吗?哪一个版本水准更高?

《静夜思》主题是静夜思乡,思乡是我们古诗中常见的题材,关键看诗人怎样写。

先说首句“床前明月光”。“床前”,即卧具的前面,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明月光”,明亮的月光,或明月的光芒,也是名词短语。首句的结构是名词短语+名词短语,中间没有任何连接词,或者常见的谓语。这是并置了两个意象:床、明月,我们一般叫这种没有谓语的句子为名词句。意象并置,类似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若干镜头并列)。这类句子,我们最熟悉的可能是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了。

名词句没有谓语,也没有其他连接词,仅罗列几个意象,用字非常经济,而古诗一般为五言或七言,字数受限,所以这种句法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因为省略表明各个名词之间关系的谓语、连接词,词语的关系需要我们读者主动串联、解读,因而比关系明确的主谓句有更大的解释空间。

和“床前明月光”相比,李白的原作“床前看月光”,在“床前”和“月光”两个名词意象之间插入动词“看”,似乎准确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月光确实是某个人看见的。但某个物象出现在诗文中,一般都是有人看见,特别揭示“看”,似乎有点多余。除非有别的目的,比如强调“看”这个动作。

这样解释,“床前看月光”似乎有了新的含义:“看”字不是多余的,特地标明“看月光”,是因为虽然月光常见,我们一般“不看”月光,不会特别注意,“看”字在强调主人公注视月光的行为。

葛兆光《唐诗选注》说原版不如改编,“因为两次出现的‘明月’并不显得迭出而显出回环,而省去的那个‘看’字却避免了与‘望’字的重复。”有道理,我比较认同这种意见。“看”和“望”意义相近,而且都是第三个字,位置一样,在短短二十字的绝句中如此重叠,终属白璧微瑕。

但首句改成“明月光”就不和第三句“明月”重复了吗?这两个“明月”位置也一致。你这不是双标吗?

改编之后首句是“床前明月光”,是名词句,第三句“举头望明月”是状语+动+宾,“举头”是“望”的状语,说明“望”的姿态,两句句法不同;原作就不同了,“床前看月光”和第三句一样,也是状语(床前)+动(看)+宾(月光)。两句句法完全一样,又同属奇数句,在仅有四句的绝句中,这种重复比名词“明月”的局部重复有问题。

而且两个“明月”具体的含义也不同,首句“明月光”在地面上,第三句的“明月”在天上。重复“明月”,有音乐效果,读来回环往复,朗朗上口,“看”“望”的重叠,没有这种效果。

第二句原版和改编版一样,都是“疑是地上霜”,怀疑地上的月光是霜。霜、月光,都是白色,颜色一致,而且月色照地,和霜凝于地,形态也相类。正因霜、月相似,所以主人公低头一看,错认月色为地上霜,这是写错觉。

署名元范梈《木天禁语》引这两句作:“忽见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状语“忽”+动词“见”替代名词短语“床前”,估计是为了突出“见”的突然,一瞥之下,因为动作快,下意识地冒出“这是怕是霜吧”的念头。

写错觉,在古诗也有不少例子,如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错认“雪”作“花”。更脍炙人口的可能是唐戎昱《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和宋之问不同,这是把先开的白梅花疑为未融化的雪。和李白《静夜思》的构思相类,都是借两种物象颜色相似,写一瞥之下的错觉。

用“霜”比“月”,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已经这样联想:“夜月似秋霜”,这是明喻,和李白写错觉不同。稍早于李白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用“流霜”暗喻月光,因月光是弥散在空中的,故用“流”字形容“霜”,也是比喻。因此,尽管前人已经将“月”和“霜”一起写,但前人用“霜”喻“月”,李白是利用“月”“霜”相似写错觉,是有创新的。

第三句李白原作“举头望山月”,现在通行作“举头望明月”,“山月”和“明月”有什么不同?“山”、“明”都是定语,用来形容、限定中心语“月”,但“明月”的外延比“山月”广,换句话说,只有有山的地方才有“山月”,但“明月”处处可见。“明月”的范围广,读者更容易代入。这就是诗词的普遍性,“明月”比“山月”因外在条件更容易实现,限制少,因而可以引起更多人共鸣。

尾句“低头思故乡”没有异文。“低头”是我们沉思的惯用姿态,用词准确。“思故乡”直接抒情,不故作姿态,直接揭示感情,因简单而动人。

“举头”、“低头”,一仰一俯,重复“头”字,和“明月”的重出一样,回环往复,有音乐效果。

《静夜思》的语言普通,没有难字生词,也没有倒装、错综等怪异句法,语法和我们日常语言接近,因此,我们会觉得它天然浑成。

又因它是直接抒情,不故作含蓄,因简单而纯粹,所以显得率易,似是作家不经意得来,妙手偶得。

明月皎洁纯净,思乡也是人人常有之情,容易引起共鸣,所以《静夜思》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广为传播,脍炙人口,说三岁小儿皆能诵读,估计不能算离谱的猜测。

《静夜思》能引起共鸣,还有一层原因:此诗的四句都没有写明主语。如果翻译成英文,估计就得费一番斟酌,每一句的主语到底是男是女,单数还是复数?《静夜思》一人独处的概率大些,能排除主语是复数的可能,但“思故乡”的是谁呢?李白?还是说纯属虚构,主人公男女老少皆可?

没有明确的主语,人人都可以代入,故能引发普遍的共鸣。汉语这种不需要标明主语的特点,成就了《静夜思》。

《静夜思》属于新题乐府,是李白自拟的题目。据宋郭茂倩说,新题乐府虽名乐府,但已经不入乐歌唱了,是徒诗。

可能是日久生情,我个人觉得改编版稍胜原版。

另外,《静夜思》也是前有所承,对此问题,刘朝文《李白的<静夜思>是摹仿之作》有专门研究,结论比较“大胆”,但有趣,值得推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