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事无成的庞统 为何能与诸葛亮齐名(刘备一句话道出了真相)

句子大全 2023-09-17 04:55:01
相关推荐

在东汉末年有两个人最为人们所知,一个是"卧龙"孔明,另一个是"凤雏"庞统,两个人的才智计谋被人佩服与敬仰,而在二人之中,诸葛亮名气更大一些,更被人们所熟知,而与诸葛亮齐名"卧龙凤雏"中的庞统究竟有什么才情能力呢?

庞统从小的出生并不算好,长相老实,性格也是如此,他被人所知是源于二十岁的一个巧合,他在一个树下休息的时候,遇到了擅于辨识人才的"伯乐"司马徽,司马徽在树上采摘桑叶,在下树后便看到了庞统,二人便交流起来,越聊越尽兴,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很快便聊到了一起去,司马徽在与庞统拜别后评价此人"南州士子之最",由此一来,可见庞统的才学与心性。

而著名的"卧龙凤雏"便是后来庞德公称赞庞统与诸葛亮的词句,以至于后来庞统夸赞其他人的时候会给予他超出自己实际才干的评论,他人询问后庞统字字清晰,他认为天下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心中有"道"、秉持正义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庞统自认为自己无力改变天下大乱这种大的背景,就只能从现在还坚守道义的人们做出一点努力,夸赞他们的事迹,培养他们的名声,希望以此让他们心中的正义坚持得更久一些。

庞统没有诸葛亮那么多实战功绩可以论道,但他的情商与智慧大都体现在对他人或者是局势的正确判断上,就比如在建安十四年发生的局势改变,庞统来到东吴送丧,而那里有名的文士便在他要离开的时候询问庞统有何见解,庞统也不推脱,一一分析,并与陆绩等人深交成为好友。

直到后来有人询问庞统他好友的好坏,庞统也不直接说明,而是委婉地说出每个人都有特点,不需要相互比较争出第一。由此可见,庞统不直接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而是委婉地点名不想评论,可以说他看事情角度全面,可是换一面想,便是此人圆滑世故,会说话,会做人。

后来庞统投靠刘备,深受刘备的重用,一来便担任了军中领帅,为之后的战局与诸葛亮一起出谋划策。在一年之后,面对是否进攻益州而犹豫不决的刘备,庞统给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他认为人在乱世,更不能墨守成规,由此鼓励刘备进攻益州。这时刘备被庞统的诚恳打动。决定作出改变,后来便率万兵进攻了,并取得军事上一定的胜利。

一直到后来,刘备行事前都会询问庞统的意见,在他面前非常谦卑恭敬,而庞统也不因此而得意忘形,而是更加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往后的战役中给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

比起诸葛亮言语的深不莫测,庞统的劝导更令人能听得进去,因为他不会拔高自己的姿态,会以一种类似好友交谈的融洽气氛让听者接受,产生一种不觉自醉的意味,他的话大家都能听懂,也都理解,并不会因为文化差异的巨大导致什么交流分叉。

而最为可贵的是,就算庞统明白人情世故,在他该坚守心中道义尊严的,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先是在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庞统通过自己的才华智慧吸引到了刘备,并不屑与旁人一样会出一些小计谋讨些便宜,这些方面也深深让刘备钦佩。

比起诸葛亮喜欢刘备的仁义与忠厚,庞统更希望让刘备意识到现在的处境而非一味退让,毕竟过于仁义的君王,在做决断的时候就会显得懦弱,庞统认为诸葛亮没有让刘备改掉这个毛病,会对以后更加残酷的局势不利,故此他上谏"权势变通""固非一道",仁义固然是好,但在这同时也要学会主动出击与适时吞并。

庞统的建议是有作用的,在让刘备改变自身性格方面,诸葛亮确实做得不如庞统,毕竟给刘备出谋划策,计策还是自己出的,就算让刘备度过一关,剩下的关他还是不能独自做决断,军师固然重要,可也并不能指导时时刻刻的。

庞统让刘备挣脱了仁义道德的"枷锁",还没有引起刘备的反感,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立刻让刘备产生了从前没有的果断,一举拿下了益州。

最终庞统仁至义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蜀国,在落凤坡牺牲,赢得了所有人的钦佩与赞扬,让人铭记于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