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海门作家试水202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

句子大全 2023-09-17 07:49:01
相关推荐

试 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同声同气的原则

□ 蔡黄平

人容易被同化,也容易被异化。周围的人和事纷繁复杂,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取身边的点,浸润自己并确定世界观。因而,选取便成了一门学问。所谓“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便是选择的关键。

巧遇,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件事能改变你,然后通过你来改变世界。

地球村的时代里,任何人都无法隐藏自己,包括你的缺点,发生于周围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与你有关。所以兴趣万事等于读书万卷,与天下友等于友天下。成功者碰到的巧合或遇上贵人,其实是成功者善于被时代感染、塑造的结果。当然,遇人不淑的巧遇,塑造的则是另一种结果。

人一直活在一个“求”字里,幼时求父母,儿时求老师,成年求工作,晚年求儿女。而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过程。因此,人的一切有太多社会的印迹,包括思想以及灵魂。人之所以强调要独善其身,就看你求的是什么。

当然,人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出息。那么,你应该向着阳光走去,开放自己的心境,接受阳光下万物千姿百态的冲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成败的细节,从中发现天大的机遇。这世上所有的成功,几乎都与特定的巧合有关。许多的发明创造,貌似无心插柳的结果。因而对于阳光下的事我们不必过分地深思熟虑,偶尔地冲动一下或许能成为一种生活的感动。

关注身边的每一件事,然后分析它的好坏,便是走进社会的一种方式。一味地对世事冷漠,将自己的全部内心自喜地沉默于一个角落,其结剧是夜郎自大。而一味地任性,是对世界的另一种冷漠,无论朱墨一律近之,结果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闭关锁国注定落后挨打,改革开放也非八方来财。相应于同声,相求于同气,所谓放开心胸交朋友,关起门来打恶犬。世界风云变幻莫测,西方国家的许多诱惑在影响着我们的年青一代。如果我们只凭自己的爱好而放弃原则,向诱惑屈服,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这无异于饮鸩止喝。相反,在坚持原则与信仰的前提下,与各种不同的势力进行交往,那么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渔船。

国家如此, 年青人如此,中年人如此,老年人也如此。

我在看山,山在看我

□ 蒋春

七月的山,细雨为伴,足下山峰似扁舟,荡过云海任天涯。坚硬的宏岩任雨点浸润,那岁月的沧桑似尽带温柔。此刻,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

我爱眼前的山,有风,有雨,有云,有温柔;我爱心中的“山”,有情,有善,有味,有智慧。与眼前的山结缘,源于停不下的步伐;与心中的“山”结缘,源于闲不下的双耳。

犹记得二零一三年的那次旅途,翻看着手中的书,被电脑屏幕经年累月折磨的双眼似不堪旅途寂寞,兀自清泪连连。我在寻思,是否有一款软件,可彻底解放双眼,以听书代替阅读?无意之下,巧遇结缘至今的那座山——“喜马拉雅”。

午后,阳光慵懒,吃茶听书成了每日必修。香茶一盏,心自舒畅;书中一刻,耳清目明。双目微闭,伴着阳光,伴着茶香,一本《茶之道》,似涓涓细流由耳及心。睁眼之时,口中之茶似多了别样风味。一盏茶的光阴,锁住无数清欢,水汽氤氲间似瞧见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又似得遇郑板桥品茶相邀“一片青山入座”。一盏茶的光阴,孕育人间奥妙,天道,茶道,人道,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做人何不如饮茶,饮得自然,活得自然。

旅途,看窗外人,看窗外树,慢慢融入双目,却又渐渐抛于脑后。耳畔,是反复聆听,反复寻味的《千古圣人王阳明》。闭目,凝神,细听,慢品,渐渐心神似融入,似踏上天泉桥,去追寻百求不得的心学四教法;似静坐于课室内,静听王圣人传道;似泣于病榻前,闻王圣人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睁眼,细思,心间通透,知善恶,辨本心,眼前之途不再迷惘。

烦躁,职场之人无可逃避的情绪旋涡,我亦有之。忙完今天的事务已是深夜,身心俱乏。耳边似又想起昨晚浅听的《小窗幽记释诵》,书中言:“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是呀,面临烦恼与困难时,应坚持自己的目标,意志是克服困难的不二法门,也只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静心反思这一天来的工作,抽丝剥茧,思路渐明。工作的效率与结果往往起始于计划,计划的制定亦如下棋,落一子而谋三步,谋定而后动,严密的逻辑思维可对结果产生有效预判,依据计划,坚持执行,可有效改善工作效率。凡事皆有其法,细思原来如此……

此刻,夜沉似水,码字与听书早已形成习惯,以一种你唱我和的节奏,在笔端形成默契。习惯于此刻听会儿《午夜读诗——给自己一首诗的时间》。心弦轻系声音那端,因那句“酒入愁肠,想起久未归去的故乡”而笔尖稍滞,眼前似浮现那许久未见的家人;因那句“人间有许多悲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而笔端温柔,脑海似闪现伴我前行的妻子;因那句“当我把手伸进夜空,雾就纷纷落下”而不禁停笔,因为此刻的窗外,山雾已是漫漫……

人生旅途,攀山而行,不妨心中藏一座“山”,听世界在耳畔浅唱低吟……

我在看山,相视而悦;山在看我,云销雨霁。

两地书母子情(小说)

□ 钱艺林

“啪”老妈把试卷摔在茶几上,“你就知道天天玩手机,上网成瘾了是吧······”老妈又开始用女高音跟我上政治课了,我决定不再忍受老妈的“暴政”,拎起书包夺门而出!

等我从同学家做完作业回家已经10点多了,打开手机意外地发现居然网线没断,哈哈,肯定是妈妈刚才被我气晕了忘了拔线。不上网白不上!这时发现微信圈有人加我,网名叫“风筝”。小时候,我和妈妈一起放飞的风筝,它闪耀着五彩的光晕,一直飞到很远的地方,只有在那个地方才有我的快乐和慈爱的妈妈。自从上了中学以后我的风筝就越飞越低,渐渐失去了五彩的光晕,最后跌落在草丛里再也找不到了。

啊,到底是什么夺去了我和妈妈放飞的风筝?

我马上加她为好友。

“你好,你是?”

“就叫我风筝吧,是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人。”

“啊,你也要高考了,是不是跟我一样,考前上网放松放松?”

“嗯,刚才和妈妈吵了一架,好委屈。”

“啊,这么巧,同是天涯沦落人。”

我仔细一看,风筝是个小女生漫画头像,一种怜悯油然而生。

“哎,青春期遇到了更年期,不要跟妈妈计较哦!”我劝慰她,一瞬间感觉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大男子汉在保护小妹妹。她也向我大倒苦水,居然很多“不幸”和我一模一样。后来只要做好作业,就会和风筝聊一会儿,我们约好只聊10分钟。她夸我坚强乐观,我点赞她善解人意,渐渐我找回了自己,感觉我和妈妈的风筝也开始越飞越高了。

妈妈

儿子又偷着上网,真是气死我了。这小子还冲我发脾气,摔门而出,不过,嘿嘿,看他是拎着书包出门的应该是到同学家做作业了,没事。不过这小子跟我的关系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小时候,我和儿子一起放飞的风筝,它闪耀着五彩的光晕,一直飞到很远的地方,只有在那个地方才有我的快乐和听话的儿子。自从上了中学以后我的风筝就越飞越低,渐渐失去了五彩的光晕,最后跌落在草丛里再也找不到了。

啊,到底是什么夺去了我和儿子放飞的风筝?

咦,他不是喜欢上网吗?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我重新注册了微信,网名“风筝”。这小子一回来我就加他,我特地把头像设计成可怜小女生模样,这小子肯定落套,哈哈!

果然,我们联系上了,没想到儿子这么阳光,对弱小女生有男子汉的风度呢,不是我想象的一上网就谈恋爱,我真想到隔壁去抱抱他呀!对的,据说倾诉能有效缓解压力,我就通过“风筝”把儿子的苦恼说出来吧。哎,没想到效果还很好,他点赞我善解人意。

我们就这样每天聊一会儿,但时间只能10分钟。儿子又找回了自信,成绩也突飞猛进。啊,为什么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效果就比两代人之间好呢?

还有三天就要高考了,今晚这小子居然跟风筝说:可能今年的高考就要写上网呢,什么鬼话,老娘真恨不得踢门而入揍他一顿,你看这小子上网还有理了!

贞 姐

□ 陈凯(如木安然)

揭下面膜,那张吹弹欲破的脸,叫镜子都黯淡三分。

“任谁也看不穿这是一张与风刀霜剑对抗了六十多年的脸吧!”过完五十九岁生日,再没有人记得她年纪。包括她自己。拿起手机自拍一张,发到朋友圈。不用猜也知道,83赞。

不再有欣羡狂潮一般涌来了。

自从知道她有“脸瘾”之后,含酸带贬的流言蜚语像梅雨天的墙脚暗戳戳地湿过一阵,布下几点难看的霉斑。

“脸瘾”全拜那张面膜所赐。明明知道是饮鸩止渴,却甘之如饴。

面膜名唤:“青春永固”。

“青春永固”诚恳坦白:用过之后,皮肤紧致,嫩白莹润,二八风华便凝固在脸上。

对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凝固”——永远定型。

有许多人不敢用。原因有三。

首先当然是价格不菲。一片便值得常人一月薪俸。且会上瘾,重过世间一切的无法自拔。泛滥成灾无可破解。她不是没有犹豫过。虽说先夫留下赀财不菲,但一周两片“穷奢极欲的疯狂”(摘自儿媳语录),让她付款的手势有了片刻停滞。但有钱难买“我开心”,终于痛下杀手。这“痛”不是痛楚,是痛快!

儿媳悄声和儿子说:“看你妈又作‘妖’!”那个窝囊竟然不敢分争半句!下单的手势再痛快几分。

作妖?你们又何尝不是什么神仙水遮瑕膏定妆粉层层武装?只是不敢挑战“不自然”的风评。

“不自然”便是这面膜的第二缺点。抹掉皱纹、消去眼袋、祛除色斑……把过往的辛酸悲苦霜痕雪迹一笔勾销。从此脱胎换“皮”,脱离与你同龄的“群众”。

同龄人垂垂老去,再多的针针水水汤汤剂剂都无法挽回无法抵挡无法消除的时候,他们就会标榜“追求自然,反对雕饰”,说什么“没有白发的老者是令人遗憾的”。这安慰剂廉价易得,人人可服,从无过敏。

她一笑置之。与“酸评”比起来,喂饱自己的自信更重要。

后来连酸评都懒了。却又有了白素贞的外号。

白素贞怎么了?许仙爱她的美,法海惧她的魅。多少道德君子贬她为妖,又有多少世间凡夫拜她为神?

她索性更名“贞姐”。不是贞嫂、贞娘、贞太……是贞“姐”。横行世间,睥睨众生。

既想要“装”(花边雾鬓风鬟满的妆容)又想要“清”(清水出芙蓉的清誉),甘蔗哪来两头甜?

世间多少人咆哮着“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又屈从着“车马过我庐”的欲望;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却不得不“走马兰台类转蓬”。

做人何不痛快一点?

其实,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第三种副作用:“青春永固”会让脸皮固化。即便死后火化仍会留下一张烧不坏的面皮——烧成一堆残灰,还有一张“脸皮”留世。

许多人无法接受那张无处安放的脸皮。

今天,她和“闺秘”们就要去安放一张这样的脸皮。她们不喜欢闺“蜜”,甜得发齁!闺“秘”,一定是带着某种不可明示的心思结盟,比糖水粘结要牢固得多。感谢大数据,她们这一小撮“青春永固”的人找到了组织。

青姐,“闺秘”的发起人之一,上月过身。挽联写着“音容宛在懿德长存”,实际上,没一个后人敢收藏这张脸皮。“闺秘”们给镶了框,安放进她们的秘密花园。

贞姐把84个闺秘与一张脸皮的合照晒上朋友圈。一定还是83赞,她不用看就知道。又默默打开那颗空白的心,轻轻一点。

继续等待下一个“相同尺码的人”。也许漫长。也许短暂。

山水辉映的风景

□ 汤振洪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总是喜欢在他喜爱的风景里徜徉。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我们喜欢放在嘴边吟诵的爱情诗篇或许正可以成为声气应求的注脚。

风景当然会塑造人。

骏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俊健常常在苦寒的环境里生长,明丽往往在温润的气候里孕育。

而世界也正需要这样的塑造。

我们喜欢江南女子的柔媚和多情,我们同样会欣赏北方健儿的粗犷和豪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塑造的独特性,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于是,东土西土,南方北方,我们便有了各自的神往。

人在各自的环境里完成自身的塑造。塑造的条件不同,原料不同,或者方式也不同,那么,结果也就完全不同。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格言,带给我们的,是智慧的启迪,我们所获得的,也一定是智者的平静。

然而,独特不应是枯瘦的、偏狭的,残缺的。独特应该壮实、饱满和健全。这就好比一棵树,一棵真正称得上独特的树,我们总希望他首先长得结结实实,长得枝叶繁茂,长得郁郁葱葱。以此为基础的独特才是理想的独特。

理想的独特需要理想的环境和条件:充足的阳光,丰富的水分,足够的养料。

如此,则关于个性化关注的问题,就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能反对那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式的关注,因为那些被我们关注的东西正投合了我们的偏好,对准了我们的胃口,是我们最乐意接受的营养源。这好比孩子的饮食,孩子喜欢的,我们就一定得让他喜欢着,而不能做强行的压抑和改变。然而偏食的性质是确定的,而偏食的结果必然是营养的欠缺。我们要做的,是引导,是通过引导来改变他们偏食的习惯。同样,在关注的问题上,假如我们迎合我们偏嗜的趣味,顺从我们自然的心意,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堵塞营养的渠道,我们就不可能塑造我们理想的独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万象皆有可观,这是诗人给我们最直观的揭示。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万物均具韵致,关键是我们要有意愿。

还是魏源说得好: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如果我们愿意在我们喜欢的风景里徜徉,那么这样的风景应该是山水辉映的风景。

未来的余米

□ 徐勇(余力)

“加油!相信自己!”爸爸拍了拍余米的肩膀,不远处的舞台上灯火璀璨,台下人声鼎沸,“余米乐队告别演出”几个发光大字在夜色中熠熠生辉,照亮了京都大学城的夜空。余米背着吉他,迈着轻松的步伐走上舞台,键盘手庆阳,贝斯手张响,鼓手宇晴,主唱是余米的未婚妻灵瑶,已经在台上等着他。这是一群从小学开始就混在一起的“小伙伴”,专业上跟着导师刻苦学习,业余时间就混在一起捣鼓乐队,默契度极高,用一个眼神就可以交流了。眼看就要毕业,虽然几个人都已经找到了“下家”,要么是重点国企,要么留校任教,要么是外资企业,但是臭味相投的几个人觉得毕业前不搞一场告别演出会“对不起江东父老”。于是乎,几个年轻人捯饬了几个月了时间,智能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很方便。

在要不要请父母一起参加这个问题上,余米和小伙伴的想法高度一致:必须邀请。这几个孩子看着吊儿郎当的样子,但是“百善孝当先”等中华传统文化还是根植在他们内心深处的。

余米从小学开始接触吉他演奏,进入中学依然保持着弹奏吉他的爱好,弹奏吉他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余米的爸爸余力对吉他一窍不通,当初带着余米到琴行报名也是被老婆逼着去的,特别是当余米看中一把吉特要5000多元的时候,余力情不自禁地哆嗦了好几下。没想到吉他老师李锋一眼就看中了余米,他认为这小子有点玩吉他的样子,于是乎开始“炫技”,一曲吉他版的《南屏晚钟》沿着琴弦流淌出来,让燥热的夏季一下子变得宁静了。余力也不再哆嗦了,他开始想着未来的一天,余米也能像李老师那样潇洒地弹奏着吉他,过着轻松惬意的品质生活……

舞台上,余米和他的小伙伴们又唱又跳,一曲接着一曲,或劲爆,或抒情,或现代,或古典。舞台下,余力早已老泪纵横,心里乐开了花:这小子比老子当年厉害多了。余力看看旁边的妻子,她倒是一副激情四射的样子,似乎找到了年轻时蹦迪的感觉,在京都大学的草坪上奔奔跳跳,一如当年和余力恋爱时的样子。

演出结束后,余米把鲜花献给父母和导师。看着父母在今天似乎比平时年轻了许多,余米也感到很开心。他斗胆拍了拍爸爸的肩膀,轻声说了一句:“儿子长大了!谢谢爸爸!”

红尘恋歌

□ 袁晓蕾(语冰)

01

从小就觉得,有些技能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乐器演奏。

上小学时,小区里几个孩子家长都帮他们报了乐器课,有小提琴,有古筝,还有个钢琴。晚饭后,隔着几层楼板或几堵墙壁,隐隐约约听他们练考级的曲目,就像读生疏的课文,支支吾吾、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听着难受。父母也问过我要不要学一样乐器,我说算了吧,有这个时间,我还是塞住耳朵躲进房里读书吧,书读乏了,就翻翻唐诗宋词,也比吵着别人好。

转眼小升初,那年的暑期特别漫长。别的孩子大多利用这个时间,参加各类培训班,我也不例外。只是我只报了一门数学,学完,带了一堆闲书,去乡下外婆家度假。

外婆家在离县城最远的东部乡村,一幢3上3下的小楼,楼前一小片桃园,桃园前面是瓜田,而小楼的后面,是舅舅精心培育的葡萄园。

舅舅是外婆家最小的儿子,也就比我大十多岁,除了打理他的葡萄园,他最擅长的是吹笛。据说,外公年轻时会吹箫,我也见过外婆家有一支老旧的箫,却从未见外公吹过。舅舅吹笛是无师自通的,他小时候听笛子演奏家蒋国基的电台讲座,自己到镇上买了几支不同调的笛子,用河边新鲜的芦苇取得笛膜,没多少时日,《鹧鸪飞》《姑苏行》《喜相逢》等几首笛曲吹得有模有样了。

说起来,之前听舅舅吹笛并不感冒,读过流潋紫《后宫:甄嬛传》后,再听《鹧鸪飞》,似乎明白李白的“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这两句的意味了。而用来表现乐曲轻盈、飘忽意境的打音、虚指等技巧,及气息的强弱控制,在理解曲子的基础上,也就不再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层面上了。

在外婆家的日子,除了书,便是吃了睡、睡了吃。一天午后,躺在堂屋的竹榻上,翻到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迷迷糊糊梦见自己是古代一富家女子,在庙会上遇见一落泊的书生卖笛箫,书生的笛声中,有春日迟迟、西山日暮,桃花不语、飞红如雨。女子问书生买下一支竹笛,相约庙边客栈,向书生讨教此曲。于是,女子和书生如朋友、如师徒,笛声如歌、箫声如诉。一日,女子也是坐在这堂屋里做着女红,忽听桃园前响起庙会那日书生吹的这曲,立即起身望去,满园落英,不见书生,只有一支湘妃竹笛,女子一眼看出就是书生的爱物。

一梦醒来,我偷偷拿了舅舅的一支竹笛,我要学一首笛曲,“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对,就是这首《乱红》。

02

朋友圈的汤文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初中一年级,也就这样吧。学业,对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虽不至于毫不费力,但也是应付自如。因为笛子吹得不错,就参加了民乐兴趣小组。在学校艺术节上,表演了两首时下流行的曲目《凉凉》和《大鱼》,也收获了不少的掌声。回到家里,听小区那几个琴童,小提琴那个早已放弃,毕竟那锯木头的声音,不说邻居,就连她父母也受不了;钢琴那个听说已经考过一级,最近在练加亨德尔《加沃特舞曲》,但左手的分解和弦,总好像卡了半拍,让作为旁人的我听着着急;而古筝弹得还可以,一曲《西厢词》,虽然也是考级练习曲,但在细雨蒙蒙的夜空里回荡,听得让人沉醉。

当然,我的笛箫就不吹了,毕竟在如此密集的住宅区,笛太清越激昂、箫太婉约哀怨,都是扰民利器,取而代之,买了两支数码吹管,里边有笛箫和其他乐器的音色,带上耳机吹奏,自得其乐,偶然还可以录段视频,放到朋友圈炫耀一下,引来点赞数十。

接着就是初中2年级,也就是传说的中2时代。对于贪玩的孩子来说,这是中考前最后的好时光。不过,我突然感觉无聊了,首先学业稍稍得抓紧了,语数外还好,但化学和我没多少“化学反应”,分子式方程式什么的都是需要背,而背分子式方程式又没有古文那样的有趣,也不像物理那么实用,比如数码吹管的录音连线、录制电平等,就用到物理学中的许多知识。另外,就是那个民乐兴趣组,忽然也没有特别的兴趣了,所谓的民乐合奏,其实也只是一个声部,最多稍稍有些加花变奏,总体还是独奏和旋律性的,没有丰富饱满的音乐织体,乐器之间也很少有电光火石的对话、碰撞,更多时候各人在奏各人的,争着风头。

而我,还是喜欢着箫与钢琴《乱红》,一直作为QQ空间的背景音乐。

一日,空间里多了一条留言:你有笛箫,我有钢琴,约吗?

留言的是隔壁班同学,今年刚转到我们学校。于是加了好友,有一答无一答地开始对话。

他从小开始学钢琴,但没考级。他也喜欢阅读,但偏向哲学和翻译类小说。他喜欢爵士乐和布鲁斯,一直梦想能在钢琴上作即兴演奏。最重要的,他听过《乱红》,喜欢钢琴与笛箫的那种结合,笛箫的旋律传达思绪和感悟,而钢琴的音符体现出坚毅和豁达,旋律和伴奏之间,在既定的范本上,可以有灵光一现的乐思,这需要两位表演者有扎实的技术之上,更需要有一致的审美意趣和一点灵犀的默契。

一瞬间,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空气中飘满明亮的快乐因子。每一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然后练习曲子,在录下的音频中挑出最好的一段,发送到他的信箱,然后等他用钢琴给它配上伴奏,录下,发还回来,再细听合成后的曲子,找出不足处继续练习。

03

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快乐的日子问题短暂,毕竟中考对人生是第一个关键的时刻,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压力巨大。他也被他父母“回收”到原来的地方,大家都开始“封闭”练习。

临考前的休息日,家人催着去购物中心买几件胸前带“勾”的T恤。经过家电区,大屏电视中播放刘诗诗和肖战的一个古装剧,背景音乐却是陈悦新专辑《远行》中的《桃花渡》。呜咽的箫声,箫声后面是若有若无的钢琴和弦。不用提词器,我也记得这段对话:“姜女,出往何处?”“齐。”“何营生?”“垦齐水田,来年,收稻米。”“何不归娘家?”“已无。”“夫家?”“甚远,不可及。”

在之前的语文课上,老师讲到成语“叶公好龙”和“尾生抱柱”时,眼泪止不住地流满脸颊,而这时,瞬间又泪水满眶。

手机“叮”了一下,是他发来的信息:“也在商场?”“是。”“听到《桃花渡》了?”“嗯。”“等考完了,我们一起练这首。”“好。”

我知道自己嘴角的弧度已经上扬。

是的,每个人都有需要自己守护的意念,这样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才能与相逢的人再相逢。

(本文是一篇佳作,但篇幅超长,纯属作者个人情怀,考场作文请勿模仿。——编者)

来源:海门日报

原标题:《海门作家试水2020年高考江苏卷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