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练习1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句子大全 2023-09-22 03:33:01
相关推荐

练习1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总分:27分建议用时:25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各类翻拍剧________。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爱情、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当然,翻拍本身无可非议。经典有值得被不断回望的价值,但好的翻拍应该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作者应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新的创造,赋予作品新的内涵,让经典作品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与一代一代的受众产生新的心灵碰撞、情感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说,翻拍本身是重现经典甚至再造经典的过程。

其实,翻拍是一件难事。原作________,本就树起了较高的标准,再加上观众的“回忆滤镜”,想要出新出彩并不容易,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匠心与努力。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翻拍又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创作和宣发成本。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之所以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翻拍是艺术的再创作,创作人员不能在亦步亦趋中________了自己,更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对经典多一些敬畏,对观众多一些诚意,对作品多一些感情,才是创作应有的态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一而足共享妙语连珠束缚

B.不一而足 共鸣 妙语连珠 桎梏

C.层出不穷 共享 脍炙人口 桎梏

D.层出不穷 共鸣 脍炙人口 束缚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已经有了,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观众基础也有了,甚至自带话题和热度

B.已经有了故事,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观众基础也有了,甚至自带话题或热度

C.不用重新创作剧本,因为已经有了故事,进而观众基础也就有了,甚至自带话题和热度

D.观众基础已经有了,故事也已经有了,所以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且自带话题和热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创作者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B.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C.如果创作者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D.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之所以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写自己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蜀地在蜀道开辟之前极长时间里交通隔绝的境况。

(3)苏轼《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材料一: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最终溯源石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200千米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2 200余人中,先后有300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 1 300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70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自《“诗与远方”犹在随唐诗游天台》,

《光明日报》2019年2月17日)

材料二:

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到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大古镇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到。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分析》)

材料三: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

材料四: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浙江天台县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是将唐诗“物化”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凸显了“诗路文化”的特点。

B.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统计图看,我国国家级特色小镇功能类型多样,发展态势良好,而且比例分配均匀。

C.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等活动都融入了唐诗元素。

B.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旅游,由最初对古城古镇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

C.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找准“产业生态位”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D.四则材料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围绕建设文化特色小镇这一中心,分别谈到它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发展意义,并介绍了国外成功的经验。

7.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特色小镇?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0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实用类文本阅读

答案与解析

1.D【解析】 “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不一而足”指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根据语境“《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可知近年来,各类翻拍剧翻拍次数多,应用“层出不穷”。“共鸣”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共享”指共同享有、共同享用。根据语境“经典作品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与一代一代的受众产生新的心灵碰撞”可知,此处是说在情感上引起相同情绪,所以选用“共鸣”。“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妙语连珠”形容精彩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好像珠子串在一起。根据使用对象“原作”,可知应选用“脍炙人口”。“束缚”指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桎梏”指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语境是说狭窄的创作范围使翻拍的“创作人员”受到限制,所以选用“束缚”。综上可知,D项正确。

2.A【解析】 由后面“创作和宣发成本”可知,应先讲“创作成本”,再讲“宣发成本”,排除D项。从表达连贯、顺畅的角度考虑,“故事已经有了”和“观众基础也有了”两句句式相同,更符合表达习惯,排除B、C项。故选A。

3.C【解析】 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在“创作者”前,排除B、D两项。“一条”与“方法”搭配不当,排除A项。故选C。

4.(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B【解析】 “而且比例分配均匀”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可知,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占62.8%,而民族聚居型只占3.2%,比例悬殊,特色小镇分类占比不均匀,文旅特色小镇占比较大,因此各项比例分配并不均匀。

6.A【解析】 B项,“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选项只涉及一个方面,以偏概全。C项,“只要……就可以……”表述过于绝对。D项,四则材料谈论的中心是特色小镇而不是文化特色小镇。

7.①立足区域资源,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特色小镇。②适应大众需求,不断创新升级。③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④建设特色小镇,除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⑤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一“寒山小镇”的例子可得出要建设特色小镇,必须立足区域资源,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根据材料二“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统计图及开发模式分析,和文中相关语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到”,可得出建设特色小镇要适应大众需求,不断升级,走创新之路;根据材料三“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提升城镇品质”可得出,建设特色小镇要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根据材料三“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可得出建设特色小镇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材料四“我们可以发现……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可总结出建设特色小镇要找准“产业生态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