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林彪不赞成出兵朝鲜 周恩来给予严肃批评(主席一句话道出其软肋)

句子大全 2023-09-23 03:56:01
相关推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南下进军非常顺利,南韩军则溃不成军。但是,美国很快介入了这场战争,朝鲜局势瞬间波澜云诡。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10多艘军舰在台湾海峡来回巡逻,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我国政府立即做出最强烈的反应。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严肃讲话:

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美国对亚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亚洲人民广泛地和坚决的反抗。

周恩来进一步声明:美国派出军舰来到台湾这一行动,是彻底破坏联合国关于任何会员国不得使用武力侵害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原则的公开侵略行为。要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美国政府采取何种军事行动阻挠,中国人民一定会解放台湾。

面对中国政府的警告,美国杜鲁门政府全当成了耳边风。7月初,朝鲜人民军进展依旧顺利。但是,毛泽东已经对朝鲜局势有了清醒了判断,充分预测到美国有直接介入朝鲜战争的可能性。为此,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周恩来于7月7日和10日两次主持召开保卫国防军事会议,林彪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最终决定:立即抽调驻扎在中原地区的第13兵团等部队北上,到中朝边境集结,担负东北边防防卫和可能出兵援朝的作战任务。7月13日,毛泽东批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

中央军委最终形成决定:抽调第13兵团(兵团部、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四野战军炮兵司令部(炮兵司令部、第1炮兵师、第2炮兵师、第8炮兵师、高射炮兵4个团)、骑兵1个团、工兵第6团、汽车兵3个团,共计25.5万人。

这些兵力必须在8月3日前抵达指定位置,并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万毅负责指挥边防军特种兵部队,段苏权为司令员组成东北空军司令部。

大家都知道,这支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意味着,毛泽东最开始是选择粟裕挂帅出征的。毛泽东对粟裕非常欣赏,他对曾对来访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就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是我们湖南人。”

可惜粟裕因身体情况很糟糕,整日头痛欲裂,视力也出现严重问题,最终无法出任志愿军司令员。8月下旬,朝鲜人民军攻势放缓,情报显示美国正在准备介入朝鲜战争,毛泽东必须考虑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人选。当粟裕无法挂帅后,毛泽东把目光投向了林彪。

选择林彪,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慎重考虑的结果。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东北边防军的官兵绝大多数来自四野。林彪长期担任四野司令员,在四野中有崇高的威望,官兵们对他非常熟悉,指挥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同时,林彪本人全程参与了组建东北边防军,他说:“这个问题上四野责无旁贷,要出多少人就出多少人,要出多少武器就出多少武器。”

第二、林彪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东北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取得了无数辉煌战绩。纵观整个解放战争,林彪立下了大功,“三大战役有其二”。跟粟裕一样,林彪也比较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第三、林彪长期在东北地区领军作战,他跟苏联军官、朝鲜军官都非常熟悉。一旦我国出兵朝鲜,免不了跟苏联和朝鲜军官打交道。加上朝鲜地区的气候特点跟东北类似,林彪的冬季作战经验又非常丰富。

从这三方面主要原因来看,当粟裕无法挂帅后,林彪确实是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最合适人选。毛泽东将自己的想法跟周恩来、聂荣臻、高岗等人私底下交谈,大家都表示这是非常好的选择。

当然,党中央没有正式开会讨论由林彪挂帅这件事,所以林彪并不知情。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被拦腰切断,很快溃不成军。美军一方面向北推进,另一方面派出侦察机不断来鸭绿江附近侦测。

我们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威胁,出兵朝鲜被提上日程,这意味着毛泽东必须做出由谁来挂帅出征。毛泽东决定先来问问林彪意见,看看他对出兵朝鲜有什么不同看法。9月下旬,当中国人民正在为庆祝新中国一周年进行各项准备时,林彪被毛泽东请到中南海。

毛泽东跟林彪进行了一次长谈,林彪始终不赞成出兵。林彪并不是因为胆怯,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朝鲜战争爆发后,林彪就密切关注朝鲜战事,不止一次地让身边秘书给他弄到朝鲜各类军事地图。

早在9月初,当驻朝鲜大使馆参赞兼临时代办柴成文回国后,林彪第一时间约见他,了解朝鲜战场情况。柴成文详细汇报了朝鲜人民军情况,提出目前金日成面临的情况十万火急,如果没有外援很朝鲜很可能被美国完全占领。

林彪听得很仔细。谈话快结束时,林彪突然问:“现在情况如此糟糕,他们有没有准备上山打游击的准备?”柴成文回答说:“这件事我不能给出肯定答案,但是根据我对金日成的了解,真到了那一步,我想他们还是能够上山打游击的。”

对于毛泽东提出出兵朝鲜,林彪已经有所觉察,他为此做了长时间分析。林彪认为,现在我们国内战争刚刚结束,正是消灭残余势力、恢复元气的好时机,出国作战条件并不具备,而且人民也渴望安宁的生活。

林彪还用具体例子来说明。美军军队早就实现了现代化,仅一个军所拥有的火炮就达到1500门,而我们一个军仅36门。美军还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我军的空军、海军还刚刚起步。敌我装备实力差距太大,如果贸然出兵,很可能惹火烧身。

林彪给出的意见是,我们派出重兵陈兵鸭绿江边,一箭双雕。按照林彪想法,这样一方面可以保卫我国领土主权安全,另一方面以战略支撑方式,支持金日成跟敌人进行游击战。林彪不赞成出兵,毛泽东给予理解,他知道这件事还需要召开会议讨论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但是,毛泽东还是希望林彪能支持出兵朝鲜,这次会谈后两人又交谈几次。毛泽东以退为进,没有直接命令林彪挂帅出征,而是询问如果出兵朝鲜用什么策略最好。林彪畅所欲言,建议如果必须出兵,最好就“出而不击”的策略,这样对我们最有利。

对于挂帅这件事,林彪还是拒绝了,他以身体不适要去苏联治病为由,向中央请假。就在毛泽东为谁来挂帅出征深思熟虑时,金日成的求援信来了。10月1日,国庆节当晚,金日成的求援信送到中南海。

金日成在求援信结尾处写道:“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眼看出兵朝鲜势在必行,毛泽东决定立即召开最高级别会议。

10月2日下午,毛泽东召集中央书记处会议,重点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会上反对声比较大,没能形成统一意见,于是决定10月4日至5日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时立即把远在西安的彭德怀接到北京参加会议。

10月4日下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开始前,毛泽东和周恩来又进行交谈。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千万条,但驳不倒我们的一条道理:唇亡齿寒,我们怎能见死不救?为了我们建设,出兵利益极大,不出兵危害极大。”

进入会场前,毛泽东和周恩来定了一个基调: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果然,这次会议上反对声依旧比较大,林彪再次搬出了反对出兵朝鲜的理由,与会者不少人频频点头。林彪的发言有三层意思:

第一、我们已经打了多年的仗了,国家基本上都被打烂了,西南地区还有很多残余势力和土匪。从国情出发,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而不是出兵朝鲜。

第二、我军跟国民党军打仗胜算比较大,跟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交手,在还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持下,风险极大。林彪还指出美国有原子弹,到时向我们沿海城市投掷原子弹,那我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第三、这场战争不划算。林彪认为我国有5亿多人口,为了去救一个仅几百万人口的朝鲜,结果可能导致我国遭到美国的疯狂攻击,这太不划算了。据此,林彪再次提出“出而不击”的策略。他说:“如果我们一定要出兵朝鲜,最好采取出而不战的策略,把军队驻扎在朝鲜北部,观察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

林彪这番发言,也是现场很多人内心的想法。聂荣臻在回忆录中说:“有些同志认为,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建国才一年,困难重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

会议开到一半时,彭德怀才赶到,他并不了解这次会议主题,会上并没有发言。第二天上午,毛泽东把彭德怀请到中南海,想听听他关于出兵朝鲜的意见。彭德怀一进入菊香书屋,就表示同意出兵朝鲜。

毛泽东很高兴,当即问:“还是你老彭靠得住,你看谁来挂帅出征比较合适?”彭德怀一愣,反问:“主席,我听说中央已经决定派林彪同志了吗?”毛泽东表示林彪不赞成出兵,彭德怀不太理解,可也没有深问原因,他对毛泽东就一句话:“主席,我这个人脾气你是了解的,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离开菊香书屋时,毛泽东交代道:“老彭,下午会上你摆摆意见。”下午会议继续召开,还是出现了不同意出兵的声音。毛泽东让大家摆摆不利因素,林彪还是老一套说辞:“我们如果出兵,如果能顶住美军则罢,顶不住的话,战火很可能烧到国内,那就糟了。我看还是加强东北边防最好,以免惹火烧身……”

毛泽东向彭德怀使了一个眼色,彭德怀站起来直接发言。彭德怀说:“各位,我支持毛泽东出兵朝鲜的决定。我认为现阶段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相当于解放战争晚胜利了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美国占领了朝鲜半岛,将来的问题更复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

彭德怀继续说:“老虎是一定要吃人的,它什么时候吃,取决于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然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争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们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该出兵。”

彭德怀一番慷慨陈词后,毛泽东认为时机成熟,站起来做总结性发言,出兵朝鲜最终形成了统一意见。10月6日,根据前两天会议精神,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研究出兵朝鲜作战方案、后勤等事宜。

林彪再一次提出我国最好别出兵,周恩来给予了严肃批评。周恩来说:“现在不是讨论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美国在逼着我非打这一仗不可。我们这次出兵是正义的,战争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特别是金日成首相请求我们出兵援助,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

林彪始终不赞成出兵朝鲜,加上身体情况,未能挂帅出征,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遗憾。毛泽东更感到遗憾,他后来对周恩来说:“林彪打仗谨慎有余胆略不足,身为将领,如此缺乏战略眼光临阵怯阵,实属不该!”毛泽东这句评价可谓非常到位,这也是林彪作为解放军最高级将领的软肋。

10月8日,毛泽东签发命令: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进而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

志愿军入朝后,需对朝鲜军民、政府、劳动党及其他民主党派表示尊重和友爱。同时,志愿军必须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10月19日,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于10月25日打响了第一枪。从朝鲜战争爆发着手应对策略,到10月1日接到金日成求援信,直到10月19日志愿军出国作战,这一决策之艰难,后人是难以想象的。

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就不止一次地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毛泽东在考虑是否出兵朝鲜的日子里,他长时间不刮胡子,表示只有想通了、大家意见统一才会刮胡子。结果毛泽东反复考虑,胡子越来越长,这在毛泽东生平中是罕见的。当志愿军出国作战后,毛泽东又为采取何种策略跟敌人作战,殚精竭虑。

据秘书回忆,从志愿军入朝到第二次战役结束前,毛泽东几乎很少睡觉,每天都是看文件、拟写电文。有时候太累了,就在床上办公、吃饭和睡一会。毛泽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可见他们那一代人替后人承担了太多太多。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曾感动无数人。

谨以此文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致敬19多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当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彭德怀在总结大会上无比感慨地说道:“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