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农村俗语:“宁可试人棺 切莫试人鞋”(老祖宗的话在理吗)

句子大全 2023-09-23 07:08:01
相关推荐

前言: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在我国的农村,有很多十分有趣的风俗习惯,大部分都是因为之前的一些封建思想而出现并保留下来的,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俗语,在今天也被很多人沿用。不过这些风俗习惯和俗语对我们今天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一些对我们的生活能够带来好处的我们要继续沿用,但是一些不好的风俗我们也要剔除掉,不能让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有趣的俗语

农村里很多有趣的俗语,大部分都是过去的人在很长的时间里得出来的经验,这些话简单易懂,而且风趣幽默,有的时候还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宝贵的生活经验,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句俗语,也不知道大家曾经有没有听说过,叫做: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这句话本身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宁愿去尝试躺别人的棺材,也不要随便去穿别人的鞋,这句话到底有什么内涵呢?他想表达的又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意思呢?

对俗语的解释

在今天很多人的眼里,棺材所代表的并不是什么好的寓意,它是死了人才会用的东西,甚至有一些地方还会比较忌讳这样的词汇,认为不吉利。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却有不一样的理解。有一些农村的老人认为,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自己的棺材,准备自己的坟地,这样才能长寿。在农村地区,棺材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寿木,一般来说,到了老人60岁的时候,父母就会告诉孩子给他提前定制一副好的棺材,这样是能够让父母延年益寿的。而且农村人还认为棺材的谐音是“官财”,寓意着升官发财的意思,所里家里一旦有上了年纪的人,孩子们就会提前给准备好棺材,一方面是能够体现出孩子们的孝道,另一方面就是给家里谋一个好的寓意,希望家里能出来一个会当官或能发财的人才。

而且“试棺材”这种俗语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据说在古代,读书人在要赶考之前,就会专门去找一些老人,帮他们试一试棺材的尺寸是否合适,通过这种方式来换求考试的成功,其实就是图一个好兆头,这种方式就和后来人们会专门去庙里烧香拜佛一样,只不过后来佛教慢慢传入了中国,人们对于祈福这件事也找到了新的方式,试棺材这种事情才慢慢的被取代了。

既然“试棺材”是为了有好的寓意,那么为什么不能试别人的鞋呢,这种事情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是非常普遍的。主要是当时的人们认为,鞋子是人们的私人物品,不能够随便尝试,一来是人们也比较关注健康和卫生,在过去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万一穿别人的鞋子染个脚气,或者是得什么病,在过去真的不好治。二来就是人们比较讲究,觉得不能随便使用别人的私人物品。更何况当时的农村人都比较穷,男性的鞋子都是草鞋,其实换不换着穿,也没什么区别。女性的鞋子就跟不用说了,在过去女性的脚都不能随便露出来,更别说是换鞋穿这种事了,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综合上面这几种原因,大家宁愿是不穿鞋直接走路,也不愿意拿别人的鞋子来穿,更何况,在古代,鞋子并不是一件有价值的东西,普通的布鞋或草鞋都是非常便宜的,如果连鞋子都买不起,还要找别人借,这必然是一件非常丢面子的事情,要不就是实在太穷了,要不就是人不检点,太过于懒惰,古人在相处交流的时候都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尤其是一些村里人,大家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一旦有啥事情不太地道,就会被整个村子的人议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俗语。

俗语的意义

那么这句话对于我们的今天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他对我们的生活其实有好有坏。首先好的部分就是他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教会我们怎么做人,这句俗语在今天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思已经完全变了,他今天的意思是让我们不要强人所难,要学着体谅别人,更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随随便便去求别人,不然会被别人看不起。

从不好的方面来看,那就是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今天这句话也会完全反过来,我们宁愿去尝试穿别人的鞋,也不会去躺别人的棺材,在今天,人们还是普遍认为棺材并不代表着什么好的寓意,就在前几年,有一些学校就组织学生参加了“试躺棺材”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让他们能够珍惜生命,虽然这个活动有好的寓意,但是活动的方式还是受到了广大的争议,人们觉得躺棺材这个行为确实有点说不通。而不要去穿别人的鞋,如果是陌生人大家肯定也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是自己很亲近的朋友,或者是家里的家人,有的时候突然遇到急事儿找不到自己的鞋,借着穿一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其实在农村流传下来很多有趣的俗语,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还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俗语大部分念着都非常顺口,所以很容易就会被保留下来。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并不是所有的俗语都有道理,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会流传下许多和礼仪有关的俗语,这些俗语自然是对我们生活有好处,不过其他的一些已经被封建的思想所改变了,不仅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没什么好处,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些年,对待这些传统的东西,我们也要学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拿来主义》《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