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本是一句抱怨话 结果被拘留好几天:3个方法(让你做情绪的主人)

句子大全 2023-09-26 06:35:01
相关推荐

上个月的时候,小区里发生一起斗殴事件。

那天晚上七八点左右,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带着自己的没拴绳的大金毛狗,甩着膀子摇头晃脑地一人一狗遛弯。

小区里有儿童活动的区域,滑梯、沙池、跷跷板等一些简单游乐设备,每天都吸引很多两三岁的孩子过来玩。

这位大爷遛到这块区域时,狗跑到滑梯旁边,正好从上面滑下来一个小姑娘,看到大狗在旁边吓得嗷嗷叫喊着哭起来。

旁边带孩子的奶奶看到这状况,赶紧把孩子拉过来安慰,一边扭头跟老大爷说了句:“这么大狗也不拴个绳”。

老大爷冷冰冰回复道:“金毛不咬人”。

旁边带孩子的邻居看不过去,不咬人也不能这样遛啊,孩子吓着了怎么办。

老大爷死犟道:“又没咬你,哭什么哭”。

这一句把带孩子的奶奶惹急了,冲他喊道:“你什么态度啊?你家狗把孩子吓哭还有理了?打狗的怎么没把它打死啊”

老头听到这像被触到逆鳞似的,跳起脚来大声骂道:“金毛就是我的小宝,你家孩子才该打死......”

后来双方矛盾彻底激化,老太太气的坐地上给楼上儿子打电话,儿子下来后没超过3句话就扭打起来。

有人报警后,老头、金毛狗、年轻男子全被带到派出所,据说都被拘留了好几天。

之后再也没见过老头遛弯,它的大金毛也消失了。

市区内养狗有明确规定,狗证、拴绳是最基本的要求,前段时间电视台还报道派出所抓狗,有的主人死不承认错误的直接连人也带走了。

本来没拴绳遛狗就是错误行为,由此发生的一系列错误,其实都是连锁式的反应,也叫作“情绪漩涡效应”。

一、什么是情绪漩涡效应?

乔希·维茨金在《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出漩涡效应概念:当你犯下第一个错误时并不会导致可怕后果,但接踵而来的就像湍急漩涡般的第二个错误,第三个错误,甚至第四个错误却会导致一些列灾难性的后果。

老大爷遛狗不拴绳是第一个错误,如果遇到别人提醒或指责时,及时回去拴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他不听人劝还执意不改,就出现了第二个错误“把孩子吓哭”,这时候积极处理的话,也可以将事态稳住。

但是,老大爷的不理智,导致言语冲突,发生斗殴,直至被刑事拘留。

漩涡效应的产生,就是多个连环错误组成的。

一旦你没有在第一个错误发生时及时控制情绪的恶化,就会被拉进负面情绪的漩涡中,很难挣脱出来。

二、为什么会产生情绪漩涡效应?

在错误发生以后,人们会习惯性地待在之前的情感舒适区域,可是也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预感,事情可能变得越来越糟糕。

这就如同一个最明智的思想家,突然之间陷入自己与自己的战争,失去了如流水般流畅的思考。

1、情绪是正常思维功能

《驾驭负面情绪》作者苏珊·大卫(Susan David)说:“任何一个健康人的体内都存在一股意识潜流,产生批评、怀疑和恐惧的情绪。”

人们普遍认为,职场人性格应该要么坚忍要么开朗,必须排除一切消极因素,在任何工作场合都能表现出自信的样子。

但这是有违生物学的基本常识的,上班迟到了心跳加快,开会被老板训斥心理紧张,得到奖励心花怒放,这些都属于思维的正常功能。

它可以预判状况、解决问题、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这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情绪无法有效压制

加州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在一间40人的办公室里装了300多个摄像头,探索人的情绪与办公效率的关系。实验开始后,一个老板走入办公室,就工作问题对某个人发出咆哮。结果办公室里其他人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行动比以前快了20%,但是整体效率却下降了40%。

看上去老板的咆哮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整体效率的降低,则说明内在情绪的产生,是无法通过压制的方式有效解决的。

而且,如果你试图压制思绪和情感,反而会让它们变得更加强烈。

就像抽烟的人要戒烟,在此期间对香烟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渴望,所以很难通过意志力来达到完全戒烟目的。

3、你担心的事总会发生

生活中有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越担心什么,却越来什么,好像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样。

有人将此类现象总结出来,即墨菲定律。它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会如同预想般顺利,只要有变坏的可能,就总是会朝坏的方向发展。

看上去好像墨菲定律有些消极,但事实却是如此,面对生活,不管我们从容还是紧迫,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做好坏的打算,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避免坏结果的出现。

三、学会3个方法,跳出情绪漩涡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曾作出研究: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这份研究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情绪的失控主要是由自身反应造成的,外界不可控因素只有很少的10%。

过度的情绪失控,甚至会出现“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严重症状。

这些常人看不可思议举动,其实离每个人都不远,一旦情绪失控达到某种程度,就有可能出现这些疯狂症状。

我们只有对这些心理失衡的状态有所了解,客观面对,才能够及时判断自己是否有这些趋势,并尽快对失控的情绪加以控制,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1、俄罗斯方块效应,消除负面记忆

近年来,一项研究称玩俄罗斯方块可以消除负面情绪,让人们重新振作起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俄罗斯方块能够修复应激情绪后的紧张,比如:看过恐怖电影后的恐惧感,发生过事故后的心理创伤,被领导臭骂后的恼羞等。

人们在遇到应激问题后,负面信息会长时间停留在脑中,即使你心里默念不去想它,却仍然会不断跳出来刺激脑神经。

如果,你能找到像玩俄罗斯方块游戏似的,将精力集中在消除一块块障碍上,就会将负面情绪进行释放,从而调整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和节奏。

去年北京开了一家“发泄屋”,目标客户就是那些压力大需要发泄的人群。交一百多块钱,穿上防护服,戴上头盔和手套,选一根棒球棍,将啤酒瓶、瓷盘、电视等物品一通乱砸,压力发泄完了,情绪也会舒缓很多。

其实,这种“发泄减压”的方式,也就是俄罗斯方块效应的一种表现。

2、杠杆定律,为情绪找一个支点

每次遭遇挫折或突变时,我们总是想调节情绪,但越积极调动资源反而越专注到负面情绪中。

但是,当我们把专注点转移到积极事物中,将积极情绪当做撬动事物的杠杆,增大积极情绪的“动力臂”,从而通过支点找到减轻负面情绪的方式,就能挖掘出人生的更大潜能。

《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个智力只有75的低能儿,从要靠金属支架走路到飞奔如风,从跑过大学足球场到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从跑过越战泥潭成为战斗英雄、乒乓球外交大使、亿万富翁。在阿甘的眼中,母亲的话:“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会是什么味道”,以及珍妮的:“阿甘,快跑!”都是他的情绪支点。通过支点撬动一个个目标,阿甘的世界就变得轻盈、简单又美丽。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是相伴而生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负面而永远保持积极情绪,但当你认识到情绪的“杠杆定律”后,就可以为情绪找一个足以撬动“负面”的支点。

实际运用中,要将支点移动到能够实现平衡的位置上,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去实现:

改变自己的目标,降低负面情绪产生的可能;将支点尽可能靠近阻力点,将负面情绪努力转化为积极情绪;全心投入到支点和目标中,阻力越大,收获也越大。我们的力量有限,当你找到情绪杠杆的支点,让积极情绪作为撬动一个个杠杆,就可以有效避免连锁错误的出现。

3、培养情绪灵活性,清醒处理情绪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看到高效领导者会被情绪压倒,难道他们就没有挫折或失败吗?

显然不是这样,每个人都会遇到情绪波动,只是他们会培养“情绪灵活性”,遵从自己的价值观,清醒、建设性地处理情绪问题。

在瞬息万变、高度复杂的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有效管理情绪是成功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伦敦大学教授弗兰克·邦德(Frank Bond)等人的研究证明,保持情绪的灵活性可以排解压力、减少错误、促进创新,帮助我们提升工作表现。

今年7月份,游泳运动员孙杨在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但在颁奖仪式上,获得第二的霍顿却以“孙杨涉嫌服药”为由不肯上台领奖。

在世界大赛舞台上,面对竞技公平性的质疑声,孙杨的情绪难免发生波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大的影响,并且在随后的200米自由泳中再次斩获金牌。

试想,如果孙杨没有强大的情绪灵活性调节,而是沉浸在质疑声中,势必将会严重影响后面的比赛状态。好在他调整的非常好,完美地达成世锦赛任务。

情绪的灵活性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能,它需要主动长期培养,当遭遇问题时尽快识别自己的情绪规律,将问题客观对待,接受情绪带来的影响。并适时作出积极的改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避免被拖入情绪的漩涡效应。

人都有七情六欲,情绪的事情你可以不去控制,但你是否能够对由此带来的结果负责?

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跳出情绪漩涡效应,你才能真正成为情绪的主人。

千万别因几句话的事儿,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产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