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天龙八部:辽国皇帝一句话 就激得萧峰自杀(是全书的败笔吗)

句子大全 2023-09-27 06:44:01
相关推荐

很多人都没搞清楚萧峰自杀的动机和根本原因,萧峰误杀阿朱之后就有自杀的想法,但是整个事件尚未解开,带头大哥是谁还不得而知,他不能就这么死了,直到少室山大战,一切有关萧峰这条线的疑点全部解释清楚了,这时的萧峰才是真正的了无牵挂。

而他本人也度过了他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完全没有自杀殉情的想法,事实上,耶律洪基伐宋到后来的结果完全是偶然事件,及时萧峰被关在牢里也没有死谏,书中也说这不是他的性格。直到最后,他发现自己既不能立身在辽国也不能投宋,本质上两国的政治关系对立是他的死结,那么两边都不要的死就是唯一解,问题是真是这样?

他可以去大理,第三国,他可以去灵鹫宫,完全脱离政治体系纠缠,起码这两个朋友是他肝胆相照的,有什么不能对他们敞开心扉的。如果说这偶然的,伐宋-被抓-营救事件前他就想好了整盘计划,终点是自杀还可以理解,可是事实看并不是这样,直接原因就是三方对他的评价他都听进去了,无法接受才选择自杀。但我一直对这个结局抱有很大意见,因为这么写看上去高大形象,实则拉低了萧峰的境界,就因为辽国皇帝一句话,就激得萧峰自杀?我觉得似乎是全书的败笔。

因为金庸的旁白说过,萧峰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一时肠为之断的心酸过后,就会开始思考。而事实也是如此,马夫人死后,仇人的线索已经断了,但萧峰依然选择活下去。很快,他的羁绊变成了受伤的阿紫。阿紫病好了后,他就正常当官了。

所以,萧峰的死,实际上是诠释了天龙八部的主题,那就是摆脱不了贪嗔痴三毒,就无法得到解脱。无法解脱的痛苦,在段誉,是家庭和爱情的苦,因为他是个婆婆妈妈的书呆子;在虚竹,是信仰的苦,因为他是个虔诚的小和尚;而在萧峰,也只能是死亡,因为他,是个英雄。

在那个年代,没有平等的“人”的概念,都是特定的群体,又因为战乱,政治上的敌视,以及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辽宋人民都对乔峰或萧峰的不理解。而乔峰或萧峰本身也没有超越时代的观念,对自己身份也产生了怀疑,又因为对宋聚贤庄屠众英雄,对辽背叛皇帝,所以于义对不住宋,于忠对不起辽,他又是个非黑即白极端的英雄,不得不自杀了却往事。

猛然想到,萧峰可能代表金庸心目中一个人的最高成就,为千万子民不分国别而死,段誉就是为家国,而虚竹跳脱不出个人信仰,格局如此,志向如此,(不必分高下),所以金庸也达到了自己能达到的最高格局(老人家不知写时是否这样用了技巧)。所以写文,无论什么文,都反映了作者的意识和潜意识?

料想大纲什么的,是先一步模糊存在于意识里,始终只能领先行文半步的,要不然就不是人格推动文字发展,而是奇遇推动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