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检测卷以及知识点讲解

句子大全 2023-09-28 02:19:01
相关推荐

友情提醒:

购买本专栏的朋友,如果需要PDF可打印文档,请给我私信!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阅 读(52分)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8分)

1. 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阅读诗歌,完成第5——7题(6分)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这首律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他的号是 居士。 (2分)

6.“大荒”指的是(2分)

7.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人物及诗人从楚地而来。

B.颔联写景,其中“随”、“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作者渡过荆门后看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见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的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紧扣景物特征进行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2分)

9.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之美。(每方框填一字) (2分)

10.两文都表达了热爱山水,为自然所陶醉的情感,细细品味,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分别体会这两文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顾炎武不释卷

凡先生①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②,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③中发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注释:①先生:指顾炎武,明清之间的学者。②厄塞:险要之处。③坊肆:街市客店。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4分)

(1)顾炎武不释卷( ) (2)无足留意(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偶尔有什么被忘记了,就马上在旅馆打开书熟练地复习它。

B 偶尔有什么被忘记了,就马上回旅馆发现书中熟悉而重复的东西。

C 偶尔有什么被忘记了,就马上回旅馆打开书籍仔细认真地复习。

D 偶尔有什么被忘记了,就马上在旅馆发现书中熟悉而重复的东西。

13. 顾炎武外出游要“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上文表现了顾炎武的品质。(2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0分)

回忆我的母亲 (节选)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②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③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④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⑤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