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俞敏洪“侮辱女性”失去千万粉丝(你是否因为一句话痛失一段感情)

句子大全 2023-10-04 06:47:01
相关推荐

悄I悄I告I诉I你I们 燃心 关I注I我I走I好I运

BURNING HEART

你好,亲爱的

Best wishes for you

第430篇

01

国内响当“屌丝逆袭”神化主人公俞敏洪被拉下水了,因为俞老师说错了一句话,“现在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随后就被刷屏骂成狗了。

燃心先从心理学角度上说下自己的观点,当然这跟主题可能有点跑偏,但是我希望自己的公众号是能正导人的思维方向,而不只是为了蹭一下热点。

我们必须得承认一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还没那么高端,远古时期都说是女权社会,这个是不是咱不较真儿,但是自有历史以来都是男权社会,一直到现在也是,现实就是现实。

虽然国外国内都有过几次女权运动,但只是追回了一点悬殊度,主体上仍然是男权社会无疑。这话说完可能会挨喷,但是做学问这件事你必须得摒弃情绪,情绪通常只在高兴时刻是有益的。

在男权社会下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男女比例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跟女性是否开放有关。当男女比例里女性数量明显高于男性的时候,男权社会下通常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保持忠贞,比如婚前不能有性活动之类的。换句话说,男性会对女性要求更多一些。

当男女比例里女性数量明显低于男性的时候,男权社会下通常号召女人性开放之类的,比如宣扬我们该去享受性,一些不可描述的事儿。

做学问通常要一些实地证据,燃心也举例一个,在美国在上个世纪那个朋克时代倡导过性开放,在那个时代也是出现了女性比例小于男性的状态。

如果你是80后或是90后早期的小伙伴,你应该也听说过“老外比较开放”的说法,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可是现在真的还是这样么?

事实是,现在的美国女性要保守的多,已经不像是之前大家想的那个样子,相反国人女性的开放程度要大得多,这点可以去各种媒体渠道去查下。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男女比例的人口指标,正常范围是103至107

燃心去翻阅了下2017年国人男女比例,男性是71137万人,女性是67871万人,男女比例是104.81:100,女性比例已经开始拉下不小差距了。

这种情况就会促使一种婚姻的卖方(女)市场发生。既然女人少了,那么女人在婚姻时候的选择权和男方陪送东西的议价权就高了,既然男人那么多,我可选余地也多,我当然要多要求一些东西。男性直接就发明了一个词“拜金”来讽刺女性的不当要求,而俞老师说“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跟这个事情是脱不开干系的。

燃心希望大家能明白,我们的思想通常是环境造成的,平白无故不会平生什么想法,俞老师的说法不过是广大男同胞一种对于求偶成本情绪的发泄。

你想啊,女人越来越拜金了,可选择的多了,就会嫌贫爱富,既然自己是香饽饽那更会在婚后生活里目中无人,要求更多,落实在现实里就是会显得更好吃懒做。再说一个词儿“剁手”实际上也是这种状态的一种时代表现,燃心相信一定是男人发明的。

02

好了,燃心叨叨完这件事发生的内在逻辑后开始说下跟这个话题有关的事儿, 我们经常会在感情里因为一句话让对方生气难受甚至分手,这事儿绝对不在少数。

当然这里要确定一件事,任何分手都不可能是一件事造成的,感情指数有一个属性,那就是感情指数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有时间周期,瞬间的上升和下降是不存在的。

懂了这个核心原理,就更容易明白我下面讲的一个感情案例。

小王跟小丽在一起谈了一年多的时间了,一切都还好,也是奔着结婚谈恋爱的那种,双方也都见过彼此的父母,但是两个人有一个矛盾始终夹在中间,那就是要不要回家乡发展的问题。

两个人都是IT民工,来自上海的北漂,上海的贸易行业比较发达,但是跟IT搭边的科技行业还是在北京比较合适。小丽作为一个妈宝回家心比较重;小王事业心比较强,一心想自己做个公司然后在北京投融,这件事是一直悬而未解的问题。

那天,小王跟小丽正在饭店改善伙食,小王收到一个电话,公司领导准备提升小王当项目经理,接完电话赶紧跟女友小丽分享这事儿,小丽知道这事对自己想回家发展的想法是不利的,就没好气的说了一句要命的话“你想去就去,有啥好高兴的。”

其实这话平时听了是无所谓的话,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因为升职加薪的期待,一边是小丽冷若冰霜的言语,放在一块小王不就炸了。

小王一开始并没吱声,继续闷头玩手机,过了没几秒,小王一个猛子站起来直接把手机给摔了,然后头也不回的就一个人走了,剩下小丽一地鸡毛。

随后冷战了没几天,小丽憋不住了去找小王示弱,小王不怎么理会,又过了一个月,小王把小丽给甩了,两个人正式宣告分手。

在这件因为一句话导致的分手类型里,通常有两个因素是必然出现的:

1. 两个人长期没有调和的矛盾。2. 这个矛盾持续的时间足够长。这事儿一发生,就像是一根火柴点燃了一堆炸药,噼里啪啦的让你根本还没反应过来。更多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总是会抱着这件事我做错了,我不该说那句话的心态去挽回,结局通常是把前任搞的越来越对你冰冷残忍。

因为事情根本不是出在那一件事情上,而是长期的矛盾积怨,你只是逮着那一件事说事儿是徒劳的,有人可能会说,那如果我妥协了,我答应小王留在北京发展会不会好些?不好意思,这事儿就跟你在双11网购一样,刚才说好了100块钱卖您,您不买,过了双11您可能掏150人家都不卖您了。

原因出在之前我们彼此感情地位是一个程度,您老得罪我了,我现在是拿鼻孔看你的哦,你现在在我面前就是个小赤佬的地位,之前我可以因为你说愿意留在北京而和解,大家欢天喜地,现在不一样了,你就算让我留在北京再给我20万我也不高兴了。

说到底,你在感情生活里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导致你们彼此感情地位的差异化。差异多了,原来的价码也就不作数了,再加上后续一堆的低姿态动作,感情结束也就进入了流程。

有时候一句话就是这么神奇,能让你的生活翻天盖地的发生大变化,刚才看到一个新闻,光明日报公开痛批俞敏洪,额...这事儿的代价可能已经增长至千万损失的级别了吧,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一句花不至于几千万,可能会让你痛失一份好工作或是一段感情。

你有什么因为一句话而让感情直下三千尺的故事,可以在留言板上留言,燃心一定第一时间回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