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句子”里的大世界

句子大全 2023-10-05 07:56:01
相关推荐

如果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那么总复习就好比是"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

复习课到底应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怎么提高复习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是我在教学中长期思索的问题。

5月10日集团三校复习课在各校区拉开序幕,下面我以由我执教的研讨课《“句子专项”复习方法指导课》为例,浅谈我对复习课课型的认知与反思。

(一)依托五大分析制定复习课总目标

1、依据教材分析。总复习要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帮助自己形成更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2、依据实践分析。在整合复习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提供和展示“字词句”所依托的背景,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第二,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已有知识资料来解决问题。第三,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让学生通过应用来检验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实用价值。第五,为学生进一步应用和探究搭建平台。

3、依据课标分析。总复习要按课程标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落实复习目标。特别是把握题目的难度系数,难度大了会挫伤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失去练习与考查的目的。

4、依据困难障碍分析。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课的目标而言应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5、育人价值分析

在整合、独特、 互动的教学中达到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情感并重的全面发展。

(二)制定知识结构化复习目标,阶段性突破。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字、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全过程,它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落实语文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要落实字词句段篇各环节的复习,需从“在理解中训练、在训练中积累和在积累中提升”三个环节着手,在零碎的训练中上升到系统的整合,完成字词句段篇的复习。因此复习课不应只是独立的知识点的复习,而是立足整体、梳理结构的长程设计与阶段突破。

为此我将本次复习课设计为十个课时教学。复习目标及复习课教学设计如下:

(三)执教“句子专项”复习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紧扣“方法指导”。

本次研讨课是“句子总复习课程”中的第一课时,我把落脚点放在了“方法指导”上,结合课标与学情,本节课要达到教学的三个目标。即:

1、通过把已知缩句方法带到习题中提炼新方法,将新旧方法结合的策略,让学生初步体验“温故知新”的复习方法。

2、让学生用“温故知新”的方法指导自己完成“转引述句”的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的复习方法。

3、通过拟定将“温故知新”的方法与学习实际结合的措施,培养学生用方法指导复习的意识。

二、目标下的教学活动

1、课前积累:连词成句。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句子表达除了关注完整性,还要合乎情理。

2、开放导入:为习题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对错,回顾梳理旧知。

3、核心推进过程

问题一 归纳缩句旧有知识,运用旧知完成习题,在习题中生成新方法、归纳新发现;

问题二 运用“温故知新”方法独立完成“转引述句”复习,寻找新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答题、发现、整合”的活动体验,习得“温故知新法”。将方法迁徙指导独立完成“转引述句”的复习,实现方法的巩固。

4、结合实际,将“温故知新”的方法运用到“句子专项”复习的其它部分,拟定具体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方法指导复习的意识。

(四)浅谈课堂资源的“放”与“收”

依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放环节:一放“旧知与新知的归纳方法”;二放“在习题中寻找发现”的方法;三放“温故知新方法的运用”。针对“三放”,我有三收。一收归纳方法的对比,明确能将知识化繁为简的归纳方法最有效;二收正确与错误习题的对比,明确对错说出答题找发现的方法,使如何用旧知在习题中找发现的方法具化。让学生找到“拆分、聚焦、对比”等帮助新发现的方法;三收“转引述句”完成的完全正确与部分正确的资源,明确“答题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新发现的归纳正确与否”,将评价落实到“温故知新”方法的运用上。

关于资源放收的一点浅薄认知: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就必须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度。所谓“放“,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课文有关的知识内容;所谓“收”,就是指在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和完整化。三放三收应做到三个“有“、两个“要”:“放“资源的三个“有”分别是放而有据、放而有度、放而有序;“收”资源的两个“要”指收要及时、收要准确。

一、放而有据:

在学生分析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导向。大问题的设计就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大问题下这些具体放的环节就是学生思维旅程上的一个个必不可少的路标,正是这些路标的引导使他们在课堂中生长。

二、放而有度

教学过程中的放必须把握好度,放的过度就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学生注意力分散;放的不够,则训练达不到目的,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放的度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

1、要适时。把握好时机,宜放时,放手让学生去说、去问、去做,以利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理解;宜收时,当立即刹车,或类化、或变式、或辨做。总之,要把握时机,收放有序。

2、要适度。这就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去分析,坚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巩固、拓展的原则,有目的、有限度地组织学生自主地、探究式地学习新知,绝不因“空放”“瞎放”而导致“马放南山”的局面。

3、要适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堂好课,并不是一放到底,光放不收无底,光收不放如锢。只有在时间的安排,时机的选择上运筹帷幄,适量安排收与放,才能达到教与学的预期效果。

三、放而有序

放,要放的科学、放的系统、放的有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道路上能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有放必有收。放是手段,收是目的;放是基础,收是升华。收是学生放的过程中所感知所思考的东西的一个系统化﹑准确化﹑规律化的上升过程。

在资源的收拢时要做到:

一、收要及时

教师在收的过程中,要时时留意学生的学习反馈请情况,把握他们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收得如果及时,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鼓励,而对哪些思维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解惑。

二、收要准确

教师的归纳综合,要起到提示知识要点的作用,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课文内容。

总之,放与收也是一门艺术。它是要求教师专业知识与方法综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它要求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教学方法要合理,才能放得从容,收得适时。

反思本节“句子专项”复习方法指导课的收放环节,我认为在放而“有据”、“有序”上我做得比较好,但在放的“度”上,我把握得不太好,出现了难点指导不够,浅显处指导时间过多的情况。如:归纳法的资源对比可略去,结合本课目标在于复习方法的指导,而“习题中如何发现”是难点,那么在习题中“如何发现新方法”资源的放与收上应把时间延长,同时对比呈现的资源应更多元化,让学生对如何运用旧知在答题中寻找新的发现的方法具向化。

对复习课的一点思考:

1、复习课是将以往的知识汇总为一个可供学习的“集合”,但这样的“集合”仅仅满足于让过去的习得联结成线,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关注到学习内容而没有很好地关注学习过程,更没有关注到学习者本身。传统的复习课,采取的主要是“熟悉化”策略,也就是反复练习、巩固知识;新型的复习课,应该采用“陌生化”策略,通过新的课程组织和专题设计,促使学生进入陌生情境,进入探究状态,从而使旧知识的提取、选择和组合成为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的策略。

2、复习课学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总体看来,因为先前知识的学习,学生遭遇的阻碍,主要在“欲言而未能”的“悱”的状态。在旧知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发”,通过小组学习、课堂辩论等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显性化;在新知的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学生主动将旧知带入到新任务、新情境中,辅助学生进入到高一级层次的“愤”“悱”状态。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圣人认为只有将旧知带到复习中去思考、明辨,获取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复习之道。用这样的方法去温习旧有知识的人是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

本节研讨课,我以“句子专项”中的缩句与转引述句为复习契机,教给学生“将旧知运用到复习中寻找新知,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更全面的知识体系”的方法,希望学生能从“句子专项”复习方法之路中用“温故知新“法探寻出更多的复习方法,窥见不一样的大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