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拒绝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他与爱人有多么特立独行)

句子大全 2023-10-08 02:17:01
相关推荐

前言:

战争是残酷的。前后两次世界大战让全世界都经历了阵痛,无数的家庭破碎,无数的人流离失所。战争带来离别,带来伤痛,带来泪水,也带来思考与变革。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涌现出大批知识分子,他们极力思索、探寻着法国的未来。

在法国文学界,有一对这样奇怪的恋人作家组合。男人一生中拒绝了一切荣誉与奖项,甚至连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假思索地回绝。女人则坚持不结婚,她与爱人竟然维系了五十多年的“不结婚恋爱关系”。他们就是让·保罗·萨特和西蒙·波伏娃。

波伏娃从青年时代起就与萨特相识,两个人从此展开了跨越半个世纪的恋情。那么是什么让她决定一生与萨特相恋,却绝不会结婚呢?萨特又为什么会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殊荣呢?

01 法国少女波伏娃

1923年,高中一年级毕业。15岁的波伏娃躺在法国乡间的草坪上,憧憬着自己成为一名作家。

受参父亲的影响,波伏娃一直认为,相比于学者、哲学家来说,作家们所拥有的想象力才是人类所拥有的最绚丽的瑰宝。她的视线越过眼前的小草望向远处的橡树,一切仿佛都拥有了生命,从此这个少女立志用文学去点燃人们的心灵。

少女时代,波伏娃把一切精力都放在了阅读中,直到比他小两岁半的妹妹——普佩特打扮成稍显成熟俏女郎,受到父亲的赞美后。波伏娃摸了摸脸上的青春痘,忽然一中渴望在心底萌生——她同其他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开始向往爱情。

“我会遇到为我而存在着的男人吗?”

这一小小的,对命运的疑问在1929年得到了解答。21岁的波伏娃,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口试环节确定了她一生的爱人——萨特。

02 波伏娃与萨特

动荡的法国社会让波伏娃的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在父亲的建议下,波伏娃决定做一名文职人员,这样可以领取政府的薪水,生活相对来说更有保障。1929年波伏娃考取巴黎大学哲学硕士之后,邂逅了萨特。

萨特与波伏娃在教师资格考试的口语环节中相互合作,最后两人双双名列前茅。萨特获得了第一名,而波伏娃获得了第二名。

对于波伏娃来说,萨特是最好辨认的了。人群中一眼望去,穿着最随意,甚至有些寒酸邋遢,准是萨特无疑。师范学院中的同学们称萨特是“没心肝的家伙”,而萨特的朋友们却说他“永不停止思考的男人。”在波伏娃眼中,萨特却是她的梦寐以求的伴侣。

萨特对波伏娃的表白没有多么想象中法国人浪漫。他说:“从今以后,我将保护你。”这种平平无奇的表白,却只有波伏娃一个人能够听懂。因为她知道,萨特想要保护的,是波伏娃的独立,爱好、好奇心以及成为作家的决心。

萨特的出现,占满了波伏娃的生活。从此以后,她与萨特一同开启了文学创作之旅。生活中,萨特亲昵地称呼波伏娃为海狸,而波伏娃则喜欢称呼萨特为“海象”。两个人都对写作抱着极大的热忱,常常在阅读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03 战火中的伴侣

德军的枪炮声惊醒了美梦中的法兰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席卷而来,隆美尔一路推进的消息铺天盖地,巴黎上下人心惶惶。此时到底萨特已经应征入伍,巴黎沦陷的第四天,萨特成为了德军的俘虏。直到1941年萨特才侥幸逃脱,得以回到巴黎与波伏娃重聚。

经历了真实的战争之后,萨特与波伏娃的心态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战争的变化无常、亲人们短暂的相聚随即天各一方,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萨特开始筹建对法西斯的秘密抵抗运动,波伏娃也终于安下心继续进行创作。在作品《名士风流》一书中,波伏娃所描写的战时法国社会正是二人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法国社会现状的真实缩影。

04 存在主义文学的开端

二战结束后,笼罩巴黎的阴霾终于消散。波伏娃的《庇吕斯与西奈阿斯》,萨特的《理智之年》等作品相继出版。两个人各自赢得了法国社会的赞誉。对于创作者来说,社会的认可无疑是对多年来的付出的最大肯定。海明威见到他们两人时,感激他们在战争时期所做的贡献,真诚地称赞萨特说:“你是一个将军,而我只是上尉。”

萨特与爱人波伏娃出版的抵抗运动文学,被法国社会认为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开端。可是两个人都拒绝与“存在主义”的标签有联系,依然带着战争消散、和平归来的激动心情投身于创作中。

05 访问中国

1955年,萨特和波伏娃受到了访华邀请。在此之前,波伏娃早就从法语文献中对中国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彼时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在祖国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

萨特带着波伏娃在新中国的的城市与乡间漫游,像孩子一样学习消化着中国的乡土风情。他们见到这个数亿人口的大国已经逐渐摆脱了贫穷、饥饿、为生等种种问题,也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在革命道路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萨特与波伏娃接受了《人民日报》的采访,并与陈毅将军见了面。后来波伏娃在《长征》一书中,对新中国的全新面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西方舆论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06 谢绝诺贝尔文学奖

1964年,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够成为轰动性的大新闻。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定会名列其中。萨特与波伏娃还在餐馆兴致浓浓地吃着猪肉,大批的记者就已经将他们包围了起来,向萨特通知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实。

获奖之前,萨特曾向瑞典皇家学院表明过自己不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初衷,没想到当年的获奖得主仍然是他。萨特后来提起,他之所以不愿意与诺贝尔文学奖有所关联出自两点原因:

一是萨特认为作家不应该同任何荣誉颁发机构有所关联。他害怕自己一生所献身的写作事业由此被打上标签。在此之前,萨特就已经拒绝过多家荣誉,这已经不是先例了。

二是萨特觉得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不应当在任何机构的干涉下产生。对于东西方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作家,萨特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颁发者不能够抛开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萨特的做法招来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有的人声讨他,有的人赞誉他,甚至有的穷人给他来信:“请把你的诺贝尔奖金送给我吧”。但是萨特仍然坚持了自己的主见。

07 五十一年的“不婚姻”恋爱

萨特与波伏娃一起生活了五十一年,半个世纪中里两个人始终刻苦维持着这段爱情。但是波伏娃坚持不与萨特结婚。虽然期间两个人共同经历了许多,也有各种威胁着感情的因素穿插其中,但是两个人终于携手走到了最后。

相比于萨特,波伏娃有着自己的见解与坚持。她反抗传统,坚持独立的鲜明个性,不仅表现在文学领域上与萨特并驾齐驱。在婚姻上,波伏娃同样始终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一份契约式的爱情,正是波伏娃争取人格独立的表征。

在面对记者时,波伏娃对自己的婚姻发表了观点:“我与萨特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知性而非婚姻或家庭的基础上。”作为女性,波伏娃能够平静地面对世俗种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其中的不易可想而知。

晚年的萨特已经积劳成疾,双目失明,更患上了各种心脏疾病。波伏娃身体也需要靠各种药物维持。写作时,波伏娃就帮助萨特念稿子给他听。这对爱人的养女也经常来陪伴他们。

1981年,萨特离开人世,1982年,波伏娃写出了最后一部作品《告别萨特》,从此封笔。1986年,波伏娃也离开了人世。

总结

存在主义文学先驱者、惊世骇俗的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波伏娃这一对情侣在面对婚姻与事业上的特立独行一直是后世文学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也许很多人对萨特和波伏娃了解的不多,但是他们两个人留下的著名句子一定有很多人都听说过:

“他人即使地狱。”是被称为“20世纪的良心”的让·保罗·萨特的著名言论。

波伏娃则早在自己19岁时就对全世界发出属于自己的个人独立宣言“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这两句话,浓缩着他们两人对自己的一生评断,萨特与波伏娃用一辈子来践行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就已经知晓。萨特与波伏娃对于自己人生的掌握,与过河的“小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辛勤忙碌之余,相信每个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后都曾这样问过自己:“人生苦难重重么?”

是的,人生苦难重重!

但人唯此一生,我们为何要胆怯,为何要迷茫,为何要放弃去做自己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