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杜月笙:水果行老板的一句话(最终让他从学徒变成青帮门人)

句子大全 2023-10-08 05:55:01
相关推荐

虚岁15的杜月笙一个人从浦东乡下来到上海滩,按照外婆的嘱咐找到鸿元盛水果店,老板看他挺机灵的,就留下他做了学徒。做学徒很不容易,只管吃住没有工钱,名义上是学徒实际上是杂工,除了干点杂活,他还要服侍老板和老板娘,涮马桶,倒夜壶,各类苦差使都是他的事。

杜月笙任劳任怨,又勤快机灵,很会讨人喜欢。大约半年之后,老板就让他到店外干些跑腿的活,这时的杜月笙才真正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个畸形而繁华的上海滩。

在水果店干了有一年多,杜月笙差不多把水果行里面的道道都摸清楚了,对买卖行情和店里的经营悟得很快,杜月生此时还没正式出徒,仍然不能领薪水,但涮马桶,倒夜壶的活已经不必干了,还能接触业务上的事,很有前途,所以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杜月笙的人生轨迹。

杜月笙不是个安分的人,他一边做生意,一边留心各类见闻,遇到成群结队的人,他也会上去搭两句话,见得多了,谈吐也就变得自如了。再加上少年心性,总有一腔热血,他就这样被时代感染了。但这个感染并没有持续太久。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的战争在中国的地盘上打起来,清朝宣布“局外中立”。这一时期,黄兴组织华兴会起义失败,消息传到东西交融、人民思潮比较开放的上海,导致群情激奋,爱国意识觉醒,各种集会风起云涌。

杜月笙受救国口号和群众情绪的引导,加入了集会,也在里面跟着喊口号。集会结束后,杜月笙很兴奋的走回鸿元盛水果店。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觉醒。

回到水果店,杜月笙把自己的经历如实汇报给老板,没想到招来老板的痛骂:我们生意人求的是安稳,容不得你这种好管闲事的惹祸精。好不容易混的有起色的杜月笙,又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

如果不是老板开除和责骂的行为,杜月笙会不会变成一个爱国商人或者进步的革命人士呢?当然,并没有如果。

为了糊口,杜月笙又走上了赌途。上海滩像杜月笙这样的流浪儿很多,有些组到一起成为了小团体。有一伙人看到杜月笙从赌场里赢了钱,就把杜月笙给堵了。正要开打,路过顾嘉棠把人都给打跑了,救了杜月笙,杜月笙非常感激要给顾嘉棠钱,顾嘉棠百般推辞,推辞不了也就接受了。两人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

杜月笙除了非常会做人,懂得交朋友,善于交朋友,还非常有生意头脑。

混了一段时间,杜月笙又打算到其他的水果行找门路,但是没人敢用一个陌生人。宝大水果行的老板也不敢用他,但是这个水果行的账房先生黄文祥看他可怜,就拿一些劣质水果送给杜月笙,让他到街上卖了换口饭吃。数年后,杜月笙记挂着黄文祥的恩情,把黄文祥请到杜公馆做了账房先生,黄文祥去世后又由儿子黄国栋接替了账房一职,黄文祥的两个儿子也都得到很好的照顾。

烂掉的水果本来是卖不出去的,但是杜月笙有办法。一只烂梨子,在他手中快速旋转,挖去烂疤削去皮,戳在雪亮的小刀上,直送到一位街上行人的鼻子底下,喊声:“哎,甜脆喷香,刚削好的莱阳梨,价钱便宜,尝一个!”还没等对方说话,他早已把白生生的梨子硬塞到人家的嘴里去,对方无奈,只好花点零钱买一只。

靠手上的功夫赚几个小钱,杜月生又买一点好水果沿街叫卖,生意渐好,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水果摊。他是个离不开朋友的人,自己有一点钱就要拿出来给弟兄们分享,宁可自己捱一顿饿也要把吃的让给弟兄,说话办事又比较公正,年龄相仿的伙伴在他身边越聚越多,形成一个混饭谋生的小团伙。

又混了两三年,杜月笙的生活又碰到一个转折。

杜月笙碰到了曾经同样在鸿元盛水果行在学徒的王国生,此时的王国生自己开了一家小果行,叫潘源盛。受兄弟的邀请,杜月笙来到潘源盛帮忙。待遇也是不错的,除了按月领薪水,一年三节还能分一些花红银钱。

有了稳定的收入,杜月生就可以添置一些生活日用品,浑身上下打扮得光鲜入时,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越发显得眉清目秀,玉树临风,与前番判若两人,心中着实得意。

杜月笙立志要在上海滩发达,下决心戒赌。在当时的上海大环境下,聚集了熙来攘往的芸芸众生,官洋商贩、苦力劳工、妓女骗子、鱼龙混杂,滋生出各种各样的地痞、无赖、流氓白相人。

再加上身边的狐朋狗友,杜月笙要想改变变得非常艰难。杜月笙非但没有戒赌,反而开嫖,重开赌戒的他再也不能自拔,他有时夜不归宿,有时白天误工,在店里干活时也是无精打采、呵欠连天。杜月笙在赌桌上越输越多,动用了水果行里的公款,结果输的一塌糊涂。

杜月笙自觉愧对好友王国生,不敢见他,又想这个工作恐怕又保不住了,只能另想他法。于是,他想到了青帮的陈世昌。

陈世昌是青帮门人,不过在青帮地位比较低,在上海滩青帮中只排在“通”字辈,杜月生拜他为老头子,只能屈居“悟”字辈。关于拜入青帮的各种细节就不一一细说了。

此时的杜月笙还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青帮大亨,陈世昌在他眼中已经是一个人物了。若干年后,人们把发达成“海上闻人”的杜月笙称为“青帮大亨”,可是,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忌讳,就是不愿意提当年拜“老头子”的事,因为陈世昌在青帮中辈分太低。

陈世昌虽然地位低,但是也算杜月笙的引路人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