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如何理解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这句话)

句子大全 2023-10-09 03:16:01
相关推荐

导读:如何理解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这句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的一、二、三,指道道教创生万物的过程。这几个数字,代表的不是事物和具体数量,它用来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一指道是本体,二是指阴阳,三是指器,即有形的物体。“三生万物,即是有形的物体成为万物”

举个例子,一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道生一;一整天分为昼夜,昼夜就是一天的阴阳两部分,没了白天或者没了夜晚都不是一整天了,就是一生二;有了昼夜对立和转化,才让人明白什么是昼什么是夜,才有了早中晚,也就是二生三;早中晚也只是一部分或者一个阶段,它们之间再变化,随后就有个凌晨、清晨、傍晚、十二时辰、刻、分等,然后它们再互相联系影响变化,万事万物也就出现了。

灵遁者油画

关于三的内容

儒道佛并成为三教,下面逐一说一说每个教内的“三”内容:

1、道教:

三清:元始、灵宝、道德天尊

三花聚顶:精、气、神

2、儒家

三尊:君、亲、师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三才:天、地、人。

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3、佛教

三宝:佛、法、僧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三尊:西方三尊、药师三尊、释迦三尊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学:戒、定、慧

《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便是伏羲,这便是八卦的由来。后人称其为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每一个卦都代表一个自然现象。而每一卦都是由三个阴阳符号组成。根据数学排列组合的原理,只能用三个阴阳符号,才能组成八个不同的挂。多一个或者少一个都不行。因此说八卦只能由三个阴阳要素才能组成。所以说三生八卦。而八卦生万物。也就是三生万物。

从现实来看也是如此。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也是三维世界。生活当中也是无三不成。比如一副图画,是由点,线,面构成。一座房子,必须要有长,宽,高。一个家庭,要由父,母,子女组成。一件事情,也是有开始,高潮,衰落等三个阶段所组成。

阴阳是由“人”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两个概念。那么人就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地球上生命有数千万种,而只有人才具有智慧。如果离开了人,那么一切都将没有意义。所以古人讲:天地人三才。才能构成我们人类眼中的自然万物。

灵遁者油画

“逢七必变”这句话来自《易经》

根据易经的说法,一为太极初始,二为阴阳,即男女雄雌,阴阳所生为三,就是后代,无数的万物阴阳后代就构成了万物。万事万物又分为六个阶段,由开始到结束的六步骤,而六步走完就已进入其他大情况,所以逢七必变。

“七”这个数很神奇。在全球主要的文化中,“七”往往代表着一个周期的时间。

七在西方世界里,一星期有七天,是因为在基督教文化中,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为休息日。圣母玛丽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以及主祷文共有七部分等等,可见“七”在人们眼里代表神圣和吉祥。如果加以物极必反的思维去看的话,“七”既然代表美好的东西,那么过了“七”事物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历史上几次的大兴盛冥冥中似有规律。总体看起来,也的确是700年左右。

在中华文化里,数字“七”的地位极其重要。我们的祖先最早崇拜“七”是源于天上的星星,北斗七星,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万经之首《易经》中,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个爻,从一到六,由初爻到上爻,如果再继续发展的话就进入下一个卦了,这是“逢七必变”。

举一个人体生理上的例子,女人的生理周期和“七”息息相关。在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在生理上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到七七四十九岁,便开始进入更年期。这是人体的“逢七必变”。

纵观中国历史,历700年一次大的兴衰。第一次在公元前8世纪周朝达成了封建的统一,是有史以来首度繁荣的盛世;第二次在公元前1世纪汉武帝把封建的统一变为郡县的统一,成为十分强盛的帝国;第三次在公元7世纪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造就大唐盛世,以至于现在外国对中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人;第四次在公元14世纪明太祖朱元璋恢复中华王朝再兴盛世:第5次是14世纪+700年,约是21世纪,也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民族正在逐步走向复兴。这是历史的“逢七必变”。

在西方神话中,上帝造天地人用了6天时间,最后一天累了要休息,于是一周就定了7天。

灵遁者国学智慧整理提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