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为何那么多人喜欢《道德经》 读完这句话后(让人大有收获)

句子大全 2023-10-09 05:29:02
相关推荐

《道德经》里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在这里,老子讲述了一种很高深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而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通透的。

知人 ,是对外,从外部来寻求对世界的认知,通过对“外人”的了解而增加经验,让自己变得有“智慧”,但这种“智”,因为依从于对外部的认知,所以是不固定的。

就像识人,你觉得你很了解对方,了解他的性格、行为,但若是他的性格发生改变,或是从一开始他就在伪装,这样,你的“自以为智”就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自知,是向内,来探求对自己的认知。只有把自己弄明白了,才会通透澄澈,这叫“明”。

这句话类似于《孙子兵法》里说的“知己知彼”。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长久以来,大家一直认为,“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知彼”——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对方的情况。

但其实,孙子想说的是,“知己”更重要。

知彼,你一门心思想了解对方,这时候就容易被对方蒙蔽,对方可以把自己真实的情况隐藏起来,给你传递出假信息,所以如果只求“知彼”,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知己,就是弄明白自己的情况,不自欺,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该如何应对,这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无论情况怎样变化,你都知道自己该怎样应对。

《孙子兵法》后来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你只有先了解自己,把自己准备到不可战胜的地步,至于能不能取胜,还是要看对方会不会出错,就是这个意思。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跟第一句一样,“胜人者”是对外,你能够战胜别人说明你有“力”,但这种力是靠不住的,因为你可以凭借自己“有力”去战胜比你弱的人,但总有一个比你更“有力”的人来战胜你。

所有从外界探求的东西,都是不足以凭恃的,你觉得“强”的时候,就总有比你更“强”的人。

“自胜者”是向内,不去寻求在外部胜过别人,只要求从内在战胜自己。

这是一个个人成长的过程,不去盯着外面有多少“敌人”,只求自己能够一点一点进步。

孟子说:“仁者无敌”,为什么?

以其心中无敌,故能无敌于天下。

这样做的人,才是自强的。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讲的就是向内寻求,让自己的内在与天地沟通,天地是自给自足的,是富足的。

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天地之间是无穷无尽的宝藏,能够与天地沟通,内在充盈,人就会富足。

你自己本身就具足,所以不必再从外界来乞求。

所有的乞求,必然是卑躬屈膝的姿态,你坚定地从自己内在去寻求,不依赖外界,这叫“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去自己所依赖的“根本”,这样才能长久。

“其所”——你自己本身就具备的东西,是指你的内在。

《华严经》里说,释迦牟尼佛悟道之后,说了一句话: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征得。

所有众生,内在都具备这些东西,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分别,就遮掩了内在的这种光亮。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为什么要强调赤子和婴儿?

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污染”,在他们眼中心底,没有妄想、执着、分别心。

只有保存着这种“立身之本”的人,才能长久。

“死而不亡”,肉体衰朽消亡,但这种经常却能一直存在,这才叫做长寿。

长久以来,大家热衷于追求“长命百岁”,《黄帝内经》上说: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人生皆有死,死而不亡才能长久。

《道德经》很深刻,就简单的这一句话,如果读懂,都能让人恍然大悟,有时候读完,甚至会冷汗涔涔,这是面对智慧的敬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