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写作辅导:言之有文(方能行远)

句子大全 2023-10-10 03:30:01
相关推荐

言之有文,方能行远

——谈 “整句”写作的有效训练

作者:浙江省东阳中学 陈益林

鉴于高考考场作文大量词藻堆砌,排比、比喻句式杂陈,内容空洞华而不实的文风有所抬头,在近年高考作文阅卷中,为了匡谬纠偏,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采取了压低华而不实的高考作文得高分机率的举措。这一举措,对于矫正目下考生片面追求文采,忽视真情实感发掘的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时弊确有其不可小觑的积极意义。但矫枉过正也会产生不少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考生中有华而不实的文风存在就因噎废食,从此在写作中只敢讲“质朴”,而不敢求“辞采”,那实在也是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大错之举。

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⑴影响高三学生作文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⑵提高高三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抓好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语言表达在高考作文中还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确实,从广大考生现在的整体写作状况看来,不是优美词句太多了,而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现象充斥于阅卷老师的眼际。同学们在学会观察自然、关注生活、重视真情实感的发掘的前提下,努力关注写作中的辞采问题,仍属十分必要。自古及今,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辞采在行文中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早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孔子就提出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影响深远的主张。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丽辞”等篇章中对辞采在行文中的重要性也有不少申述:“圣贤书辞,总称文章, 非采而何!”( 《文心雕龙·情采》)“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文心雕龙·丽辞》)苏轼在《与侄简书》中也强调了辞采在少年作文中的不可或缺:“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九中也有关于文章辞采的重要言论:“后之君子,于下学之初即谈性道,乃以文章为小技而不必用力。然则夫子不曰‘其旨远,其辞文’乎?不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乎?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近人曾国藩在其日记《谕诸儿·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临淮》中谈到:“至于纯熟文字,极力揣摩,固属切实工夫,然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东坡所谓,蓬蓬勃勃,如釜上气。”“古文如贾谊《治安策》、太史公《报任安书》、韩退之《原道》、柳子厚《封建论》、苏东坡《上神宗书》,时文如黄陶庵、吕晚村、袁简斋、曹寅谷,墨卷如《墨选观止》、《乡墨精锐》中所选两排三迭之文,皆有最盛之气势。”曾国藩文中所说的两排三迭之文,即排比、对偶句式。从中亦可看出曾氏对文采辞气的重视。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说得好: “好的内容要求有好的形式,拙劣的辞章必然使内容受到损害”。“在辞章拙劣的文章中间,人们所读到的永远只是干瘪的词汇,刻板的句法、章法,即使这种文章把意思大体表达出来了,也会因为它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不愿意亲近。”这些论述,都强调了辞采在文章中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在明白了以上道理后,可以认真研读苏教版必修四中第15页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一知识短文,从而在写作意识中确立“积极的修辞意识”。辞采与语言的气韵、词藻、韵律皆有关联,如果面面俱到,平均使力,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训练效果。同学们可以确立较为小巧的写作训练专题,持之以恒,集中训练,以期重点突破。比如将“整句”训练作为提升自己作文辞采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材和高一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教材和读本资源,进行资源重组整合,再加外引内联,经常性地阅读古今文质兼美的诗文,多多观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将其中的整饬佳句抄录到摘记本上,加以重点阅读揣摸,熟读以致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读得多了,记得多了,再去练习“整句”写作,也就不会是什么为难的事了。苏教版必修四中的“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两个专题中的诗词,《爱莲说》《陋室铭》《与朱元思书》等初中课文,《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阿房宫赋》《赤壁赋》《秋声赋》《滕王阁序》等教材和读本中的名篇佳构,古代名篇《与陈伯之书》以及“巴蜀鬼才”魏明伦的《盖世金牛赋》等现代“新骈文”,还有《声律启蒙》《联林珍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电视剧,第19集、第20集)等都是很好的“整句”模拟习练样榜材料。

在充分研习以上提及的阅读(观赏)材料的基础上,可以按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短到长的内在规律,设计“整句”训练的有机序列,沿缘写作训练的有机梯级,将语言写作表达能力提升到较为理想的层面。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按照下列序列进行“整句”写作训练:

⒈整句点评:在熟读古今美文中经典“整句”、及时观赏有着对联“富矿”的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可共同探讨归纳“整句”的语言特征:①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数基本(或完全)一致的短语或句子。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大致相同的短语或句子。③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性、结构对仗工整的短语或句子。只要词句具备以上特征中的一个,即可视为“整句”,对联是以最精致形式出现的整句。根据“整句”的以上语言特征,不妨经常性地开展对所学课文的“用整句点评课文”的工作。所谓“用整句点评”,就是用尽可能整齐的语言形式,对所学诗文或局部或整体作读后感式或文艺鉴赏式的片言只语性评赏。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笔者所教的班级同学就有过如下点评:

★刑台乏味,观众有趣。无聊看客,中外同病。

★读书明理,亦不尽然。

★笑中尽显愚昧无聊,我辈为之哭笑不得。

★鸡鸭多的地方粪多,女人多的地方笑多。

★中世纪人民如此无知幼稚,今日之人心可有几许进化?

★将自己的欢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人性的卑劣人情的冷漠莫此为甚!

★失去良知的民众力量,最具破坏力的洪水猛兽。

★最柔弱的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最善良的人被凌辱过甚也要发作。

★出人意料之外,而在情理之中。

★爱斯梅拉达是“黑夜中闪亮的明星,淤泥内盛开的莲花,严寒时温暖的炉火,酷暑里清凉的绿阴。”

★以德报怨,善中至善。

★众是愚氓犹可训,美爱女神显光辉。

⒉集句成联: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两个专题中的诗词,做“集联”雅事。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后,不妨采用集联的方法来整合所学诗句成对联。所谓“集联”,是对联的一种。对联一般是由作者自己创作出来的,而集联是摘取前人诗词文章中的语句或碑帖等作品中的字集合而成的。但它并不是现成语句或文字的简单凑合,而是一种再创作。它一要讲究语言浑成,文句既合乎对联格式,又做到语句顺畅;二要讲究另出新意,既能切中所讽咏的人、物、事,又富有兴味,给人以新的感受。“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不到长城非好汉,难酬蹈海亦英雄”“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等都是脍炙人口的集句名联。在了解了“集联”的特点以后,再来干点“集联”的雅事,同学们一定会感到兴味盎然。在学完“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两个专题后,通过努力,笔者所教班级的不少同学写出了较为像样的“集联”。兹举例如下:

★山长水阔,一江春水向东流;风晓月残,千里烟波楚天阔。(杨梦思)

★晚来风急雁伤心,晓风残月景虚设。(杨梦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黄昏疏雨湿秋千。(陈方能)

★寒蝉凄切,罗幕轻寒。(厉劲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枝红杏出墙来。(楼彬康)

★青泥何盘盘,荻花秋瑟瑟。(王丞 吴晓航)

★子规啼夜月,猿猱愁攀援。(吴晓航)

★百步九折岩峦,三杯两盏淡酒。(吴晓航)

★落霞与孤鹜齐飞,古木共悲鸟同哀。(杜聪)

★别时茫茫江浸月,暮霭沉沉楚天阔。(许航)

★沧海月明珠有泪,槛菊愁烟兰泣露。(吴莉吉)

★雕栏玉砌应犹在,良辰好景莫虚设。(孙鹏)

★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张依夏)

★朱门酒肉臭,血色罗裙污。(张依夏)

★高峡出平湖,斜光穿朱户。(张依夏)

★秋月夜春江花朝,杨柳岸晓风残月。(叶千)

★迷眼蒙蒙观晓风残月,醉目痴痴看罗裙云篦。(方林君)

★细雨湿梧桐,悲鸟号古木。(包凯晨)

★接天莲叶无穷碧,满地黄花堆满金。(应为)

⒊每文一联:同学们可以经常开展“一课一联”活动。所谓“一课一联”,就是每学完一篇课文,写一副对联来抒发感想。只要持久坚持,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使自己撰写的对联由稚嫩转向老练。每文一联,举例如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危而不乱,智退秦晋之兵。(吴晓航读《烛之武退秦师》)

★鸿门项羽拒谏,乌江霸王刎颈。(张依夏读《鸿门宴》)

★相如保璧护国以德报怨有智有勇风高节亮,廉颇攻城野战负荆请罪无惧无畏襟坦怀白。(葛冠晓读《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韬武略在胸怀,忠心铁骨著汗青。(吴纯羽读《〈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挺直之脊梁乃傲立山巅的青松,五义士奔腾的热血是笑对霜雪的寒梅。(王峰读《〈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

★滕王阁上抒远大志向,清秋声中述深沉感慨。(邵江舸读《滕王阁序》《秋声赋》)

★叹仕途险恶三闾大夫身受诽谤,哀民生多艰九歌诗神魂销汨罗。(吴晓蓓读《离骚》)

★宁静故园乐曲悠扬,天才肖邦精神不朽。(李晓欢读《肖邦故园》)

★王子安意气激昂登高阁,欧阳修百感交集悲秋声。(何立群读《滕王阁序》《秋声赋》)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王勃作序用笔如神。(胡欣亭读《庖丁解牛》《滕王阁序》)

⒋缀联成文:在整句单项训练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在文章写作中开始有意识地穿插“整句”句式,以期做到句式整散结合,行文整饬与灵活有机融合。笔者在班里专门办有一份《淘漉》文学小报。一发现句式整散结合较好的学生习作就及时刊登推介,以点带面,引发更多的同学见贤思齐,努力往“精炼、精致、精彩”的高度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此节录陈方能、金远晴同学的文章以作佐证:(加横线处即为整句)

读《琵琶行》(节选)

作者:高一(1)班 陈方能

元和十年的某个秋夜,白乐天被谪九江郡司马,送客至湓浦口,闻江上有夜弹琵琶者,命快弹数曲,不觉青衫皆湿,遂作琵琶行。

一江秋水勾留得起多少离别的船,一艘离别的船承载得起多少离别的情;一怀离别的情化作多少离别的泪,一滴离别的泪滴碎多少离别的梦。

月光之下,一艘离船。月在朗照,映得一汪秋水波光粼粼;

秋风之中,一艘客船。风在乱舞,搅得一江秋水寒意森森。

几缕情丝飘动,一盏离愁伫立。夜深了,离愁却很清醒,与友在江边看秋水,秋风,秋月,饮一壶难入喉的离别酒。无言,只有四行离别泪。

在秋水之上突然飘来一曲枨触心弦的琵琶声,乘几缕秋风弥漫江面,似子规啼血,如冷雨敲窗,在这秋江月夜,声声痴痴,点点戚戚。心灵的悸动奏起精神的共鸣,两位天涯沦落人,昔时因,今日意,邂逅在中唐悒郁不得志的低湿湓江,不知今夕何夕!

把耳朵叫醒

作者:高一(1)班 金远晴

原来还有人,可以这样歌唱。

宛若夜的精灵,朱唇启合间,尽是繁华与芬芳。于是,暗夜里,郁金香开放。像是一只手,狠狠抓住你的心,心跳渐慢,时钟停摆;像是一团丝,缠绕住过往。让人大口地呼吸,吐出混浊的空气,记住一个名字——陈绮贞。

有些人,站在灯光下唱歌给别人听;有些人躲在衣柜里唱歌给寂寞听;而陈绮贞却是这样的一个奇迹——她静静地站在人群里唱歌,给自己听。

几乎是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声音,脑海里只坚定地出现一个词——干净。仿佛是天山上流下的冰泉,空灵着透明;好似散落一地的水银,华丽着旖旎;更比人鱼的泪晶莹着伤悲。追溯到时光的尽头,才发现,那其实是倔强,天真而又毫无畏惧的童声。这样说,你懂么?

生如葱兰

作者:高一(1)班 金远晴

是第一次发现,一朵花竟然可以以如此坦白的姿态开放。

她就这样站在那儿,开得无声无息旁若无人。她的颜色是如此洁白,没有浓墨重彩渲染,只是纯粹的白。白得无畏无惧、肆无忌惮,纯粹得叫人嫉妒。她的花瓣如此舒展,毫无保留地露出她那金黄色的花蕊——像一是颗赤热的心。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而她的花柱高高立起,卑而不微,纤而不弱。从侧面看去,她则呈现出一种怀抱的姿态——张开双臂企图把蓝天拥在怀里。我曾疑心,她那细瘦的茎如何能够承载得了秋日那一地纯净的阳光。风来了,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也随之汹涌。我没有想到,第一次给我一种“花海”的震撼的,不是多情的薰衣草,也不是浪漫的郁金香,更不是清新的百合,而是眼前这片不起眼的葱兰。

毫无保留地开放,把一种颜色演绎到极致;无声无息地开放,把一种香淡淡地酝酿。用如玉般冰冷的瓣,去包裹如火的心。水含珠而柔媚,山蕴玉而朗润。看着葱兰那不俗的花朵,我突然发现她原先很不入眼的茎和叶突然焕发出一种独具的青翠素朴之美。葱兰啊,你绝不负“兰”的美名!

纤小而坚强,美丽而坦白,无闻却博大。我以为,不论是一朵花还是一个人,这便是极致了。

愿做一株葱兰,静静地开在道路旁。

在进行以上训练的同时,同学们千万不能忽视观察自然、关注社会、注重体验、增加阅历等历练。比如,现在的校园多为花园式学校,同学们如果能够在课余经常性地进行赏美景,造美句,写美文活动,观察体验与写作提高齐头并进,不是很有意思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