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习练太极拳要始终记住李雅轩宗师这句话

句子大全 2023-10-10 05:31:02
相关推荐

太极前辈李雅轩说:“我练功的方向,是找虚无的气势、神明的感应、莫测的变化”。这是他一生专研太极拳的深刻体会也是后辈习拳者的方向指南。

李雅轩是杨氏太极拳在西南地区的开创者与传播者,他在武术界英名远播,众人景仰,被誉为一代宗师。他全面继承了其师澄甫公的衣钵,在太极拳、剑、刀、枪、推手及散手等方面造诣精深,堪为后人楷模。

李雅轩宗师之“虚无的气势、神明的感应、莫测的变化”这句话一直被奉为太极拳的经典名言,准确说这句话虽简单朴素但却又蕴藏了深奥的太极拳理;因为这是李雅轩宗师练到一定境界与高度之后的体悟,对于粗浅的后学者乃至多数人来说的确有点“可望而不可及”;因而不少人觉得这是李雅轩宗师功夫练成后的结果,在实际的练拳方法中很难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奥秘之处,如何指导自己练拳便显得有些迷茫。

练拳之初有种想法并不为怪,但如果我们只要细加体会,就会领悟到这句话并非空空不着边际,其实李雅轩宗师这句经肺腑之言既描述了太极拳的高层境界,也蕴含了太极拳入手的基本法则与方向。

那么,如何理解学习这句话呢!笔者这里浅析拙见一二,仅供参考。

首先说说虚无的气势。

历代佛道两家都有虚无、虚空的说法;虚无是一种境界,是体行合一到天人合一的高度。

何谓势?太极拳前辈刘培中先生说“势者,内含炁机,是活的;架者,则无生机,是死的”。

气与炁是不一样的,气是后天的,炁是人体生存的先天机能;所谓返璞归真,道法自然,都是为了激发人体的先天之“炁”。

就行拳练功而论,虚无之气势不仅是体现在思想的意识境界中,更是蕴藏在拳架的身体语言里。而一般人练拳多停留在“式”上,还没有也可以说还达不到“势”的高度;因为“势”是内外的高度统一,是精气神的最佳体现,一般人肯定是达不到的。我们说某个人的拳架有点味道了也就是称他的拳里多少有几分“气势”在里面。

那么初学者如何掌握虚无的气势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就是要求我们遵循道法自然的大宗法则。

秉承道法自然,在行拳练功中就是本着自然而顺遂。比如呼吸任自然不强行,练拳尽量做到不主动、不妄动、不多动,这样你慢慢才会培养锻炼出这个虚无的气势出来。

所以虚无的气势是从自然中来,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老论及先辈们所强调的“太极者,无极而生”;“气以直养而无害”,“以腰脊之力带动”等所有这些都是强调“顺其自然”在练功中的重要性。

刘培中先生所言“习拳者,自虚无而起,自虚无而返,练到诸形皆无,万象皆空,混混沌沌,一炁浑然,哪来太极﹍﹍”。这也正是强调了虚无既是我们练拳追求的结果也是练拳的基本方法。

关于神明的感应

刘培中先生说:“用精神将所养之元真激发放射,而为己所用者是为拳术家也”。

神是人的本质本源,有神故有心,有心故有思维,然后才有生命活动。明,则是明白透彻。神明的本意是指有人修炼到了很高的程度,内外如一到了彻底的境界,神明直接体现在人的思维言行中。

神明的感应反应在拳架功夫与实战技击中其实就是人体最本能的反应。

在古代,神明指神志或精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在古代神明也指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现象及规律。

《素问·五运行大论》:“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

《素问·移精变气论》:“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

在古代,神明指也玄奥,神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李雅轩宗师以“神明的感应”来描述太极拳的境界,把太极拳提到了道家思想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练拳思想。

神明的感应既然是人体最本能的反应就离不开遵循自然,只有道法自然,心思纯净,才会产生真静,只有真静的功夫才会产生神明的感应。

所以刘培中先生说:“能做到全身各内窍各筋脉与各骨节之元真合二为一,才是真静”。

所以,有神明的感应也可以说是源于练拳遵循了虚无的气势,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因而,神明的感应也是从自然中来。从自然中培养出虚无的气势,从真静中找到本能的灵性,你自然有神明的感应。

再说莫测的变化

太极是阴阳,是虚实,是无穷尽的变化,李雅轩宗师所说的“莫测的变化”就是“拳打人不知”,使对方如捕风捉影。

然这种变化不是有为的有准备的,也同样是源于本能的反应,这是太极拳练到高层境界之际人体的最佳条件反射。

莫测的变化是一种高度,在练拳中应该怎么样练呢。

同样是遵循自然,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就是这个道理。

但要练出“虚无的气势,神明的感应,莫测的变化”并非易事,一定要找到明师按规矩练。太极名家陈龙骧师父说,李雅轩宗师在世之日,针对当时社会上传播太极拳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了“教太极拳一定要真正的太极拳老师,学太极拳一定要找真正的太极拳老师”的意见,还提出了“不如此则恐普及面越广,失传性越大,而我们数千年来先民创造出来的太极拳就要在我们手上失传”的警告。

因而整体可以看出,李雅轩宗师的武学思想遵循了道家法则,本质上“虚无的气势、神明的感应、莫测的变化”这句话就是强调遵循“道法自然”;他所强调的“大松练法”也正体现出了自然而为的练拳规矩,现在不少习练太极拳者处处主动,故作柔态,看似优美,恰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

(本文作者:太极弟子 戚海军 作者原创 严禁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