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学X电影」《影像的宿命》与《电影史》:艺术其实就是联系

句子大全 2023-10-12 03:56:01
相关推荐

法国哲学家——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的书,尽管每本都具有洞见,不过老实说,真的都不太好读(当然,也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若不是当初看了纪蔚然的《别预期爆炸:朗西埃论美学》,或许自己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位重量级的思想家。

在2003年发表出版的《影像的宿命》,虽然不好咀嚼,但算是他少数阅读起来较容易的著作。书名的「影像」,让人以为这就像约翰· 伯格的《观看的方式》或是桑塔格的《论摄影》,是在谈论、分析视觉、图画、摄影、影像的著作。某方面来说这没错,这些主题的确在书中都有出现。但朗西埃的企图其实远比谈论影像还来的庞大。因为一直以来,他处理的主题都不是艺术本身,而是形成艺术的体制,以及最重要的……艺术如何打破形成他的体制!

▲《影像的宿命》,摘自网络。

《影像的宿命》谈的,因此不仅仅只是观看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观看如何透过观看变成不只是观看,并使影像成为超越画面的语言。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认为观看一幅画,就是观看这幅画画的对象是什么,河边的风景吗?还是一颗苹果的静物画?或是一名贵族妻子的肖像等等诸如此类的。确认画的对象是什么之后,就看画家画得像不像,相像之后,再看画家是否把这对象画得美等等。至于电影呢,人们基本上不会管像不像的问题,不过人们在观看电影时,多半都认为看电影就是看电影在演啥,也就是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了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就是等于这部电影的内容。

朗西埃指出,会认为画的内容等于画的对象,电影的内容等于影像中的演员所呈现的行动、话语、情节,这样的想法都是来源于人们认为画面、影像都是对外在事物的再现。但二十世纪的绘画(超现实、印象派、抽象画、达达主义)还有后来的电影发展,则是完全颠覆了这样的观看体制。而《影像的宿命》就是要来好好谈谈这样的颠覆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影像的宿命》一书和一位法国重要的电影导演——戈达尔后期的作品——《电影史》有着核心的关系。某方面来说,这本书的前半段甚至是为了戈达尔而写的。而谈到戈达尔,许多电影爱好者或是熟悉影史的人们都会知道:受到政治学运的影响,戈达尔后期的作品和他前期有了非常巨大的改变。这巨大的改变来自于他对电影和政治之间关系的重新省思。也因此让他的电影从此变得晦涩,他自己更说他的电影不是娱乐,而是一篇篇「论文」。

多数人认为戈达尔的电影向来「没有」故事,叙事情节「片断零散」,前后影像「常无连贯」,影片放映速度「快慢不一」等等……考验了人们对故事性、在线性、常态性、貌似「写实」的电影依赖。——邵懿德《让-吕克·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序

▲左图:戈达尔,右图:《电影史》DVD。皆摘自网络。

和许多电影不同,戈达尔很少要演员把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演出来,更常是透过角色的独白,或是片段化的对话,就把可能的剧情交代而过。很多时候角色间的对白没有描述剧情,却讲出超脱电影情境中的话语。例如在《阿尔法城》中他让主角说出巴斯卡的诗句:「空间的死寂令我畏惧。」或是《随心所欲》里女主角说的:「真理存在于万物之中,甚至在错误里。」更多时候,戈达尔没有让人演出什么,只是插入各种诗人、作家、剧作家写下的诗句、话语、对白,搭配独特的特写或镜头,来完成电影某部分的情节。有趣的是,他曾在《电影的七段航程》的演讲中提到:

我从来不写剧本,并不是我不愿意写,而是我不会写。假如我会写剧本的话,写完后大概也不会想再去拍电影了……我所认为的电影剧本,应该是以一些照片和笔记来简述电影。

▲《阿尔法城》剧照,摘自网络。

从这里可以看出,戈达尔对电影的想法,还有他拍摄电影的方式都相当特别。某个角度来说,比起在意电影演了什么故事,戈达尔更在意电影用影像说了什么。他的很多部电影,都令人觉得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阅读一种影像的散文。同时也暗示,他为何喜欢玩弄影像的原因。因为正是在影像的操作中,戈达尔理解到电影、影像可以是一种超越文字的迷人「语言」。在《电影史》中他将历史上众多著名电影的画面剪接成四小时多的影像,这些不同电影的画面混杂地接续演出,时而慢速播放,时而又变成快转。时而影像重叠在一起,时而被拼接到同一画面,不停闪烁。形成一种很混杂的观看,进入了电影与电影纠缠不清的「电影史」。

▲《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片段,摘自网络。

拍电影时,为了尽量逼真,人们会尽量让影像模仿真实发生的场景、事件,甚至不惜使用花费高昂的特效。但朗西埃指戈达尔还有书中其他导演的影像正好反其道而行,他们不让自己要讲的东西,去相像这东西在现实中可能的模样,反而还要差异化、混乱化这些不同画面原本在他们各自所属的电影中要呈现的意思,让人无法直接连结。进而引发新的想象和新的思考。

朗西埃把带有这样效果的镜头命名为「影像—构句」。因为他认为不给人们看见自己要呈现、要述说的东西,而是让人自己去想像、思考的影像,就像诗、小说、文学中的语句一样,不给你直接「看」,而是用说的让你直接去想像,进而发现句子跟句子之间的意义一样(但在影像里,却是画面跟画面之间的「意义」)。但有意思的是,尽管没有给出画面,但看小说的时候,人们却是能够「看见」的。朗西埃于是说这是小说要透过说要去进行、完成的使命:一种「新的可见性」,新的要被人们重新描述的关系(历史)。

「影像—构句」一词另外要分析的关系,是在一个影像的观看中,从人们看见什么,来到人们能够描述什么,之间发生的关系。一般来讲,我们总认为一个影像要讲的,就是他要让我们看到的东西。而这一直是大部分的电影给我们的感觉:可见=可述。我看见什么,我就说什么。但在戈达尔的电影,这样的关系被颠覆了。因为我们意识到:从我到底看见了什么,来到我因此可以述说什么之间,发生了隔阂、断裂。我们或许看了很多东西(电影很长),但看完后问我们「看见」了什么却不太知道要述说什么。

这「新的可见性」,不是视觉上看见了什么,而是在观看中,所意识到不同画面在新的操作下可能形成的新关系。由于之前没出现过,因此需要新的描述。在《电影史》中,假设某个画面原本是在一个俄国导演的作品里,告诉观众主角看到了什么。但如果今天他被剪接到《电影史》,下一秒接到另外一部电影中出现的画面,那原本的画面告诉我的还会是原来的意思吗?

▲《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片段,摘自网络。

影像不是只是画面的剧情,而永远是一种联系各种事物的操作。分析影像,就是分析导演、作品如何联系各种我们「看见」的东西。透过把各种不相干、无联系的东西串接在一起,影像变成不只是画面对象的再现,更是在透过各种画面的联系来构筑意义未明的句子。形成影像以外,可能要叙述的新关系。这也是为何要将这些镜头命名为「影像—构句」的原因,影像从来不是只是让人去看见事物,更透过他们的操作去让人思考事物以外的「意思」,形成新的「可见」与「可述」。这种「看」与「说」之间的新关系,使一部电影成就了自身独特的影像语言。

在《电影史》中,影像的层层堆叠不是为了让人看见各种影史画面,而是要让人看见导演对他们的操作。在这些操作里,每个影像不再是当初各个电影中要呈现的东西,而是产生了另外一种有别于他在原本作品中承载的思想。画面形成了新的「可思性」。《电影史》询问了人们,透过不同电影画面的拼接,原本不相干的电影之间究竟可以发生什么新的联系或关系?进而形成怎样的「历史」?戈达尔的「电影史」也因此不是描述电影发展的历史,而是描述电影与电影之间如何透过不同画面的呼应、共鸣、冲突而联系、生成的「历史」。

艺术界定出一种介于做的框架、看的框架、说的框架之间的联系。

透过戈达尔,朗西埃想要指出:创作(哪怕创作者可能没意识到),永远牵涉到做的框架、看的框架、说的框架这三个层面的重新思索。而一般来说,日常生活里的许多事物在这三层框架之间维持着稳固的关系。有固定的做法、看法和表达。就像你去卖场买东西一样,商品的摆法、呈现方式、交易方式和买卖沟通基本上维持固定,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但在诗、戏剧、小说、电影这些作品上,可就不一定了。有些哲学家(例如法兰克福学派)之所以批评好莱坞等文化工业,正是因为他们认为某些体制的规范其实让艺术的创作上,这三个层面受到了严重的固化,使人无法从三个框架中产生新的「思的框架」。

这也是为朗西埃耶一直认为「艺术是一种配置」的原因。真正的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规范不同,也不是某类哲学。他不规范人们做、看、说的方式(比如一些哲学家所说的公共理性),而是要打破这三层框架,来产生新的公共空间。进而让原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表达、思考的事物,获得显现和得到反思。艺术也因此是一种重新配置的「政治」,透过各种作品(小说、戏剧、电影、动漫等等)重新联系人们对可以「怎么做」、「怎么看」、「怎么说」到最后「怎么思」的重新想像。

艺术因此不是被文字、评论美化后的文学、电影(为的是让人去消费),或一些看起来很专业、充满术语的言论哲思(为的是维持学派的运作)。而是指那些经过你观看后,能重构你看待、表达、想象、思考事物框架的作品。而除了联系三个框架的关系,对朗西埃而言,艺术最终的使命是让人们能与不同的人群产生联系。

因此到头来这句话或许最重要的,是「艺术其实就是联系」的想法。就像文学最原初的本意,其实就是对事物作出精妙的编织、编辑。

你可能喜欢看小说、读诗,也可能是喜欢看电影或听音乐,或是喜欢戏剧、哲学,或者……前面的都不喜欢,你只喜欢看动漫、轻小说。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艺术无关乎你看的是什么,而是关乎你怎么联系、重构你所看的东西。一如创造,是为了在经验的重构中打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形成对人生、「历史」的再组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