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川大附中率先将法语列入高中课程(可选择法语参加高考)

句子大全 2023-10-19 03:22:01
相关推荐

中国网10月8日讯(宋佚 宋得恩)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语种,满足国际交流需求,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8年初,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本年度秋季起,开始执行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优化课程结构方面“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在全国11所学校中将法语列入高中课程的试点学校中,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为西南地区的唯一一所。

了解法语的思维特点 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

“法语班的前身是学校的‘拉伯雷课堂’,2012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个完整的班级,2015年底正式升格为法语班;法语班的学生是在学习普通高中课程同时加学法语课,并不是少学一门其他课程,高考的时候可选择用法语或英语参加考试,同学们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高中毕业后,如果选择去法国读大学,就不用再专门去学习法语,因为毕业的时候就能达到欧标B2的水平,可以直接进入法国的大学进行学习。”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教导处和国际部主任张谦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法语,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学校开设了基础法语课程、法语强化课程以及法国语言文化推广课程三个大类;学生每周有5至7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法语语言、法语文化、法语历史、法语美食、法语经济、境外研学、中法文化渗透以及法语主题讲座等十余个课程内容。“因为川大附中在法国有友好结对学校,法国的学生会到成都来互动访问,并深入到我们的课堂学习,我们的学生也会去法国进行研学,为双方的学生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张谦说,川大附中秉持研究型的老师通过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研究型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法国的结对学校开展了教学共研、课程共建等活动,学校的老师也去过法国教学,根据根据双方在教学方式和习惯上的差异,来总结和积累经验,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由于同学们的法语都是零基础,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学校法语班配置了一中一外两名法语教师,法籍教师在本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有从事教育教学的经验;中籍法语教师具有DALF文凭,法语达到了C1水平。

川大附中副校长苏梅表示,基于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语言学习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法语学科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营造了语言的应用环境,促进语言的学习与应用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中式学科课程与法式学科课程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了解法式学科课程的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思维特点,不同方法和思维的碰撞,在闪耀出知识的火花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理解力和认知水平。教育部把法语正式列入高中课程,就是为开设了法语课程的学校和学习了法语的学生多一个选择。学习科目增加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者学而备考,课程方案和课标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执行。

“法国是伟大数学家的摇篮,堪称数学王国,出了迪卡尔、傅里叶、庞加莱等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法国,数学不仅藏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栖居在他们的思维深处,改变着他们思考、解决问题和推理的方式,成为了法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这种法式数学的文化从法语数字的读法中也可见一斑,在法语里,20以上数字的读法就是一个演算的过程。比如,21读作20加1,70读作60+10,79读作60+10+9……。”苏梅说,基于法式数学注重推理的过程,注重在过程中的变通和创新的特点,学校将开设法语数学,让学生在推算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之美,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接下来再逐渐开设法语地理、法语艺术等法语学科课程。

由陌生到有趣 高中毕业时达到B2水平

“法语的发音和语法都很有趣,也很好听,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因为在每个时段都有变位,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很难,但随着老师的耐心引导,入门之后就觉得很有趣了。”高二法语班学生陈美杉说,小时候妈妈就给她讲过很多关于法国的故事,自己也就对法国文化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当知道学校要开设法语班的时候,就果断报了名。因为每个班只有45个名额,开始很担心自己进不了,经过学校的严格筛选终于进来了。因为学法语的同时还要学习英语,所以会感觉自己比其他班的同学要辛苦些,但通过学习,现在已经可以和法语老师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和交流,她会给我们讲一些除了课程之外的趣事,让自己能更多的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和美食,觉得很有成就感。“我的未来规划就是去法国继续学习,如果现在不学法语,以后还是必须要学,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最好就是学会他们的语言,因为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总是不能完全表达原作品中的艺术架构。”陈美杉说。

法语班中籍教师谭咏玫介绍,一中一外的师资配置能在教学中形成很好的互补,她注重的是语法和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外教是全法语授课,更注重口语,和普通课程一样有月考、期中考试和平时的测验。“因为学生都是零起点,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比较难,因为法语的发音很新奇,逐渐就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谭咏玫老师说,学校在假期的时候有去法国的游学活动,为了能和法国人更好的交流,了解更多的法国文化,同学们都很努力。因为法语的结构和英语、汉语之间有很大差别,在引导学生去分析句子的方面需要多下功夫,现在高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有A2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毕业时将达到的B2水平。

“成都是一座生活起来很舒适、很惬意的城市,才来一年多时间,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川大附中的同学们都很可爱,充满了活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大家都是我的好朋友。”法籍教师琳达(Linda Rault)说,因为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她和同学们之间经常一些非常有趣的事,希望同学们都能学好法语,多给她介绍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琳达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管是听还是写,让大家逐步理解,在确定同学们掌握了这个阶段的知识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始终让同学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延伸阅读: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1981年,中法第一对友好城市成都与蒙比利彼结对,一直成为中法交流与合作的典范。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当地时间11月6日上午,第四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在阿尔萨斯大区首府斯特拉斯堡市举行,成都市荣获“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奖”。“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是两国地方政府交流未来发展议题的高级机制,也是夯实中法关系的重要平台,论坛上颁发的“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奖”,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外交部共同评选产生,包括中国成都市和法国蒙彼利埃市在内的11对中法友好省市城市获颁“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奖”。2015年6月30日,在巴黎签署的《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开展语言合作的协议》筑固了两国的语言交流合作,支持在法国中小学教授汉语,在中国中小学教授法语,高等教育接受留学生,互派优秀教师。中国教育部与法国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部,根据2013年签定的《关于开设“法国中文国际班”和“中国法文国际班”的行政协议》,针对提高中国法语教学水平,加强有关人才培养,启动中国“法文课程班”项目,于2014年5月19日在北京正式签定《关于法文课程班的行政协议》。2015年底,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入选全国法文课程班项目学校,2018年9月教育部正式宣布将法语列入高中课程,并公布了率先试点的11所学校名单,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系西南地区唯一一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