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例谈文言文名词活用的类型特点及翻译

句子大全 2023-10-20 04:02:01
相关推荐

例谈文言文名词活用的类型特点及翻译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与现代汉语基本是一致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词又能临时变通,改变它的基本特性,使其具有它类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它类词来使用,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尤其以名词活用的现象为多,并且情况复杂。因此,名词活用也就成为我们阅读文言文时经常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只有打掉这只“拦路虎”,我们才能顺利的通过“文言文阅读”这条必由之路,步入古代汉语的宏伟殿堂。这只“拦路虎”虽然难对付,但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它就会变成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其类型,熟悉其特点,掌握判断的方法。名词活用主要有五种类型,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介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的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它不能作谓语,也就是说它不能带宾语和补语,它也不受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修饰。如果名词一旦带了宾语或补语,或者它的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如: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上面两例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它们带宾语,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例① 中的“籍”本来是名词,义为“名册”,此处活用为动词,后面带了宾语“吏民”,可译为 “登记名册”。 例②中的“罾”本来是名词,义为“渔网”,此处活用为动词,后面带了宾语“鱼”,可译为“捕捞”。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上面两例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它们前面分别有副词“皆”和“不”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例③中,“病”本来是名词,义为“疾病”,其前面有副词“皆”的限制,就活用为动词,可译为“生病”。例④中,“王” 本来是名词,其前面有副词“非”的限制,就活用为动词,可译为“称王”。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⑥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上面两例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它们前面分别有能愿动词“能”和“欲”,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例⑤中,“水” 本来是名词,其前面有“能”的修饰,就活用为动词,可译为“游泳”、“游水”。例⑥中,“雨” 本来是名词,其前面有有“欲”的修饰,就活用为动词,可译为 “下雨”。

⑦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⑧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

上面两例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它们的后面分别带了补语“函陵”、“ 氾南”和“郊次”,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例⑦中,两个“军”字本来是名词,“军队”的意思,此处活用为动词,可译为“驻扎”。例⑧中,“服”本来是名词,“服装”的意思,可译为“穿”、“穿着”。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两例中,在活用的名词与补语之间都省略了介词“于”,在翻译时我们要根据语境,注意灵活地翻译补上。当然在文言文中,也不乏活用的名词与补语之间有介词“于”的例子。

⑨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⑩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庄暴见孟子》)

上面两例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它们的后面分别带了补语“于周”和“于此”,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例⑨中,“市”本来是名词,“市场”的意思,此处活用为动词,带了补语“于周”,可译为“做买卖”。例⑩中,“鼓乐”本来是名词,指“鼓”和“乐”两种乐器,此处活用为动词,带了补语“于此”,可译为“击鼓奏乐”。

2.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不能直接作状语来修饰动词,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前,并且该名词不是该动词的动作行为发出者(即主语)时,那么,我们可以判定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来修饰动词,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陈望道先生说过:“在古代汉语的历史发展中,词类活用逐渐由一种具有修辞意味的语法现象演变成具有一定语法特点的修辞方式,从而在修辞上占据了一席位置。”(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名词作状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状语的名词大多具有一定的修辞意义,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倍加注意。

首先,名词作状语常常是用来比喻事物,用名词所代表事物的形象特征来描绘人或事物的状态,在翻译时我们要把它的这一“形象特征”翻译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典型的例子:

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箕”,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簸箕一样”。“箕”,即簸箕,是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清除粮食杂质的器具,后面和两边有沿,前面敞口,敞口部分较宽,整个簸箕状如“八”字。“箕踞”,就是“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簸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势,形象地描绘出荆轲蔑视秦王、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犬坐”,就是“像狗一样蹲坐着”,用狗蹲坐在地上的形状来比喻狼蹲坐在地上的样子,形象传神。狼这是在耍花招,迷惑屠户,“犬坐”,形象地表现出狼的狡猾。

③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翼,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鸟翅膀一样”。“翼蔽”,就是“像鸟翅膀一样遮蔽着”。 “翼蔽”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项伯为保护刘邦张开双臂舞剑的姿势。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狐”,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狐狸一样”。狐狸嗥叫凄厉,声音瘆人。吴广像狐狸一样嗥叫,声音凄厉,同伴们怎能不害怕?狐狸能说话,说陈胜为王,同伴们怎能不信?“狐鸣”形象地表现出吴广模仿的声音,表现出他们准备起义的良苦用心。另外,“夜篝火”中的“夜”字也是名词作状语,只不过它不是普通名词,是时间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也能直接作状语。这一点,古今没有差别。

以上例子中,作状语的名词,都是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活用作状语的名词就是喻体,相当于现代汉语里普通比喻句中的“喻体+一样”,或“喻体+似的”,格式固定,翻译时不可想当然地胡乱翻译。

再者,一般名词作状语,即使不是用来比喻事物的,也都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有修饰动词谓语的作用,一般用来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如: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在朝廷上”。它直接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叱”,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名词作状语,意思是“用箕畚”。它直接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运”,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当面”。它直接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刺”,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一样”。它直接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事”,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里要强调的是:“兄”就是像兄长一样,是比较而不是比喻。

总之,不具备比喻功能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候也要注意,一般都要选择相应的介词添加到该名词的前面。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并且具有“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那么,这个名词就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就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或“让”的意思。如: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中,“肉”本来是名词,此处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骨)长肉”。 例②中,“舍”本来是名词,义为“住宿的地方”,此处是使动用法,可译为“让(相如)住宿”。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如果带了宾语,并且具有“以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那么,这个名词就是意动用法。如: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从而师之。(《师说》)

例①中,“先”和“后”本来都是名词,此处是意动用法,可分别译为“把(国家的危急存亡)放在前面”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 例②中,“师”本来是名词,此处是意动用法,可译为“把(他)当作老师”。

5.名词的为动用法

名词如果了带宾语,并且有“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那么,这个名词就是为动用法。可译为“为……”。如: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例①中,“丧”本来是名词,义为“丧事”,此处是为动用法,可译为“为(死者)办丧事”。 例②中,“序”本来是名词,义为“序言”,此处是为动用法,可译为“为(自己的诗集)写序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