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有赞有弹:评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的两道基础运用题

句子大全 2023-10-20 07:52:01
相关推荐

2020年北京市中考结束了,我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谈一点儿对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的看法,不仅仅谈中考试题本身,也不仅仅是谈如何应考,更要谈对日常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准备写一个系列文章,今天这个是为第一篇。

先看试题:

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

这是今年中考的第一道小题,是从书法这个考点来命题。先从难度上来说,这个题应该属于难度非常低的试题,这个判断不是依据最后的阅卷数据(作为一线老师,我接触不到这个数据),而是依据个人的经验,以及有限的个例。

我先请我儿子来做这道题,他今年在上小学三年级。他看了之后马上说:“这个我知道,是让我选一样的字。”他并不知道所谓篆、隶、楷、行、草这样一些字体名称,但是,他可以完全凭借直觉判断出来应该选择B,因为唯有这个选项中的字体与标题中的其他三个字的字体一致。

然后,我又问他,如果没有这个“字体一致”的要求,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他想了想说,他准备选D。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喜欢这个字,是因为这个字让人想起了水的波涛的那个感觉。

我又问了一个朋友家的小孩,还在幼儿园,九月份准备上一年级,识字很少。在解释了“字体一致”的限定之后,也能准确选出B选项。而问她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完全凭着感觉自选,会选哪一个,她也选择了D。理由是那个字最好玩儿。

从以上两位小朋友的回答,再推及到初三的学生,可知这个问题,对初三学生而言,那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只要他关注到“字体一致”这个限定,基本不太可能出错。而且,这个字体一致,可以不掌握任何关于字体的分类知识,只要是对图形的相似性有一定的感觉即可。

这样一道非常容易的试题,对考生而言,当然会皆大欢喜。但是,评价试题,并不是只有测试本身涉及到的难度、区分度等,还有诸如学科知识的维度、课程的维度、理想教育的维度等等。

先从测试维度来说,这个题在大幅度降低难度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区分度。当然,并不能因为该题没有区分度,于是就认定这个题不好。因为很可能在全卷试题设计中,这个题就是大众通常认定的“送分题”,并不承担区分功能。

抛开难度和区分度,从测试本身来说,该题的限定是“字体一致,和谐美观”,如果只保留前四个字,而去掉后四个字,会影响到试题答案的选择吗?不会,依然选择B选项。大多数考生也一定只是考虑“字体一致”的问题,而并未深入考虑“和谐美观”的问题。

那么,可见这个“和谐一致”的要求在这个题中显得有一点儿“多余”了。换言之,“字体一致”,就一定“和谐美观”吗?这时,问题又从测试的维度跑到关于课程或者理想教育的维度来了。

如果要让我来综合考虑,假设只有这四个选项,我选任何一个选项,都能说出站得住脚的理由来。尤其C和D两个选项,行书或者草书,“水”的灵动展现出来了。而展板“京华水韵”的关键字正在于“水”,为什么不好好在这个字上做一做文章,选一个不一样的字体突出表现一下呢?

如果不是局限在前面的四个选项中的字体,那么,我更倾向于在设计这个标题时,用篆书来写这个“水”字。因为“水”本身从造字字源来说,是一个象形字,篆书中的水更能表现水的流动之形。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中的一段话来了。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段话从更深层次来说,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想应该读得出来,审美是多样化的,是个性化的,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精神活动。

回到本题,“和谐美观”,如果没有前面“字体一致”的限定,那么,每个人对“和谐美观”的理解一定不同。这种不同,不存在对错之分,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就像是商业街区的招牌一样,在纷繁复杂之中,在特定的环境中,显示出一种和谐之美。如果有个别商家的招牌过于格格不入,不需要别人的命令,他们自己就会因为各种“风评”而调整。

如果非要动用行政命令,让所有的招牌完全整齐划一,选择完全相同的字体,甚至字号大小,字体颜色等也完全一致,则显得尤为奇怪,看似统一,却失去了美。

让审美归于审美,而不是要求审美也要保持高度一致,可能更符合课程维度或理想教育维度的要求。

回到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中看一看,关于书法,是如何要求的呢?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7-9年级的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有这样的规定:“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从这句话可见,“临摹名家书法”是途径,“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是目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落在了审美上。

我个人主张书法可以进入考试,但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千万不要为了应对书法的试题,去找来各种试卷中的书法测试题来做。

我推荐学生一方面尝试着学一点儿书法,有一点儿亲身实践的体验,另一方面,读几本关于书法史的普及性书籍,学会审美与鉴赏,哪怕眼高手低一点儿都没有关系。能区分出不同书体,能欣赏名家名作,不一定非要记住各种专业术语,诸如“蚕头燕尾”之类,只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就好。

个人以为,语文考试中关于书法的命题,也应该朝这个方向用力。既不过于宽泛,又不过于细碎,回到基本的审美能力考查上来才好。

下面,接着看今年中考语文的第二道小题。

2.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岛似江南。”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2分)答:

传统上的语文命题,关于基础运用部分的考查,常常是单摆浮搁的状态,单独考查字音、字形、字义、标点符号等等,每个考点都要设计一个问题,而该题则突破了这种限制,将多个考点融合在一道试题之中。非但减少了字数,将更多的篇幅用于阅读和写作,而且,从命题的导向来说,今年关于基础与运用的考查更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学习一个汉字,通常应该关注一个字的六个方面:音(字音)、形(字形)、义(字义)、源(字源)、境(语境)、性(词性),要综合起来学习,才能融汇贯通。

该题A、B选项恰好反映了这样一个意识。音、形、义紧密结合,而且,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去判断。“行”和“泊”都是多音字,需要具体到语境中,判断字义然后才能确定正确读音。

其中A选项中,还挖了一个坑,“行”有“流通”之义,比如,行销、风行一时等。而在“十里青山行画里”这个语境中,则不是“流通”之义。预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个选项上会掉到坑里。

这个“行”字用在这句诗中很妙,写出了青山的流动之形。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句诗:“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个“排”字也把原本不动的静态的青山写得活起来了。

“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水泊”之pō,另外一个是“停泊”之bó。B选项是进一步给出了“水泊”之“泊”的意思,让学生依据这个意思去判断该字在这个语境中的读音。

《课程标准》中规定,7-9年级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3500常用字如果算上多音字,再加上由不同义项构成的词,可以达到数万甚至更多。所以,如果还想依靠原来的那种有了明确的词语范围而应考的办法完全行不通。

必须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要明确学习字词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要日积月累才行。

C和D两个选项是考查标点符号的问题。但是这个标点符号也不是单纯地给出若干语句,让考生去判断哪个语句中的标点符号有问题。而是非常明确地将标点符号与句子语气联系在一起。

C选项中的陈述语气并不难判断,但是D选项中稍稍挖了一点儿坑。用“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这样一个单句作为“想”的宾语,实际上仍旧是一个陈述语气,并没有因为有了“是否”而变成了疑问句语气。

可以说,标点符号不单纯是一个规则问题,标点符号和语义,语气密切相关。在老师的日常教学中,当小学阶段已经把基本的标点符号规则讲清楚,学生也能够基本熟练掌握之后,初中阶段,应该转移一下重点,要借助标点符号体会语义、语气。

这也不是平时做多少标点符号练习的问题,而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意识,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在分析鉴赏文本时,就可以拿出来使用。可以借助标点符号分析鉴赏文本,也可以去掉标点符号,在分析鉴赏文本时揣摩用什么样的标点符号更为合适。

北京市的历年中考试题,以上理念也贯穿其中,体现在不同类型的试题之中。限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再逐一举例。但从把多个基础知识的考查点融合到一起,高度综合这个角度来说,今年的这道试题具有很强的突破性,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值得特别点赞。

从考试角度来说,不必要面面俱到,只要以点带面,涉及到一点儿,起到用考试引导教学,促进教学的目的即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的命制非常漂亮。

再看“泽国”这道题,个人认为从命题角度来说,也是非常漂亮的一道试题。

《课程标准》中规定,7-9年级学段,“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但是,关于如何使用字典、词典识字,其实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以为会用了拼音或者部首检字法就算是会查字典了,这个观念是大错特错了。

不仅仅要学会多种检字方法,更要学会在特定的语境中确定某一个字的读音、意义等。不过,因为这涉及到实操的问题,并不太方便在试卷中呈现出来,今年的试题借着“泽国”这个词做了很好的呈现。

先是给出了“国”在字典中的三个义项,然后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所谓“此处”,就是特定语境。

前面的语境中有“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这样非常明确的表述,一个可以看到“水多”,另外一个可以看到“地域”,所以,这里的“泽国”只能解释为“水多的地域”。

当然,老师在讲解这个“泽国”的时候,还真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给出答案,简单解释词义和具体语境的层面,还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字造字字源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解释做出扩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乃至闻一知十。

比如,泽,应该关注其造字方式:“形声。从水。睪声。本义是聚水的洼地”。而国(國)的字源解释则是:“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再进一步追溯“或”的字源,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表示有的(有人,有时)的时候是后起之意。

“泽国”则不单指水多的地方,也可以指水多的国家。比如,介绍斯里兰卡,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拥有诸多岛屿,众多河流的泽国。这时候,“泽国”之国就不是“地域”,而是“国家”。

还可以顺带梳理一下“国”字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初在甲骨文中“或”就是国时,是会意字,就是“以戈卫国”之义。后来发展为“國”,这时候变化为一个外形(口)内声(或)的形声字。后来的简化字“国”,则变成了一个新造的会意字,是国(口)中有珍宝(玉)意思了。(以上关于“国”的解释依据左民安的《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另外,依据百度百科,据说,这个“国”的简体字当年是依了郭沫若的建议修改而成,意为“祖国美好如玉”)。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国”还有一些异形字,比如口中间有“王”或者有“民”一类的写法。意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或者“国以民为本”,也算是会意字的造字方式。

“国”的本义最初是国家。《说文》:“国,邦也”。后来引申为“国都”,比如,初中生应该比较熟悉的“去国怀乡”“国破山河在”等,后来又引申为“地域”。也很可能是先引申为“地域”,后引申为“国都”。

在有些词典中,这样解释“泽国”:河湖遍布的国家、地区。《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那么,在《周礼》这段话的语境中“泽国”又是什么意思呢?

讲这些有什么用吗?是不是拉拉杂杂讲得太多,太杂了?

很多人现在认定“有用”“没用”的标准就是考试考还是不考,考就有用,不考就没用。我不这么理解,如果非要说是否考试要考到,大概率可能不会考到,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带领学生发现汉字之美,从而让他们对汉字发生极大的兴趣,能够自己主动去探寻汉字的“音、形、义、源、境、性”等方面,可以起到莫大的作用,由此就可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你说这有用还是没用呢?

一不小心,就写到五千多字了,就此打住。

最后,必须要进一步说明,以上分析只是基于一线教师的点滴思考,更指向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而无意义于为了博眼球,对北京市中考试题做这样那样的指摘,因为一套试卷的命制,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极为繁多,非我这个普通一线老师所能完全把握。所以,哪怕是前面有些批评意见,也只是一家之言,只是一孔之见,不是站在全卷的角度去发表议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