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初中语文 若想以情动人(就请少来套路:三招助你炼就高分作文)

句子大全 2023-10-21 02:41:01
相关推荐

昨天一平台有留言曰:教我最好的写作文套路呗。

认真想了想,觉得套路还是有价值的。彼时脑海突然浮现两句滥俗实在的诗句: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呵呵,句子很真实,倒是写出了某些时候的世道人心。甚至大家写作文乃至于学语文,许多时候也是仅仅止于套路。不是套中人,却也喜欢靠套路偷懒。

可是,你若有更高期许,就请抛弃套路,写出真情。别人搞不定的,你若能摆平,那是妥妥的创新呵。

套路和招法是不一样的,一是不免生搬硬套,一是随机应变的出招。哪一个更高级?

就像成人世界更关注物质票子地位和颜值等等一样,大家写作文,流风所及,有许多时候也仅仅止于关注外在形式。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分数,而不是提升分数的能力上。

希望分数多一点是上进的表现,没什么不对。但是,如果高分是建立在雄厚的能力的基础上,岂不更好?

写作虽然需要天赋,不乏有天才的作家来证明;但也不要搞混,写好一篇作文的能力,即使没有天赋也可以有保证的。

如果只相信作文的套路,必定会影响写作的积极性;要相信写作有招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招一式自有其用处,也自有其道理。

那些好的作文,虽然好像也能寻出套路的蛛丝马迹,但更多是被使用恰当的招法。

套路更多考虑形式完整,招法则从主题出发,更有全盘考虑的意味。

套路化的文章,最缺乏的是真情实感;而运用了适当招法的文章,则能很好激发情感,成为声情并茂的好作品。

无论是大家熟悉的《背影》《爸爸的花落了》还是《羚羊木雕》,都能看到其中涌动的真情。

试想一下,如果提起笔来,只是按照套路完成字数的填空,怎会有这样的作品?

生活中不乏有让我们感动的时候,让我们感动的事情,仅仅靠套路是表达不完善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什么总是很少涌现到某些同学的笔端?

聊天说笑的时候能够眉飞色舞,提笔作文的时候却抓耳挠腮,这样的同学并不少,作文真就那么难?

其实大家都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经常会为美而感动,但是那样的美却很吝啬,不肯到我们的笔端,原因就是写作的时候太套路化:

勤奋一点的同学背诵了好词好句,用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不喜欢语文的同学记住了一些公式,生搬硬套的堆砌文字,那样的话,文章如何写得好?

每个人都会为生活而感动,为小惊喜而高兴,为失败挫折而伤心,各位的伤心和惊喜都不是套路话,可是写作文为什么非去记那些套路,而且仅仅满足于套路?

就像成人世界充满物质化的表达,背后也都不是满满的景仰和爱意,可能别有所图。

我们的作文就要摆脱这样的状态,拆散将死的套路,用好恰当的一招一式,真实的传情达意。

就像上一篇文章回答大家如何把作文写得美一样,这篇文章也是重在启发。

没有美的套路和美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表达情感的套路。

但是想真实的表达情感,我愿意告诉大家一些招法,希望你们能够按照这些练好一招一式,成为高手。

一共三招,来来来,接招吧——

第1招,倾注情感。要去寻找那些最能感动你,启发你的事情来写。

很多头脑被套路占据的同学,到了考场更习惯于套作,一件事儿或几件事儿可以写上三年,无论遇到什么主题的文章,都能用得上。

如果仅仅从得分的角度来讲,这是最经济最实惠的,花最少的力气拿到相当的分数,不就是田忌赛马的现实版?

不过,如果你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想真正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就要看到更远,修炼真正的功夫,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林海音笔下的生离死别,朱自清笔下的月台告别,都是因为情感的倾诉,才凝为经得住岁月洗淘的经典。

在此次新冠施虐中罹患肺炎湖北电影制片厂的常凯,在父母去世后留下遗书,让人流泪:

这样特定情景下所写的文章,灌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语言上来不及修饰,没有丝毫的套路,却会让无数人一同伤悲。

大家作文也一样,收套路,用心去写,笔墨饱蘸感情,将真情倾注于具体的人事景物,也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回响。

有一位同学写母亲送他上学:

那天天没亮,顶着后半夜的露水,我和母亲从姥姥家出发。多少年没人走过的山路,已经快被灌木封死,虽然提前穿了雨衣,依然是被湿的浑身冷。到了公路边,头趟车还得些时候才能来。我不禁想到母亲当年求学翻山越岭的艰难,咬着嘴唇暗暗想,一定要比之前更加倍努力的学习。东方开始有一丝鱼肚白,母亲有些乱的发丝湿亮,眼中有血丝,却强打精神。这些天也难为她照顾姥爷,总是很少合眼。她是女儿要尽孝,现在她是母亲,执意要送不曾走过夜间山路的我……我不敢想,一会儿她原路返回时又会被露水打湿全身……

朴素无华的叙述,浸满真情深意,故能激起情感涟漪,引起对母亲的敬意。

用这样的文笔写人,满怀感激和爱,自然会抓取生活中那些最动人的处境,确确实实不需要什么技法,这是最无形的大招数,却也最有力量。

当然有时候,一些手法也可以用。

比如一篇文章写一位顽强的植树人,他经历了三次灾难,每一次都顽强的重新开始:

这样的故事,不禁让我联想起在风口织网的蜘蛛。狂风把网撕破了,它重新开始;又来一阵风,网又破了,它仍然继续;一次,两次,三次,生命不息,吐丝不止,织网不已。这不正是这位可敬的老人那百折不挠的精神的写照吗?

虽然同样也是以情动人,却因为情感不是很浓烈,效果要稍逊一些。不过这也启示着我们,要想让文章不那么做作,必须保证文章的情感真实。

第一招完毕,请接第二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