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书法讲“用笔千古不易”(您真的理解赵子昂的这句话了吗)

句子大全 2023-10-23 02:06:01
相关推荐

赵子昂乘舟北上,一路陪伴他的是经典的《定武兰亭》。在反复品读揣摩的过程中,赵子昂写下了同样经典的《兰亭十三跋》。我们熟悉的那句“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出现在这篇经典的跋文当中。

喜欢书法的朋友,经常提起赵子昂的这句话。“结字因时相传”,还好理解一些,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人,都有其偏爱的结体方式,这和时风有关,也跟具体书写者的审美取向有关,没法做到绝对的统一。

“用笔千古不易”是什么意思呢?这“不易”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每当提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家的解释通常是“中锋行笔”。意思就是说,“中锋行笔”这就是从古至今不变的书写规则。

上面的这种理解对不对呢?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早期的篆隶,到今天现在熟悉的行楷,不管谁来写,都会遵守“中锋行笔”这条基本用笔规则。即使偶用侧锋,也只是起到润色和调剂的作用,不会影响整体。

可是,这个“用笔千古不易”,仅仅是“中锋行笔”这么简单吗?您真的理解赵子昂的这句话了吗?

大家想没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书法用笔没有规律的话,书法这门书写艺术又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历代都在强调的师法古人,学的又是什么呢?仅仅是“中锋用笔”吗?

大家想没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中锋用笔”的话,赵子昂又如何会逮着这本《定武兰亭》不松手呢?这么看来,这个问题绝非“中锋行笔”这么简单。

话说到这,赵子昂的“用笔千古不易”又有哪些深意呢?个人理解,以下这两个方面是关键:

一、完整的用笔体系。

在书法史上,最完整的用笔体系出自“二王”,特别是经过张旭整理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如果大家看过张怀瓘的《玉堂禁经》这本书,自然就知道什么才是书法中的用笔。

唐代以后的书法家,在学习二王的时候,一直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补充这一系统,赵子昂也是其中之一。

从这我们就能了解,所谓的“用笔千古不易”,说的是一套用笔系统,绝非一个“中锋用笔”这么简单。

二、这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

张怀瓘提出,书法有三要素: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唐代的孙过庭也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所有这些,都是在强调用笔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上讲,赵子昂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也是在强调用笔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个人对用笔的一些浅见。您还有哪些用笔方面的独到见解?还请在下方留言交流,以求共同进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