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老北京文化: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原型吗(三绝和一宝是什么)

句子大全 2023-10-23 07:18:01
相关推荐

在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曾经对大观园进行了形象、着重的描写,大观园是小说里主人公常住的地方之一。后来,根据书中的描写,人们在北京的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园林,取名为大观园。如今该园林已经成为京城一个著名的景点,每天游人如织。由于恭王府里有着《红楼梦》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因此有人据此推断说,恭王府花园正是大观园的原型。到底是不是呢?针对这个论断,学界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我国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在其《恭王府是真正的大观园》一文中说:“雍、乾之时,世人缄口不敢言,但寻访红楼遗址的文化活动并未停止,直到道、咸年间,安徽的诗人进京,还不忘到内城去觅求埋香塚的故址。

他的记载,说那有故王公府一二处,左有激湍(响闸),右有清流(御河),后有佛寺—全北京只有今之恭王府所在地完完全全地符合那种地理地貌特点,一丝不差。”周汝昌认为,恭王府花园正是大观园的原型。为此他还特著《芳园筑向帝城西—恭王府与<红楼梦>》一书,其间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支持恭王府花园是大观园这一论断的人认为:恭王府主要分为宅邸和花园两部分,宅邸又分为中、西、东三路,在西路主要的院落是“天香庭院”,而“天香庭院”正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中的“恰红院”,在该院内还有两层彩绘长楼,并有两棵清代的西府海棠,这两棵海棠是怡红院中“恰红快绿”的一蕉一棠。

贾琏在偷偷地娶回尤二姐后,把她安顿在大观园后门不远处的一条花枝巷里面被叫作“9号”的地方,对此专门有人去做了调查,发现恭王府后边有一个死胡同,该死胡同就只有9个门,所以据此推断“9号”即恭王府后边的死胡同至于恭王府花园是不是大观园的原型呢?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这些反驳者认为恭王府的历届主人都是在曹雪芹以后出生的人物。尤其是恭王府花园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主要是在成为恭王府时规划兴建的。在第一任主人和珅居住时,只有府邸而没有后边的花园。如今,恭王府花园到底是不是大观园的原型还处于争议之中,成为一个谜。至于曹雪芹在创作大观园的场景时,有没有什么借鉴物呢?很多人都持肯定的观点,只是所提出的借鉴物不同。

有的认为借鉴的是乾隆年间江南文人袁枚家的“随园”,这个“随园”到底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有的认为借鉴的是曹家在南方江宁织造府的花园“棟亭”,关于“棟亭”,其状貌也不得而知,但是,曹雪芹只是少年时期在江宁住过,后来在曹雪芹13岁的时候,他随全家进了京。而《红楼梦》则是在他的晚年创作的,有人据此否认“棟亭”是原型这个观点。其实,最主流的观点应该是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原创。如果真要说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什么景物的话,那就是参考了我国造园艺术的几千年精华。因为明清时代,我国的造园艺术已经非常高超了。明代时,京郊就出现了一些名园如清华园、勺园等;清乾隆时期,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已达到顶峰时期,皇家有畅春园、圆明园等。

王公大臣的名园有礼王府花园、索家花园等南方的苏杭、南京等地更是名园遍布,如拙政园、寄畅园等。曹雪芹正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将皇家和私家园林的优势、将北方和南方的特点结合到一起来创作的。所以说,大观园乃是他的独创。“三绝”和“一宝”是什么?去过恭王府游玩的游客都会说,恭王府漂亮、高贵、好景观众多。在这众多的好景观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绝”和“一宝,它们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和喜爱。具体是哪三绝、那一宝呢?其“三绝”中的第一绝便是西洋门。西洋门处于恭王府花园的中轴线上,是花园的正门,汉白玉雕刻而成,是国内最大的汉白玉整雕门,进入恭王府花园参观,要先经过这道门。这道门并非清时和珅建园子时就有的,而是建造于恭王府改造时期。

整道门颇具西洋味道又不失中国特色,拥有中西合璧的风韵,据说,这种门当时在整个北京城仅有三个,如今只有这道门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也因为它的稀有,而成为恭王府的一处“绝妙之笔”。在西洋门的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指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体现了深邃浑厚的意境,蕴含着道家的思想理念,园中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荷塘水榭、奇花异草,美丽宛若人间仙境。经过垂花门过牡丹院,就到了恭王府的第二绝所在—大戏楼。大戏楼建于同治则年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它位于邀月台的东部,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余人,虽没任何音响设备,却能从各个角度上听清台上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该戏楼是清朝南方的某位官员为讨得恭亲王的欢心,特请南方的能工巧匠精心建造的。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采用的是一种聚音的木料,屋顶是三卷勾连搭式,再加上内部结构独特,使得声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戏台的棚顶高悬着二十盏大红宫灯,地面则是二十张井然有序的八仙桌和太师椅。厅内南边是高约一米的戏台,戏台上方高悬着“赏心乐事”的金字黑匾。令人感到非常诧异的是,大堂上方绘满了倒垂的藤萝。原来,当时这种大堂似的戏楼在北方还很少有,连慈禧太后那有名的大戏楼得坐在院子里看戏。恭亲王担心逾制获罪,便在屋顶画满藤萝,意思是表明这是藤萝架而非大堂,足见其对这座大戏楼的上心和重视。据说当年除了外请戏班子来演出外,王府的主人和仆人经常在这里同台演戏,自娱自乐,而且王府中的红白喜事也都是在这里举办月处颇多。

那么第三绝呢?这个景点的名气非常大,很多人都知道,它就是清康熙帝御笔亲题的“天下第一福”福字碑。关于这个福字碑,前文已经做了专门的介绍。和珅住在恭王府的时候,就对这块碑特别在意,经常藏着掖着,敬若神明。该碑本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康熙帝为庆祝祖母孝庄皇太后的六十大寿而创作的,上面还印有玉玺。另外“福”字也非常独特,深藏含义。这座碑本来安置在紫禁城中,不知和珅耍了什么手段将它弄到了自己的府中,既然是“偷来”的,他当然不敢放在明面上了,只能将其藏于邀月台下的滴翠岩中,而且放置石碑的地方恰为整座宅院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和珅对这块碑的看重。

以上三个景致便是恭王府中的“三绝”,每天慕名前往欣赏的游客众多,既为祈福,也为缅怀。关于恭王府中的那一宝,说的便是那满园“福”字。老北京人都爱说,整座恭王府那福气就没散过,除了因为那座赫赫有名的“福字碑”外,还是因为府内各处藏着多达一万多个“福”字,可谓处处被“福笼罩。据说王府第一位主人和珅在设计这园子的时候,共设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取谐音“福”,藏于各个角落如蝠池、蝠厅、长廊雕版,还有以邀月台为身子的整体蝠形建筑造型。为什么取“九千九百九十九”这个数呢?原来,和的本意是求一万个“福”,而那第一万个“福”便是前面提及的福字碑。看来,和珅对“福”真是情有独钟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