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流传民间的文人佳话:苏轼船上对诗倾倒日本诗人|刘企华

句子大全 2023-10-25 03:32:01
相关推荐

古时候,日本有两位很有名气的诗人,一个叫郑三太郎,另一个叫大野。他们听说中国出了个大诗人苏轼,名扬天下,很想到中国登门拜访,当面领教。于是这两位诗人乘风和日丽,西渡大海,直奔中国而来。

话说苏轼当年39岁,正在杭州做官,因事出差镇江,忽然听说有两位日本诗人要来中国拜访他,就计算日期和时辰,星夜兼程,赶回杭州。他处理了一些公务之后,迅速带着他的妹妹苏小妹,打扮成渔民模样下海去了。

时值八月十五傍晚时分,杭州湾里渔船济济,晚霞烧红了西边的天空。太阳落山了,银盘似的月亮从东海里升了起来。这时候,月亮底下飘来了一只大船,船头上站着两位衣冠楚楚的洋人。苏轼回首把头一点,苏小妹心领神会,伸手把橹轻轻一摇,船划出去好远。来船靠近渔船,声明来处,请求带路。苏轼一看这二位文质彬彬的样子,又计算了一下时辰,便猜测可能就是前来访问的日本诗人。于是把客船带进渔港,停船抛锚,邀请他们上渔船喝酒。

二位日本诗人见这位渔民朴素大方,感情真诚,又加上渡海远航,几经风险,如今到了中国的海边,天色已晚,也想喝酒解乏,便欣然跨上渔船,与苏轼兄妹对面而坐,喝酒谈天。

苏轼问过二位尊姓大名之后,便端起酒樽,说了声“欢迎二位大诗人光临中国”,与他们同饮而尽。

听说“大诗人”三个字,郑山太郎马上想起了这次出访的唯一目的,便开口问道:“听说贵国有一位大诗人,姓苏名轼,号东坡居士,您可曾听说?”

苏轼呵呵一笑,答道:“有那么一个人,就在这儿。”

大野和郑三太郎一样,光入耳了上半句“有那么一个人”,知道这位普通渔民也知道苏轼名姓,却没有注意下半句“就在这儿”,竟然不知道面前的“渔民”就是他们要拜访的苏轼,便也急忙问道:

“听说苏大诗人小时候就爱读诗歌,过目成诵,开卷一览,终生不忘。是不是?”

“听说他小时候就能挥笔写诗,任你出题,指物写物,指人写人,人家说他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是不是?”

“听说他20岁时候随父亲到了京城,能诗善词,中举及第,一鸣惊天下。是不是?”

“听说他……”

郑三太郎和大野你一个“听说”,我一个“听说”,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一下在中国诗人中首屈一指的苏轼是否名副其实,因而一连问了多少个“是不是”。

苏轼听了这一番颂扬,只是呵呵一笑,说:“此人是会作诗,但,更会作诗的是我们老百姓。”

二位日本诗人所敬仰的是大诗人苏轼,而这位渔民居然说出老百姓作诗比苏大诗人更来劲,当然不信,便想同这位“老百姓”较量较量,于是提议即席对诗。

苏轼表示同意,坐在一旁的苏小妹插进一句:“我也参加!”

“好!以什么为题?”大野问。

“听便!”苏轼答。

郑三太郎低头看看面前的酒樽,抬头望望当空的明月,提出要以“月亮和酒樽”为内容对诗联句,每一句诗都要包括“月”和“樽”。苏轼欣然赞成,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请!”船上对诗,就此开始。

太郎:一轮明月照金樽,

苏轼:酒满金樽月满轮。

大野:明月掉在金樽里,

小妹:端起金樽带月吞!

两位日本诗人听了这两句联诗,简直被惊呆了!对面前的两位普通的“老百姓”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称赞。

“好!好!好极了!”郑三太郎竖起了大拇指。

“妙!妙!妙极了!”大野也竖起了大拇指。

苏小妹为客人进酒,苏轼端起酒樽请大家痛饮一杯。

这时候,洁白的月光洒在鱼船上,洒在渔港里,洒在中国的大地上。两位日本诗人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迷人的渔港月色,诗意正浓。他们近看周围渔船上围桌而坐的渔民,远眺杭州湾里的万家灯火,仿佛看到了中国的老百姓都在月夜对诗,不禁赞叹道:

“都是诗人!都是了不起的诗人啊!”

注:这则民间故事根据官湖中学同事周伯之老师的讲述整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