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用24句话(抒发了对天下寒士的同情)

句子大全 2023-10-25 06:53:01
相关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写于唐肃宗上元2年(761年)秋天。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后,迁移到四川成都,定居于完花草堂(这就是名传后世的杜甫草堂)。这一年,杜甫的草堂为秋风吹破,弄得屋漏床湿,诗人度过了一个难熬的不眠之夜,这首就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并抒发了他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同情,显示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全诗共24句,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风狂屋破的情景。风号,茅飞,诗人之笔如飘风,迅速,猛烈,“怒”、“卷”、“飞“、“挂”、“沉”这几个动词,组成了风狂力猛,屋破茅飞的画面。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群童的公然抢革和诗人的无可奈何。这里用“欺”、“忍”、“公然”、“呼不得”几个词语,将群童的无赖情状和诗人心焦气燥的情景在对比的描写中写得形象而具体。茅屋为秋风所破,又遇上群童故意捣乱,老而无力的诗人只有倚杖叹息。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写屋破雨漏,彻夜难眠的情景和感慨。这一段由风转雨,由昼入夜,屋漏雨打,仍为诗题服务。“布我多年”写诗人一直过着穷困生活,“长夜沾湿”,不但使诗人彻夜无眠,其中还包含着丧乱中无穷的流离颠沛的回忆。

这里,诗人由个人生活处境转入国事,把总括个人生活处境与国家危难作统一描写,由家及因,显示了诗人情感发展的升华。第四段(第四自然段),写诗人的崇高理想与愿望。诗人在“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焦虑之后,没有继续诉自己的苦,而是笔锋一转,抛开个人的困境,把注意力投向整个社会,他希望能有“广夏千万间”,以使“天下寒士”免受风雨之苦,表达了诗人舍己为人,难能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善于小处写来,大处作结,主题鲜明。茅屋为秋风所破,对个人来说可算是大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小事,诗人正是抓住这样一件事来大做文章。他用三段的篇幅写个人的困境,真切动人。然而,却把这三段作为第四段的铺垫,在第四段点明了舍己救世的主题。

全诗逐层展开,步步深入,到最后水到渠成,情不自禁地显露主题。这种写法,真可谓有烘云托月、画龙点晴之妙。其次,这首诗的描写、叙事、抒情、议论都很好。诗的前三段,不仅在叙事上前后有序,生动有味,而且对诗人自己和群童、娇儿的心理、神态刻画也很逼真。第四段重在抒情、议论,但由于用了“广夏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所以一点也不显得抽象、空洞。

另外,这前诗的语言通俗、生动、精炼,极富表现力。它的句式灵活,前三段以七言为主,末段又出现了三个九字句,这对加强诗歌的气势,显示诗歌的重点,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