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面对变局 困局(危局 邓小平用这三句话 高度凝炼了他的破局智慧)

句子大全 2023-10-27 02:12:01
相关推荐

国家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点曲折是在所难免的,前进的路上从来没有规律可循。如果走了弯路也不要紧,加快速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一切都好说。老一辈的领导人,可以说各个都是身怀绝技,因为他们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练,早已经有了一套自己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

从建国以来,国家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主义建设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参照,任何一项政策出台,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知道它究竟好不好。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里,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的变化。

邓小平将这个想法提出了以后,几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大家也没办法想象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如今,40多年过去了,现实已经证明了一切,我们十分庆幸能够生活在“蜜罐”中,而这一切,正是两代人的思想结晶造就的。

昔日,面对变局、困局、危局,邓小平用三句话高度凝练了他得破局智慧。

那个年代,充满着变局与困局

很多人感觉,改革开放无非就是一声令下,由东南沿海直接掀起的一场大活动,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难度,民众的执行能力本就非常强,这些都十分正常。其实,现实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在1978年召开的那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主要议题就是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当年的GDP已经是十年前的一倍多了,可是邓小平也清晰的认识到,关系到民生的东西不能仅仅盯着数字看,更要关注老百姓们的实际生活。

纵观大江南北,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家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想法归想法,想要具体实现,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想法转化为理论,便是第一道困局。

我们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体制最为相近的国家便是苏联,可苏联虽然工业强悍,国家机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冷战而服务的,普通民众的生活其实也比较困难,这并不符合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回望我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让全国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不都需要以物质作为依托吗?如果有现有的理论可以学习,那我们势必会少走一些弯路。

可是转了一圈,找不到合适的例子,隔壁的日本在二战后也是完完全全的百废待兴,这么点人口、这么点资源,估计从此便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可是,到了1978年,缓过神来再次看日本,发现人家的GDP已经是中国的7倍多了,我们的人口、资源、国土都是日本的好几倍,即使人家有美国好哥哥的帮助,这实在也有点窝囊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把目光瞄准了日本,想好好研究一下他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中日那会已经建交了,邓小平为了能让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有理论基础,专门对日本进行了一次访问,这次访问的旅途中,他也专门把目光聚焦到了日本的钢铁厂、电器厂等企业,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现代化。

在经过了一些列的研讨调研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其中第一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将实践定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第一次回答了中国的现代化应该迈向什么样的道路。

理论的问题解决了,不过在没有推进的时候,这些还都停留在上层,想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解放思想,这是第二道困局。

在过去的十年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要有全新的思想其实也比较简单,突出的表现为八个字:结束过去,面向未来。

当时存在着不少的冤假错案亟待解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是给蒙冤的人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要总结好一套经验,吸收历史的教训。这两件事情如果能解决好,困局和变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予以改善。

民众其实对于理论上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想要让大家知道未来的路究竟该迈向何方,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有实际的效果做出来,有例子可以参照,那么接下来改革的路就会好走的多。

所以在1978年的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分田到户,拉开了对内改革的帷幕,通过这些动作,企业的自主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因为,那个时间段绝对是中国最好的机会,我国遇到了难得一见的外部机会,美国和日本等和中国隔阂已久的国家都和中国建立起了外交关系,而且这些国家都愿意支持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在当时,虽然还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可世界的大主题已经是和平与发展了,邓小平也在先后走访了美日两国,为外交方向和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改革开放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那么“改革”容易,“开放”从何而来。

有了好的外部环境,有了邓小平对于困局的把握,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大转变。

我们应该不断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并且坚持从实际出发,这是这么多年来的建设道路中形成的共识,这种共识,即使放在物质水平已经相当丰富的今天,仍然具有充分的指导意义。

困局和危局很多,想要充分应对需要下足了功夫。

教科书中理解的改革开放,可能都是一切按部就班,是经过了很久思量的万全之策。然而实际上呢?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其实都是说的比较好听了。过河,河流的水究竟有多深,甚至连石头在哪,我们都完全不清楚。

我们现在都知道温州人脑子聪明,擅长做生意,可是在改革开放最初的那些年,就出过问题。当年温州的私营经济比较集中,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不少地方出现了“集资”的现象,1986年的时候,随着资金的断裂,温州陷入了空前的混乱,这其实就是一种庞氏骗局。

从向“市场”迈进以后,关于如何实现自由市场和政府管制之间的权衡,就成为了大家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相关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摸着石头过河,是条路子,但我们其实早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要有试错的资本。

然而,当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后,我们进入了现代化的新时期和新阶段,如今被极大提升的生产力已经证明了当初的决断是正确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邓小平这位伟大的舵手。

邓小平的破局智慧,决胜千里

想要解放思想,最根本的是广大程度,而在一开始,最关键的点还是在领导干部身上。

邓小平在此时的破局智慧,体现在了“抓住决定性环节”上,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历史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总是会习惯性的往后推移,邓小平认为,只要思想上不能解放,什么事都不敢去想也不敢去干,那未来只会越来越难。

所以从1977年开始,他从中央党校讲话开始,一路讲到了考察的沿线,鼓励大家解放思想,要以发展生产力为重点,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更是直接提出了“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要100年不动摇”。

改革开放推进的过程中,最初的时候是很困难的,工作也经常推进不下去,这个时候要怎么推着人们走呢?邓小平早就想好了答案,那便是现实。

比如某些村子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到底好不好,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用事实说话,出现了新事物,大家采取观望的态度非常正常,政策要想推进,就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需要时间的磨合,也可以让大家去等待。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也在这时如火如荼的推进着,此时邓小平概括了三句话,分别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做好自己的事。”

国际上的事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但是我们把主要的目光放在国内的改革上,才能从容的应对国际上的各种变化,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的腰板变得更硬了,才能更好的参与进国际事务当中,做到以不变应对万变。

困局和危局出现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统筹兼顾”,这是邓小平非常具有智慧性的一则提议。

因为我党治理的是一个超级大国,拥有十几亿的人口需要养活,现在想要大家慢慢过上好日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同样需要预测好未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的方向去考虑才行。

在某个时间段,因为改革开发渐渐有了贫富差距,滋生了不少犯罪活动,这个时候邓小平更是提出了“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另一手要严厉的打击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为改革开放养成良好的环境。

正是有了邓小平破局智慧的指导,改革开放的推进才会如此的顺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