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印象历史:《论语》中的餐桌文化

句子大全 2023-10-27 07:57:01
相关推荐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我看来,这句来自于狄更斯《双城记》的话同样适用于春秋战国时期时期,那时局势动荡却又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交相碰撞,从而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论语》中的教育理念、待人之道、为人处世以及孝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而我这里更想谈的是《论语》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应分为饮食习惯或观念以及饮食礼仪。

这与我们一直觉得《论语》中的重点为教育及为人处世不同,细细观察可知其实论语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观点。也是在乡党第十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这么一段话,对食物提出了各种的要求,指明哪种应食或不因食。可见孔子要求食物精致、主张饮食卫生并且食少且精的饮食观念。这足见孔子的养生之道。当今社会也是如此,虽说不是时刻要求食物精致,但也不是随意就餐。卫生健康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今天社会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便有如此的观念,确实令人敬佩。又或者说我们今天的这些思想其实多多少少都是被《论语》影响着的,这种观念传承至今,再加上现代我们一些新的认识,便成了我们现代人的饮食观。

饮食礼仪部分在《乡党第十篇》里很频繁说完饮食观,接下来就是餐桌礼仪了。当然,我这里指的饮食礼仪不单指就餐时的礼仪,也包括就餐前后的一些待人做事的礼仪。《论语》其中一个核心词就是莫过于“礼”,儒家向来倡导礼,孔子是儒家礼仪的规范者与实践者,在饮食上必当也恪守礼仪。从小到大父母总会教育我们吃饭的礼仪,其中必会说及的便是“食不言,寝不语”,这句话多年来也影响着我们。这句话原型应该是《论语》乡党第十中的“食不语,寝不言”,就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这个就很能体现餐桌上的一种礼仪,如我们今天也认为在餐桌上吃饭时发出声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一样。

广州印象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能为品牌主利用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推广上的优势,让品牌信息迅速覆盖更多目标用户,进一步加深用户对品牌的了解,并调动其参与品牌活动的积极性,最终提升销量转化的新媒体公司,为企业品牌构建更有影响力的品牌。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说的是: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这足以看出孔子遵循餐桌礼仪,一丝不苟。也是在这一章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即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这虽与就餐关系不大,可是也是餐桌礼仪的一种体现。就餐前后都应以老年人优先,让他们先行就坐或者是先行离场再紧随其后,于今天亦是如此。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这里体现了孔子对祖先以及国君的尊敬,与国君一起进食时先尝一尝,更是体现了孔子对礼的遵循。也许会觉得先吃不应是个不礼貌的行为吗?你又错了。为了确保安全,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虽说与我们今天的习惯不大相同,但于那个时代确是礼的体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饮食礼仪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的一些改变。

除了《乡党第十篇》,在《述而第七篇》中也能看到孔子对餐桌礼仪的遵守。“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为何?虽说不能滴水不进,但也不能正常饮食,只顾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顾他人逝去情人的痛苦,实非君子所为。这里体现的餐桌礼仪便是要我们进食要区分场合,如今我们也很重视,甚至今天我们也很难去把握不同的场合就餐的那个度,在这方面我们更要向孔子学习了。

学习《论语》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期待自己下次对论语不一样的了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