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19年家书教子(这位兵妈妈最常说的是这句话)

句子大全 2023-10-28 07:03:02
相关推荐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仇成梁、郝欣欣、杨旭栋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五峰镇东南段村有个农家妇女叫张金荣,19年前,她把唯一的儿子送到部队,只有初中毕业的她开始了家书教子的历程。

19年,从儿子入营第一封家书的反复叮嘱,到听说儿子获得第一个嘉奖的喜极而泣;从儿子训练辛苦的心疼掉泪,到儿子立功后再接再厉的提醒;从儿子遇到挫折时的加油鼓劲,到不远千里照看孙儿的义无反顾。

19年,她高兴着儿子的高兴,担忧着儿子的担忧,欣喜着儿子的欣喜,她的每一天都和儿子紧紧连在一起。

19年,她每天晚上都要拿出那支用了多年的钢笔,在纸上与儿子对话。10多万字的亲情家书、20多万字的教子日记,字字含真情,句句带希望。

19年,不知不觉间,皱纹爬上脸庞,黑发根根脱落,她依然坚持着,坚持着,她说儿子是她的全部,儿子是她的希望——

她的儿子——陆军第80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装甲技师宋维顺,不负母亲嘱托,扎根军营,奋力拼搏,从初入军营的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坦克技师、高级士官,多次被评为“军事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练员”“优秀士官”, 四次带出“先进班”、三次带出“先进排”,并荣立二等功一次。

母亲抚摸儿子的军功章,翻过来看,掉过去看。

家书教子,19载天高地厚慈母情!

○特约记者 仇成梁 通讯员 郝欣欣 杨旭栋

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讲述这位母亲的故事,我不知道怎样讲述才能不负主人公19年的坚持,我不知道你听了会不会想起令你心潮起伏的往事,以及往事中让你热泪滚滚的身影?

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曾知道,当母亲把你送出家门的时候,久久伫立在门口的遥望和迟迟不肯收回的目光;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曾知道,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熬干多少灯火,又在辗转难眠中迎来多少黎明?

前不久,我到陆军第80集团军某勤务支援旅采访,旅领导向我讲述了装甲技师宋维顺母亲张金荣百封家书教子的感人故事。

宋维顺是旅里的装甲技师、三级军士长。19年的军旅路上,母亲张金荣一直用家书嘱托他、鼓励他。说起自己的母亲,宋维顺眼里闪着泪光——

1999年12月14日,穿上军装的我在家中院子里与爸妈合影。

我是1999年12月14日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五峰镇东南段村入伍的,离家那天,不爱说话的母亲一直忙着帮我收拾这、收拾那,还为我做了我从小喜欢吃的糖饼,用塑料袋装着塞进包里。出门时,母亲攥着我的手不松开,对我说:胖儿(我小名),你是我们家第一个军人,到部队好好干!

我听了,抿抿嘴,使劲点头。

出门时,母亲在身后大声喊:胖儿,记住了,到部队好好干!我回头时,母亲已是泪流满面。

这是我当新兵班长时,与所带的新兵合影。

到部队不久,班长让我们给家里写信。我把对部队生活的不适应一古脑地在信里说了。

一周后,母亲来信了,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体,我像受了委屈一般,眼泪止不住。母亲在信里叮嘱我要坚持住,要有吃苦的精神,争做合格军人。

我边看信边哭,哭地很厉害,把班长和班里战友都吓了一跳,以为我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班长对我说,维顺啊,你看你妈说地多好,你不要辜负妈妈的希望!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给我写第一封信的时间:1999年12月30日。那封信是母亲步行10多里路到镇上寄的。母亲在信中这样写道“顺儿,你离家已半个月了,今天盼来了你的来信,全大家人好高兴。希望儿在集训期间一定要坚持住,要有能吃苦的精神……一定要听领导的话,领导和战友就是你的亲人。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军人。”

我一遍遍读母亲的信,读一遍,哭一遍。

我被评为军事训练标兵时的留影。

刚到部队时,我单杠上不去,5000米跑到一半就掉队。为了不让母亲失望,我发誓要好好练,我找到班长说,班长,给我开小灶吧。课余时间,我腿上绑沙袋练习跑步;周末,我在单杠上吊着练习器械;别人休息了,我在操场来来回回走鸭子步。练战术,我的胳膊磨出了血,迷彩服粘在肘部脱都脱不下来。

新兵连三个月里,母亲给我写了5封信。每封信都给我鼓气:“顺儿,好男儿要志在四方,闯就闯出个好模样,你要做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刻苦锻炼好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有辛勤的付出,就有更大的收获。家里一切都好,我儿不要挂念,在部队好好干!”

新兵连结束时,我5000米跑了全连第一,战术考核获得第二名。

母亲为我写了19年的书信和日记。

我哪里知道,母亲封封家书报平安的背后,是她一次次强忍的泪。

一天周末,我打家里固定电话,问家里好吗?母亲在那头说“挺好的”。我哪知道,母亲接电话时,刚遇车祸的父亲正躺在电话机旁边的床上打点滴。母亲后来说,那次父亲骑自行车去县城干活,回家路上,被摩托车撞成了重伤,本来在医院住着的,因为家里牲口要喂,田地要打理,只能提前出院,回家打点滴。当时,奶奶也劝母亲说,胖子爸出车祸不是小事,告诉胖子吧。母亲不同意,说对胖子说了能咋地?军人能说回来就回来吗?告诉他了还让他担心。

父亲在床上躺了几个月,母亲床前床后的照料。母亲身体瘦小,父亲块头大。一次,母亲想背父亲到门边晒晒太阳,哪知道,刚一起来,由于重心不稳,一个趔趄,俩人都摔倒在地上,母亲的眼角也被桌角磕破了。父亲说,要是胖儿在就好了。父亲随口的一句话,让母亲的眼泪一下子下来了。她对父亲说:他爸,既然送孩子当兵了,就不要让他分心……

我休假时,母亲和我说起父亲出车祸的事,我埋怨她没早告诉我,母亲说“儿啊,告诉你能怎样,你能回来吗?当兵,就要干好当兵的事。再难,家里有妈撑着!”

19年来,母亲为我写下10多万字家书。

新兵连结束时,我得了连嘉奖,这是我入伍后的第一个奖励。我告诉母亲时,母亲高兴地掉泪。信中写道:“顺儿:听说你得了嘉奖,我和你爸都高兴得不得了,你爷爷奶奶也来了,一大家人庆祝。我做了六个菜,还把家里养了几年的那只公鸡杀了,你爸喝多了,一个劲说我儿得奖了!我儿得奖了!”

没想到自己得个嘉奖,母亲那么高兴!一家人那么高兴。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之后我随部队外出驻训,由于训练紧没给家里写信,母亲急了:“顺儿,爸妈有3个多月没收到你信了,不知儿工作情况怎么样,是苦、是累、是忙,爸妈很是惦念。爸妈相信胖儿子干什么都能干好的……”

这些年来,母亲每封信都是千叮咛、万嘱托。2000年5月,我把去教导队的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在信中叮嘱我:“顺儿:你要记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要学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把自己各方面锻炼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队领导和老连队的人,回去时让领导和战友觉得没有送错人。”

从教导队回来后,连队安排我当通讯员。母亲得知后,又是写信叮嘱:“虚心的人万事能成,自满的人十事九空。做事情必须付出艰苦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你一定要加倍地努力学习,在军营这所大学校好好磨练自己,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儿啊,家里挺好的,不要挂念,在部队好好干!”

19年,母亲写下近20万字的教子日记和厚厚的书信底稿。

封封家书报平安,家里真的平安吗?我休假回去才知道,母亲一声声“平安”背后的一次次谎言。

我家有12亩地,平时都是父母操持。2003年秋天,家里收苞米,父亲赶驴车,母亲坐在两个车把中间位置,路过一个坡时,对面来了辆拖拉机,毛驴受到惊吓跳了起来,把坐在车把间的母亲颠簸下来。受伤的母亲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我给家里打电话,父亲想对我说这事,被母亲拦住了,母亲说,胖子爸,摔就摔了,说啥?你说了,胖儿不担心吗?

东北冬天冷,每年都要烧炕,烧炕需要很多秸秆。秋收以后,父母就会赶驴车去田里拉秸秆。父亲身体不好,母亲身材不高,搬运秸秆都很吃力。驴车停下后,父亲在车下抱着秸秆一捆捆往上举送,母亲就跪在车上一捆捆地接,别人在车上能摞五、六层秸秆,父亲和母亲只能摞三层。有时,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坐到田边歇息。路过的人见了说,怎不叫儿子休假回来帮帮呀!母亲说,儿子当兵,怎么能说休假就休假呢,我老俩口慢慢干吧。12亩地的秸秆,有劳力的人家一两天就运完了,父母常常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19年来,母亲一直用着这支钢笔与我对话。

平时,家里很多事放在有壮劳力的人家里算是小事,但对多病的父亲和瘦弱的母亲来说,每一件都很艰难。

2008年春天,东北风刮得厉害,把家里老屋的房顶刮开了。房顶是秸秆和土泥结构,一刮大风,房顶就开,必须用塑料纸压住,上面再用油毡纸覆盖。父亲身体不好,在下面扶着梯子,瘦弱的母亲在风中顺着梯子颤悠悠爬上房顶,吃力地用砖头压塑料纸,由于风大,压这边,那边被吹开,压那边,这边又起来。母亲边压边哭,折腾了大半天也没压住,后来还是亲戚路过帮忙,才压住房顶。

家里的这些难处,母亲从来不在信里说。有次休假回家聊起来,母亲对我说“儿啊,家里再难,有妈扛着,你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我每次休假回家,都是母亲最开心的日子。记得第一次休假时,我在县城打个三轮车到家门口时,母亲见到我以为是做梦,抱住我左看右看。我归队的那天,母亲追着车子跑了很远。

母亲在日记本上一笔一划地记着我每次休假和归队时间:“第一次休假时是2年零6个月24天,时间是2002年7月6日,归队时间是7月27日;第二次是2004年3月7日,归队时间是4月2日……”有一次,母亲翻着日记本对我说,胖儿,你当兵19年,探家16次,在家过过两个春节……我听了鼻子一酸。

记得刚到部队的那年春节,母亲怕我想家,信里安慰我:“顺儿,自古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儿担负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重任,不能和家人团聚,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团聚,妈为你感到高兴和自豪。既然你选择了当兵,就要走好这条路,做一名合格的军人。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的父老。”

在母亲的嘱托与叮咛里,我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春节刚过,母亲又给我写了一封3000字的信,母亲写到:“顺儿,春节晚会妈看了,歌里唱到‘好男儿闯就闯出个名堂,好男儿干就干出个模样,好男儿咱要对起爹和娘,好男儿咱要为国成栋梁。’希望我儿像歌里说的,做一名有志好男儿,为家乡父老争光,对得起培养你成长的领导和生你养你的家乡土地。”

当兵这些年,我的每一步里,都有母亲的牵挂。2001年2月21日,母亲来信:“顺儿,通过这一年的军营生活,我儿确实长大了。儿啊,从事任何事业,开始时都是艰苦的。每做一件事情,都像水泥匠一样,把砖一块块砌起来。只要你出息了,爸妈在家累点也值啊。”

2017年11月30日,我在部队组织的“不忘初心,矢志强军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发言。

当兵第一年,我没评上“优秀士兵”,心里很难过,在信里说了这事。母亲接到信后,担心我想不开,在信中开导我:“没有评为‘优秀士兵"我儿挺难过的,爸妈能理解我儿心情。不要有过多顾虑,不要有思想负担,过去的一年就要它过去吧,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望儿不负众望和嘱托,努力拼搏进取。”

2001年4月,我到战斗班当副班长。母亲来信叮嘱我:“你当副班长,是部队领导对你的信任和考验。你要和班长多请教,做好你的本职工作。”

年底,我以民主评议最高票转了士官。留下后,母亲很高兴,来信叮嘱我:“顺儿,你转士官,这是新起点,你要继续努力,不要骄傲,前方的路还很长……”

第三年底,我被抽去带新兵。母亲在信中嘱托我:“新战友和我儿刚到部队一样,难免想家,有什么事多开导他们,多帮助和照顾好他们,要给他们做一个好榜样,对得起培养你的领导和关心你的人。”

新训结束时,我带的新兵班被评为“新训先进班”,自己也被评为“优秀新训班长”。

2004年初,我入了党,成了家族里第一个党员。母亲接到信后,一路小跑到爷爷奶奶家报喜。爷爷说,胖子是家里第一个党员,争气了!过了些日子,母亲来信提醒我:“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是党员了,不要说错话,多干事,干好事,为家里人争光!”

2010年年底,我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集团军评为“优秀士官标兵”,荣立二等功。消息传到家里,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休假回家,母亲捧着我的军功章翻过来看,掉过去看。

2015年是我军旅生涯的关节点,四期士官服役期满,走还是留,我有些犹豫,一个老领导劝我转业,说现在回去正好。我写信征求母亲意见。母亲在信中说“顺儿,你长大了,有些意见要自己拿,你想想,自己还热不热爱部队,还喜不喜欢军装?路怎样走,你自己选择,妈就一句,不管你怎样决定,妈都支持你!”

我对部队有感情,也热爱自己的岗位,母亲的话坚定了我的决心。晋升高级士官条件严格,必须达到7个硬性条件,我瞄准目标,一项项努力。年底,集团军晋升了9个高级士官,我是其中之一。

我和家人在一起。

2009年12月,老连长给我介绍对象,对象叫梁苗苗,人很善良,通情达理,对父母也好,不久我们结婚了。2014年1月,孩子军军出生,为了让我安心工作,父母从东北老家过来帮着照看孩子。

母亲教我孩子认字。

由于自己很少回家,和孩子见面没几次。一次,我休假回去,推开门时,儿子见到我,吓得哇哇大哭,直往他奶奶身后躲。母亲对孙子说“不怕,孩子,那是你爸,那是你爸啊!”母亲说,我走后,孩子问奶奶我去了哪里,母亲对他说,你爸爸有两个家,这个是小家,还有一个大“家”,你爸爸去大“家”了。

现在,孩子知道爸爸是当兵的了,出去玩,别人问他,你爸爸在哪?孩子说,我爸爸在大“家”,接着就给人家敬礼。母亲告诉我,每次孩子看电视,只要一看到穿军装的,就指着电视喊:爸爸、爸爸!

母亲记录下我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19年来,母亲一封封信地开导我、鼓励我,她写的每一封信都留有底稿。母亲说她想我了,就翻看她给我写的信,翻看我给她的回信。母亲经常在日记里写下她和儿子的心里话。这些年来,母亲写了上百封信,记了厚厚的5本日记。

来给我带孩子后,母亲每天晚上还坚持写日记,她把孩子是哭了,是闹了,还是笑了,都记了下来。一次,母亲小声对我说:“你常年不在家,不在孩子身边,看不到孩子怎么成长。我记下来,是想让你以后看看,你不在身边时,孩子是怎样长大的,你看了,也就没遗憾了。”

去年11月2日,很长时间没给我写信的母亲,又给我写了一封长信。母亲在信里说:“顺儿,你当兵18年了,18年来的点点滴滴,妈都给你记着。妈看新闻了,军人会越来越好,你走到今天不容易,要珍惜身上的军装,在部队好好干,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对你的培养和帮助。儿子,千万不能骄傲啊……”

母亲啊,多少遥望,多少期待都在您的挥手间、您的目光里。

母亲,我有什么值得骄傲啊!如果有,就是您——我的母亲!儿子永远记着穿上军装离家时,您那句“到部队好好干”的含泪叮嘱;儿子永远记着我不适应军营生活时,您那句“儿子,你要坚持住”的反复提醒;儿子永远记着听到我入党消息后,您一路小跑地奔走相告;儿子永远记着抚摸军功章时,您眼里的泪花;儿子永远记着19年里,您封封家书对儿的叮咛嘱托!

母亲,儿子拿什么回报您一天天渐渐佝偻的身影?儿子拿什么回报您灯光下一根根脱落的头发!儿子拿什么回报您一次次“平安谎言”背后的泪水?

母亲,今生今世,儿子拿什么回报您天高地厚养育情?

母亲,儿子感谢您!

【宋维顺成长小记】

1999年:参军入伍;2000年:全优新兵、优秀学兵;2001年:优秀士兵;2005至2006年:优秀班长、所带班两次被评为先进班;2010年:荣立二等功;2012年至2015年:代理排长,所带排三次被评为先进排;2015年:晋升高级士官;2016年:带领战地抢修队参加朱日和演习,圆满完成任务;2017年:被任命为连队分队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