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孙权劝学》一文居然深藏着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句子大全 2023-10-28 07:37:01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之所以如此辉煌,也许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文字系统,记录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未间断过。而在这历史长河中,可取的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现代教科书中收录了一篇古代文章《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里居然深藏着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文本解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一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但这个题目却非常的绝妙。孙权所劝的不仅仅是要吕蒙好好学习,更劝的是广大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开卷有益。而其实孙权劝学是有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孙权劝吕蒙要学习,吕蒙最后听话学习了,让鲁肃刮目相看。这也是教材里让学生领悟的中心思想,具有满满的正能量。但事实上,细细一想,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其一,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个不好学之人吗?其二,吕蒙又不傻,为何先要推辞,非得孙权吐露心声才肯就学呢?其三,鲁肃才能远在吕蒙之上,怎么会对吕蒙刮目相看并去看望他家人呢?

背后的故事

吕蒙出身贫寒,靠依附姐夫邓当度日。邓当是孙策部下,能征善战。吕蒙从小才智过人,机智勇敢,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姐夫邓当去作战,后被邓当发现严厉呵斥。可是吕蒙不听,依旧偷偷跟随,邓当就将此事告诉吕母。吕母很生气要处罚他,吕蒙说:“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可见,少年的吕蒙就胆略过人,此后被一校尉看中,推荐给孙策,在孙策手下当差。

吕蒙家境一般,没有靠山,从大头兵做起,聪明机智,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孙权为何还劝他多学习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张昭。吕蒙官至别部司马就是得张昭的提拔推荐,因此可以说吕蒙是张昭的人。

张昭在东吴位极人臣,是孙策临终的“托孤大臣”,托到什么程度:“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与后来刘备托孤诸葛亮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同一个意思。可见张昭就如蜀汉之诸葛亮。然而这个张昭,却没有诸葛亮那般良好的政治风骨,也没摆正自己的位置。史书记载,他耿言直谏,常常指责孙权,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把孙权放眼里。

之所以要提张昭,是因为这段故事是发生在赤壁之战后。而张昭是赤壁之战的极力反战,主张求和的投降派。孙权、鲁肃等人还是在重重阻挠下打赢了赤壁之战,这正是乘胜而归的孙权打压张昭势力的绝好时机!怎么打压呢,当然是提拔嫡系人马,把张昭的人顶下去,所以才有了这篇提拔部将的文章。孙权曾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如果不是周瑜数次力保,都当不上皇帝,可见孙权在东吴的政治权力是深受张昭打压的!

孙权其实是在暗示吕蒙,如今我们大胜而归,打了张昭的脸,你我都不用装傻充愣,装孙子了。据史书记载,赤壁之战后,张昭失势。孙权是想告诉吕蒙:“今后江东就是我孙权说了算,你们跟我是跟对了人。”

如果一个高层领导对你很满意,有突然让你多学一些新的东西,那就是在暗示你:我要准备升你的职,重用你了。吕蒙是何等机智的人物,他岂能不明白呢。可是吕蒙害怕孙权猜忌啊,毕竟自己是张昭提拔的,历史不清白。他当然知道孙权和张昭这两位大人物是惹不起,只好夹着尾巴做人。因此他以军中事多为由来推辞!

如果高层领导变动之际,领导找你谈话,而且还拿自己做例子,那就是没把你当外人,是需要你表忠心的时候了。吕蒙这时候才听出,孙权并不介意自己那点历史问题,所以才答应。

再来说鲁肃,历史上他也是深受张昭的打压,官职都丢了。幸亏有孙权力保,才恢复官职,鲁肃自然对孙权忠心耿耿。主公对部下赏识有加,想要重要,鲁肃自然会去勉励一番了。

一个能力比你强,职位比你高的人,却对你赞许有加,刮目相看,那就是在勉励你。所以吕蒙才愿意和鲁肃结交为好友,还带他去家中。

如果上级领导去看望慰问你的家人,那就是把你当成兄弟,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这就是鲁肃为促成吕蒙对孙权尽忠的目的,当然目的远不止于此。最重要的是以领导的名义去吕蒙家中考察,这种考察是带有威慑性质的。好让吕蒙感恩戴德之余,还要心存畏惧,自己家里的情况上级了如指掌,如何还敢有异心?

此后,吕蒙得到孙权重用,还击败蜀汉名将关羽,官至太守,并封疆封侯。

文化内核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是出自帝王教科书的《资治通鉴》,那么《资治通鉴》是谁写的呢,可以作为真实的历史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有刘恕、刘攽、范祖禹参与协修,成书以后又有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一批文学巨匠奉命重行校定。所以它是一部可以和《史记》媲美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但里面有大量历史总结和作者观点,因此它并不是正史。

司马光可是北宋时人,他怎么可能知道三国时期这些细小的事情呢?显然中国古代政治斗争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并不只局限于三国时期。也许是三国时期表现得更加的突出,但其实这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在任何时期都能见得到,即便是现代社会,我们仍然继承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一篇短短一百多字的文章居然深藏着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只怕也只有中文能够做到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