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得饶人处且饶人”只是下半句(上半句比此句霸气太多了)

句子大全 2023-10-30 03:51:01
相关推荐

很多事情,老师都教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对待。这样的方式有好有坏,在习俗方面,去除陋习传承优良传统,这自然是有利的。

但是在诗词鉴赏方面也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那就“得不偿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每一首诗词当中,都有红花绿叶,相辅相成,这才成就了一首绝妙的古诗。而我们去其“糟粕”,实际上就是把这绿叶给剔除了。如此一来,又怎能展现出红花的姿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红花绿叶相辅相成

正是因为我们对待古诗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导致我们一篇诗文很难连接上来。换个意思就是说我们通常只记住了千古名句,而疏忽了其他的诗句。

举个例子,“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很多人都知晓的千古名句,非常的高雅。然而,我们却不知道这一句是由何人所作,上一句是什么。可见,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我们带来的遗憾。

“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是由苏轼所作,出自《和董事传留别》,它的上一句乃是“粗缯大布裹生涯”。粗布为衣,可见其生活贫苦。这样的境地依然能腹有诗书,这才是最为极致的高雅。

图片:粗布为衣剧照

另外,还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一句也是千古名句,但很多人听说过,却也不知道这一句出自何人之手。这已经成为了常态。

其实,这一句是由杜甫所作,出于《曲江二首》之中。“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上一句是“酒债寻常行处有”。如果没有这一句的铺垫,我们只能感受到杜甫的豁达。

而加上了这一句,身处贫困依然心胸豁达,境界也立马上升了一个高度。今天,再给大家带来一句非常有名的句子。相信大家同样也不知其出处以及上一句是什么。这句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图片:杜甫漫画

在生活中,但凡两个人闹了矛盾,和解者便会说出这句来化解两人的矛盾。所以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意思便是我们做事情要留有一丝余地,不要做得太绝。

看起来,这句话是劝诫之言,属于醒世良言。其实,这一句本是带着“气势”的,不信的话,各位且看它的上一句,就知道这句话到底有多狂妄霸道了。在宋代史学家姚宽所作的《西溪丛语》中就有记录: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图片:和解者说出“得饶人处且饶人”化解矛盾剧照

这首诗词乃是一位道人所作,他苦心专研棋技,精通下棋之道。因此,每逢道人与他人下棋之时,都会先让人家一招。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位道人非常神秘,连姓名都没能传下。

道人去世之后,村子里的人曾为他改葬。不料,棺材内仅剩下道人的衣物,此外再无其他。由此可见,这位道人不仅棋艺高深,而且还是个得道高人。而这首诗,也是这位道人的唯一之作。

这首诗中的“烂柯”在古代的意思是下棋,因道人棋艺高绝,无人是其对手。

此诗的第二句“一局曾经几度春”,这并不是说这局棋的时间长久,而是指道人对于下棋的领悟:这小小棋盘,运用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棋艺和谋略,还能衡量出一个人的心胸以及度量。

有些人下棋之时总是过于考虑谋划,而疏忽了棋艺的真正内涵,所以在与高人对决时很难赢得了棋局。

图片:道人下棋剧照

随后,道人又从棋艺谈到了“人事”上面。“自出洞来无敌手”,短短七字,却将一股霸气完全展现了出来。“无敌手”这是多么的狂妄,然而,下一句却话锋一转,讲述了道人所悟出的道理。

“得饶人从且饶人”,这里的“饶人”并不是因为怯懦,更不是源于恐惧,而是要讲究君子道德,君子风范。这样的道理却以如此“通俗易懂”的字句表现出来,才能真正让我们听进心理去。

例如,像“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劝诫之语,这就属于官方的劝诫之言。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不走心”的劝诫,往往能流传,但影响力远不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图片:宽以待人剧照

这句话虽是俗语,也是至理名言,自然会被很多文人引用。例如,曹雪芹在编写《红楼梦》的时候就曾引用过。不过,这句话传到了今天,我们都不知道上一句了。

但是有传出了一个新版本,“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很连贯,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导致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原有的搭配了。

其实,导致这样名句与上文断裂的原因,还是得归咎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鉴赏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红楼梦

下面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对于这句“贫贱夫妻百事哀”相信很多人都听闻过。通过字面意思上来看的话,很容易理解成因为生活平困,所以夫妻事事皆悲凉。

其实,这么理解的不对的,因为我们没有结合上一句的语境来理解。它的上一句为“诚知此恨人人有”,此恨指的是“离别之恨”。

这两句是由大诗人元稹所作,他的原意是指:“离恨人人都会有,我们这对贫困夫妻一路相濡以沫,到离别时悲痛更增添万分”。

所以说,这里并不是指因贫困而“百事哀”。

图片:贫贱夫妻剧照

从小学到高中,相信大家都有过被古诗词的经历吧。有时候,诗篇很长,而老师就不会要求我们全部都背诵下来,只是勾画出世人认为的“名句”进行背诵。当然,考试的时候往往考的也是这些“千古名句”。

这样的做法,导致我们只记住了这有名的诗句,而上一句或者是下一句,就没什么印象或者是完全记不得了。当然,也许有些人赞同这样的鉴赏方式,“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千古名句记得多,也挺好。

其实,若只能背诵,而不理解其意,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