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陈老师教作文」景物写作的方法

句子大全 2023-10-30 03:55:01
相关推荐

鸟哥自己家有个小朋友。为了帮助小朋友打好基础,写好作文,鸟哥特意花时间整理、记录了一些关于作文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一方面来源于各种资料和书籍,一方面是鸟哥自己多年经验的总结。

这些内容,一来可以自己用,帮助鸟哥家的小朋友提高,二来也希望帮助更多人,对别的小朋友也有所裨益。欢迎关注。

一、写作准备

想要写好作文,需要有以下几个准备:

1、要有写作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去做好一件事。

2、要积累写作素材。

小朋友们生活阅历和见识都相对比较窄,客观的说,不具备条件把文章写的新颖、深刻、生动。因此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唯一的办法,是学习、模仿、积累。打好基础,以后才能在这个地基上独立创作和思考。

3、要重视语言和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从会认字,到会造句,会写通顺的句子,会用恰当的词汇生动准确的写句子,打好基本功,再逐步向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更高的技能上过渡。

二、景物描写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背景

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背景。

叶圣陶的《夜》开头写道:

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

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 模糊”、“ 惨淡”、“ 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通过景物描写暗示黑暗的社会现实。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工作时心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3、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展示了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

《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借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

三、景物描写的关键点

1、抓住特征。春夏秋冬、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皆有各自特点。写景就要抓住典型特点。

《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角度和顺序。

1)、按方位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视,此为空间变换。

《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远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使用巨大的条石和砖筑成的。---这是在长城脚下看。

城墙顶上铺着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枪口,是了望和射击用的。---这是站在城墙上面看。

2)、按时间发展顺序描写,此为时间变换。

《呼兰河传》: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

3)、按整体和局部关系写。

《林海》: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小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山岭,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接着再以落叶松为重点写树,以小树间的野花为重点写林海的美丽。

3、要有情感。写景的进阶,要融入感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句子,就不仅仅是景物的描写,更融入了心境和情感。

4、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

1)、化动为静。以静写动。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化静为动。以动写静。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3)、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4)、以动衬静。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贾岛《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

5、定点和移步。写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荷塘月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路的一旁---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只在小路一旁---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颐和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6、描绘色彩

《呼兰河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7、描绘声音

《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8、景物描写对比

1)、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文章中出现了两次明显的横向比较。第一处:“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盛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通过三处船的比较突出“秦淮河的船能引乘客的情韵”来;第二处:“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此处把南京、杭州、秦淮河比较,突出秦淮河的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使人“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还“感到了一缕新凉了”。通过横向比较,空间上的延伸,获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向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美学特征浅议[J]:《阅读与写作》 ,2006年第7期:18-19页,共2页)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与俞平伯,对水的写法比较:

朱自清: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俞平伯: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薰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密匝匝3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