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化 是共同的精神价值和行为习惯(它最终会成为一种群体本能)

句子大全 2023-10-31 05:56:01
相关推荐

如果到大街上问一般市民,什么是文化,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文化,不就是学历吗?不就是古代诗文吗?不就是非物质遗产么?不就是历史故事吗?

跨国婚姻的离异,常常有一个共同理由:文化差异。但是如果仔细一问,学历相同的男女双方,都不是因为背不出几首古诗,看不懂一件古董,不知道一个历史故事而分手的。那么,决定婚姻存废的“文化差异”到底是什么呢?

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按照科学思维,世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定义。定义能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各种事物的本性,并把它们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然而,想要给出文化的定义,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课》中说,他理解美国学者洛厄尔(A. Lawrence Lowell,1856—1943)的感受:为文化下定义,“就像用手去抓空气,你抓不到,但它又无处不在”。

自从英国学者泰勒开了个头之后,陆陆续续冒出来两百多个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庞杂纷繁。不同的学科关于文化的解释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重点,可谓各有各的道理。

其实冒出来的总数还要大得多,只是这两百多个比较像样,因而被留下来了。

现代的中国学者们也给文化下了很多定义,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只介绍一下它们的汇总状态,那就是我们的大型辞书《辞海》为文化下的定义。这个定义很长: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 的知识和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 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

这个定义大家读来有什么印象呢?如果考试要考,是不是头冒冷汗?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课》中对这一段定义的评价是:我数了一下,总共有二百一十五个汉字,又用了二十五个标点符号。我不知道大家听了,有什么印象。

我的印象是:好像每句都对,但加在一起后,我更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当然,也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东西不是文化了。

似乎什么都说了,却又什么都没有说,而且所有的句子都是那么空洞、重复、缠绕,丝毫找不到明快的判断,更找不到文字的吸引力。

于是乎余秋雨先生自然给出了他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余秋雨进一步诠释到:这个定义里面有三个关键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在时间顺序上,是生活方式在前,精神价值在后。文化定义的精华,是“集体人格”这个概念,它使文化找到了终极归结点,那就是人。

从根源上说,我们遥远的祖先不管是择水而居还是狩猎为生,最开始都只是为了生活。当生活稳定成习惯,也就变成了生活方式,而“方式”就是文化。

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会逐渐处置自己与天地的关系、与家族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那就出现了精神价值。当精神价值一出现,文化就有了主心骨。

历史发展到今天,什么是中国文化,答案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例如,儒家伦理、诗词歌赋主要属于精神价值;八大菜系、中医中药主要属于生活方式。

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一定会结晶出一个东西来。这个东西,就是集体人格。

布衣公子该如何评价这个定义呢?比起公子所读到的所有的文化定义来说,这个定义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其一、它抽离出了社会物质财富部分,类似于《辞海》中的狭义文化定义,但比其精练很多。由此,避免了文化内容无所不包。比如,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筷子并不是文化,而是一种餐具,但筷子本身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用筷子更是整个中华文化圈的文化习惯。

其二,该定义不仅聚焦了精神价值,还关注到了生活方式。比起《辞海》中的狭义文化定义,它更接地气,上达精神高度,下入衣食住行。

难道这个定义就如此完美吗?公子斗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个定义前面说的很好,但后面人格这二字值得商榷。为什么呢?虽然余秋雨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这个观点中获得灵感,直接借鉴其“人格”二字。但这二字却不够通俗,仍需进一步的解释。

比如,余秋雨进一步给出了人格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集体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默契不必订立,而是深入到潜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本能。

而在这个解释中,“行为规范”与其文化定义前面的“生活方式”存在意义上的重叠,但后面“本能”二字却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文化的特点,结合定义中的“集体”二字,类似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

定义前面部分也可以进一步优化,精神价值本就是一种长久的生活沉淀,无需再加上“习惯”二字,而生活方式前面加上“习惯”二字则是必须的,习惯的生活方式才是一种文化,比如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

但“习惯的生活方式”这种描述,何不一步到位直接称之为“生活习惯”呢?当然,公子理解这里面“生活”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包含人们生存在世的一切行为。然而,多数人理解的“生活”是其狭义的概念,指个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并不包括劳动范畴,因此,在语言习惯上,生活与工作经常作为对立的概念并列放在一起。

因此,公子认为,将“生活习惯”改为“行为习惯”,似乎其含义更宽泛一些。

另外,公子感觉,“集体”这个词不如改用“群体”更合适。集体(collective)是一般特指有组织、有纪律、有共同目标、有协作关系的一群人的集合体。如班集体、集体企业、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集体活动等。

群体(group)一般泛指进行共同活动的一群人或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它的概念远比集体的意思更宽泛,范围更广,前者如民族群体、社会群体,后者如教师群体、消费者群体等。

基于以上分析,最终,公子心目中的文化定义如下,个人拙见,欢迎拍砖:

文化,是某一群体共同的精神价值和行为习惯,它最终会成为一种群体本能。

比如,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让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异常深厚,只要有土地,总感觉能种点啥,这种习惯不断延续、不断传承,最终,种菜成为了我们的本能,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中国人的种族天赋。

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课》 余秋雨著 2019年8月北京第一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