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唐朝才女的六言绝句古诗 后人可以模仿格式(但无法超越情感)

句子大全 2023-11-01 07:29:01
相关推荐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句活也适用于对唐诗的理解。当我们阅读一首唐诗,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创作背景。因为诗歌的语言和格式往往精炼,常常是基于作者一时的直觉和灵感创作出来的,尽管单纯阅读诗歌也能感觉出某种微妙的哲理或情感。

诗歌就是一个媒介,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我们通过阅读一首唐诗,加上对作者背景的了解,可以一窥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而诗歌也有意犹未尽的特点,作者往往不会把话全部说完,阅读诗歌其实也是一个创作过程,好的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有一首名为《八至》的唐代六言绝句诗,这首诗非常简洁,全诗共计二十四个字,却有八个至字重复,非常绝妙。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诗的作者是唐代女诗人李治,这是她成年之后的作品,当时她已成一名女道士,而后恋上了一位僧人,有感而发。

阅读这首绝句,首先感觉到的是格式之美,形式非常别致。这首诗的语言平白淡雅,然而在平淡之中又能感受到奇绝。这令人联想到作者李治的风采,应该是一位姿容秀美、神情脱俗的美女,同时才情应属一流,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确,她的诗歌位居唐代女诗人之首。

这首小诗很有哲理味道,首句揭示了万物都有东西两个方向,至远和至近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次句描绘溪水的深浅,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矛盾统一;第三句揭示的道理最为浅显,说的是登高望远的道理。这三个哲理出自一千多年前唐代女诗人中之口,着实令人惊叹。

如果把这首诗单纯看作一首哲理诗,这显然不是一代女诗人李治的风格。史料记载李治是个至情至爱之人,她生性开朗豪放,风流多情,与当时的诗坛名家陆羽、刘长卿等男士交往密切,即使出家成了一名女道士,还与一个僧人相亲相爱,情意绵绵,放纵情怀。

这首《八至》的前三句其实就是个过场,或者是个铺垫,层云叠嶂之后,引出了最后一句的峰峦。最后一句说的是夫妻关系,揭示了夫妻之间至亲而又至疏的关系。从肉体和利益关系而言,夫妻之间的关系胜过任何关系,但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现象又令人深思。

这首诗的格式非常别致,可以将其演化成为一种唐诗游戏,按照这种规格,可以随意发挥写出同样格式的诗歌,如以《初春》为题,可以这样表述:

初春

乍寒乍暖春风,乍密乍枯树影。

乍曲乍直鸟鸣,乍喜乍忧人声。

当然这首诗前三句不是说理,而是对春景的描绘,初春时节春风还有凉意,树木的枝叶尚未茂盛,鸟鸣稀稀拉拉,而人们的情感有喜悦,也有哀思。

当然这首诗无法与唐代女诗人李治的《八至》相提并论,毕竟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首,李治生活在诗歌极为繁盛的中唐时期,加上她自幼家学渊博,生性聪慧,少年成才,而成年之后又性格豪放,风流多情,能写出这样深情的五言绝句,不愧为中唐时期一代名媛。

我们常说唐诗已达到历史的巅峰,后人很难超越,单从技巧而言,后来人定会胜于前人,然而人类的情感其实就是那些事,唐代四万余首诗歌足以囊括。后人再写类似的情感,除非创新超越,或者改变格式,如宋词、元曲等,否则写类似的情感,无法超越《八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