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溥仪第一次去理发店 盯着吹风机发愣(蹦出一句话让人哄堂大笑)

句子大全 2023-11-02 06:24:01
相关推荐

翻开一本史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读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华夏史谱原创创作,欢迎转载分享

溥仪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他的传奇不在于他的伟大,而在于他的“囧”。这些“囧”事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有记录。

溥仪从一开始就是一位只能走霉运的皇帝。这条路从他一出生开始就已经确定好了。生在爱新觉罗家,只要有一口气在,他要为爱新觉罗家族奉献自己的自由和青春。虽然,这位溥仪皇帝,是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就被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当时还是一个需要奶妈子照顾的奶娃子。可是,按照清政府统治者的口吻来说:咱大清的命脉不能断,溥仪小娃娃,这个位置你必须给我最稳了。

既然都去到了皇帝的位置上,自然是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和光绪皇帝相比,溥仪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溥仪没有慈禧的束缚。咱们看看那位可怜的光绪皇帝,能活出个皇帝的样子来么?还不是每天都要在他亲爸爸慈禧的眼皮子底下小心翼翼地过活。

溥仪,没有自己奶奶的“照拂”,生活过得是没有那么具有局限性。然而,较为宽松的生活氛围,仍然掩盖不住溥仪的“囧”态。个人觉得,溥仪的一些“囧”态其实是和他的皇帝身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他被伺候得太好了,以至于溥仪成为了一个“井底之蛙”。

溥仪在紫禁城居住的时候,饮食起居都有专门的奴才伺候。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早朝,什么时候吃饭,饭菜要准备什么山珍海味,装菜的碟子是要用上好的瓷器还是上好的琉璃等等。这些都是那些奴才们日常要思考的琐碎问题,而溥仪则只要:来人,更衣……来人,上茶。

就拿理发这件事情来说。清朝时期的理发是非常讲究的。因为当时的清朝人所留的发型是巴掌大的阴阳头。这种发型可以说是一点美观都有了。这种发型的前额的头发要全部都剔除,只留下一片狗皮膏药大小的头发留在后脑勺。这种发型要怎么梳理呢?一般来讲是这样的: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当时普通人剔透,也要花费不少的工序,更别提高高在上的皇帝了。因此,当时溥仪剃头发需要考虑太阳光的角度,还要对剃头师进行专门的检查,而且还要用上特制的工具。不过,当时的工具用的是剃头刀。

因此,虽然溥仪的理发待遇是非常讲究和豪华的,但是因为长期被专门的人伺候着,因此也就成了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井底之蛙。溥仪写过一本书,名为《我的前半生》。在这本书中,溥仪亲自记录下了自己的一些“囧”事。

溥仪写到,自己第一次到理发店理发的经历。当时的理发店,对于溥仪来说是非常新奇的,因为这里面的东西,他从来都没有见过。毕竟在此之前,溥仪理发的工具就是理发刀。

那一天,溥仪走进了理发店,溥仪对里面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他向四周看了看,突然他看见理发师的手中握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还会发出叫声。这可让溥仪尤为好奇,他盯着理发师手中的这件东西发愣,他想呀想,就是叫不出这是一件什么东西。后来,溥仪终于忍不住了,他一本正经地对理发师说:这是何物?理发师自然是毕恭毕敬地对溥仪说:这是吹风机。

“吹风机?”溥仪,更为好奇了,他接着追问:那是要先洗头还是先吹风呢?此话一出,让包括理发师在内的在场所有人有些忍不住笑出了声来,他们觉得溥仪的这一个问题着实可爱,也着实好笑,因此哄堂大笑起来。溥仪显得有些尴尬,但毕竟自己都不认识,确实也没有见过。所以也就随他去了。

现在想想溥仪的一生,确实是一直在诠释“囧”这个字,他的种种遭遇,不由得让人感叹生不逢时。

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华夏史谱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