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楞严经》中这2句话 反复去读(你会明心见性 功德也迟早会有)

句子大全 2023-11-03 04:02:02
相关推荐

众所周知,现在学佛的佛弟子喜欢谈一个词,就是明心见性,常以明心见性来衡量一个人的修行功夫。明心见性是说,一个人要先明白自己的真心,心到底是什么东西?从而知道那个不变的本性。禅宗所说顿悟便是基于此。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悟道方式”也成为禅宗的一大特点。

大多数人普遍的认为只要一个人明心见性了,那就说明这个人已然开悟了,开悟也被后世演说的如何如何的神奇,如何如何的不容易,甚至有开悟的人会放光明等谬论,其实明心见性的说法是来源于佛教大乘经典《楞严经》。

《楞严经》中记载,阿难尊者在城里乞食的时候,一位魔女见阿难长得英俊帅气,心生淫爱,随施展魔法,将阿难掳到密室,百般勾引,将要坏阿难的戒体,阿难因中了幻术,本性迷失,在危急关头,佛陀赶来救了阿难,带到讲法修行的精舍处。

就是在此,佛陀和阿难就“心”和“见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后来佛教弟子称为“七处征心,八处辩见”,佛陀也借此机缘,向在场的诸罗汉和比丘说法,讲明了自性原本清净和世间万物“性空”的等深奥佛理,明心见性便是来源于此。

每个学佛的人,《楞严经》可以说是一部基本必读的佛经,老话说不读《楞严经》不能开悟;不读《华严经》,不会善巧方便,虽然有些过头,但也道出了这两本佛经的本质。

昔日,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说,他曾建了那么多寺庙其实一点功德没有,为什么?那是因为,功德只有通过内证佛性修无漏智才可以获得,一切的外修事功都是福德。

所以诸位要想获得功德,最好就是走明心见性这条路子,而要明心见性就要好好读读《楞严经》,尤其是楞严经上的这两句话,反复去读,迟早会明心见性,功德无量。

第一句话: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所见不同,见性不变。

如果诸位能理解这句话,你就离明心见性不远了,这句话是说,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平常心,因为一切的现象都是见性所生的病态现象,病态现象因人因时而异,不要把这个现象太过看重,甚至于当作本性。

但要知道那个能知能见的功能是没有毛病的,见性万年不灭,千年不易。眼睛坏了依然能见,只不过所见的是黑暗,黑暗与光明均是能只能见那个功能所生出的病态现象。

第二句话: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这句话是说,宇宙间虚空遍布,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拿生与死来说,就好比一个人刚开始能正常看见,眼睛看久了之后,便产生疲劳,法界的现象产生的原理与此差不多。

诸位试想在初始阶段,何曾有生与死的概念,何曾有庄严华丽的相,完全是众生自己颠倒了。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本自圆满便是此般道理。

无明业障便是指此,故金刚经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心经说,远离颠倒梦想,才能究竟涅槃。

如果一个人真正明心见性了,就会知道世人所说明心见性也没有多么“神奇”和了不起,不过是各自还原罢了,所谓开悟,不过是开智悟理,说白了就是能看透世间本质的智慧和法理。

若喜欢本文,请收藏转发出去吧,感谢支持,感谢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