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古人两句话解释了为何书法自学难入门

句子大全 2023-11-03 04:43:01
相关推荐

黄山谷的书论,每天也不多,就简单说一小段,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能通汇。

今天的这一段书论,是黄庭坚关于恶俗之书的论述。其实古人对俗字丑字也有定义,而且能落实到基础用笔的对错上,这是古人总结的精华之处。

想知道什么是美,就得找到丑的来衬托。想知道什么是对,就得先弄明白什么是错。古人能把字写好,肯定是规避了大多数人的恶俗丑陋的书写习惯。

想避免流俗,这段书论不得不重视。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二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体,乃其可慨然者。楷法欲如快马入阵,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入微耳。

今天有江湖体、老干体,古代自然也有。古人对丑恶之书的判断标准跟今人差不多,只不过说法不同。

我们今天看到的江湖体、老干体,都是不临帖、不懂笔法的人随手写的字。常说临帖临帖,临的是什么呢?最初无外乎笔法、结字两面。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

黄庭坚这句话说得就是用笔要点,肥中有骨,瘦中有肉。

说得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厚重的笔画也要写出硬朗健硕的感觉,枯瘦的笔画也要写的圆润饱满。

这看似是说的外形,其实说的还是用笔。

如果有笔法,提按顿挫的动作到位,是不可能出现丑恶的形体的。

举个例子。

历史上有浓墨宰相刘墉,有石压蛤蟆苏轼,这两个人的用笔就非常厚重,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再对比江湖体看一下,高下立见。

来看苏轼的单字,苏轼执笔方式很特殊,所以笔法稍显与众不懂,结字左重右轻,他的肥厚之笔大多在左半部。

所谓肥需有骨,怎么理解呢?就好比人一样,人之所以能撑得起身上这幅皮囊,这身肥膘,是因为有骨架,试想如果没骨架,肯定瘫成一团。肥字有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笔画肥厚,但是不能失去支撑肥厚外形的骨架,如人虽胖,但也能做到身姿挺拔。没骨头是什么样呢?想必外国小哥六百来斤的肥胖症都应该见过,瘫坐一团,大概如此。

你看苏轼的字,虽然笔画肥厚,但是他的用笔明显挺拔健硕,中间是能找到骨架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就是用笔的原因,都知道笔锋是圆锥形的,笔的最前端只是一个笔尖而已,而笔肚则是一个圆。

要知道,我们写肥厚的笔画,肯定是要用笔肚写的,需要把笔压下去。

这样一来,笔尖就散开了,这个应该都理解吧?

这就是所谓的“铺毫”,也就是打开笔毫。

肥,就是铺毫写出来的效果。

骨在哪呢?肯定在笔尖啊,笔尖就是负责写瘦字的。

但当笔尖打开之后,铺毫变肥,他的骨怎么表现呢?

尖齐圆健,笔尖是尖的,但是铺平笔毫之后,就应该是齐的,相信这个在买笔的时候都会看,就是把笔尖捏平,看尖齐不齐,一个道理,平铺平铺,不要觉得铺毫很难理解。

在铺毫行笔的时候,笔锋变齐,就说明笔锋在笔画正中间。

这就是笔画中的“骨”!

在接着这个思路走,如果打开铺毫中的齐平想再变回“尖儿”,这是什么动作?

就是收束笔锋嘛。

打开的笔锋收起来的时候,就又成了圆锥形。

所以,肥中有骨是什么意思?

就是让笔尖来回的打开再收束起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