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有家长提议将《岳阳楼记》移出课本 只因文中提及一人(有道理吗)

句子大全 2023-11-04 02:35:01
相关推荐

《文正公赞》:“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

范仲淹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宋代文学家,年少时家境贫寒,但志向远大,立志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官,后来尽管为官之路不太顺畅,但也有人称其“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如此高的评价,是对他“慨然有志于天下”的认可,也是对他政绩的肯定。

相传,范仲淹是一个如他《岳阳楼记》所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好官。学业有成,为官清廉,他曾在杭州为官时,用自己的钱财购置良田资助范氏一族,却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养老的钱,以至于自己晚年本该轻松的日子越过越潦倒。

可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写出的《岳阳楼记》近些年却被一些家长要求移出语文教科书。让人倍感意外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物“滕子京”不是一个“好官”,移出教科书是理所应当。但这样贸然,是不是真的就是对的事情,还需要我们仔细的推敲。

全文“称赞”在何处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有人认为《岳阳楼记》的景物描写实际上是为歌颂滕子京的政绩。细心的读者却发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几乎所有写景都不是在写一个单一的景物。其所囊括的景物描写范围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都是非常的宏伟壮阔,不是单一景物的具体描写。

我们都知道,景物描写是为抒情议论做铺垫。写景大多为表达情感,而文章中这样壮丽的景物描写,表达的应是异常开阔的情怀。若作者想要赞扬滕子京,借“岸芷汀兰”引喻,再多描写一番就足矣。但反复推敲,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文中所写的气势磅礴的景象,其实是为承接下文两种“览物之情”。

而下文的“感极而悲者”、“此乐何极”两种不同心境的人自然就是对“览物之情”的承接。二者之间自然的转折,前者与后者相互承接关系如此明显。上文自然是为下文做出铺垫所描写,在《岳阳楼记》此处所要体现的是“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常人所不同的心境,赞美其高明,引出的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所谓的对滕子京的赞美出于何处,却怎么也找不出来。

但是通过如此的反复对比,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范仲淹作此篇是表达对好友滕子京的劝慰之情,认为他理应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忧国忧民之士。而这也是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得出的结论,借劝慰好友之笔,其实是在告诫所有人做到不悲不喜两种心界,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外,历史事实也证明,滕子京本人没有文中所描写的“不悲不喜”的觉悟,他压根就不是一位“好官”。若说《岳阳楼记》是为赞扬他而作,那矛盾之处也很明显,这样的说法,说者本人也难以理解。范仲淹本人的觉悟已经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见他是一个客观的人。以“洞庭湖广阔”暗喻滕子京的宽广心胸,那真的是大可不必,无中生有。

滕子京何人

据有关文献记载,滕子京曾做泾州知府,后被贬谪至巴陵,只因“用公使钱无度”。这样看来,滕子京就是一个贪官污吏,受钱财支配,还因此被贬,“不以物喜”都无法做到。而滕子京还是一个不知悔改的人,滕子京谪守巴林郡,“近的,置库于厅侧自掌之。”说的是重修岳阳楼他也给自己私留小金库,与被贬的原因一模一样,“自掌”钱财,是个十足的贪心者,而对钱财的看中,侧面可看出其不可能“不以己悲”。

不同的历史记载中有对其不同的记载,我们从《宋史》中却找到他“好施与,及卒,无余财”的好评,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谈到滕子京谪守巴陵期间,治最为天下第一。若当真如这两处所记载,他的才能又得到认可,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实力。

但总结来看,滕子京应该不是一个心胸开阔如洞庭湖广阔的人,他的才能和政绩不可忽视,但他贪财好物也无法因此被弱化。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但绝非范仲淹文中所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而据有关考证:《岳阳楼记》属滕子京送《洞庭秋晚图》邀请范仲淹而作,文中也提到其“嘱予作文以记之”的事实,范仲淹本人是凭画面想象而写,并未真正到达过洞庭湖和岳阳楼。

有观点认为,滕子京“嘱予作文以记之”的原因在于好友范仲淹的名气很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以利用范仲淹之笔来展现自己重修岳阳楼的大好形象。范仲淹乃一代圣人,若能助自己一臂之力,那对滕子京而言显然是件好事。找他为自己题文.,在外人眼中就是活脱脱的利用关系,假借范仲淹之手,目的是想为自己扩大名气。

那如此明显的目的,范仲淹也不是傻子,尽管二人之间是好友关系,不好推脱,但范仲淹并未为私情而胡编乱造。他所作《岳阳楼记》,大篇幅的写景,以“览物之情”对比洞庭浩荡,劝诫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就是他对滕子京利用自己名气的一种回应,他希望好友能够做一个心怀天下的有志之人,不要随时都想着一己私利。这样来看,这篇文章其实是他对滕子京的劝诫,实在难以看出何处有赞扬之意。

二者的关系

范仲淹本人是一个善辨是非之人,也是大家所公认的有气节之人,王安石赞其“名节无疵”,欧阳修称其“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如此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之人,是不会利用自己的关系信口雌黄,更不会不负责任的著作。是非善恶之分,原则底线明摆,滕子京或有卑劣想法,但范仲淹铁定不会顺其意而为。

有疑问提出“既然不顺其意,为何还写出《岳阳楼记》?”一是两人曾是同学,交情很深,二是他们有着极为相似的命运,让他们走得更近,滕子京被贬时,范仲淹宁愿丢掉自己的也要极力为其辩护,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范仲淹如此看重情谊,又是极其公正之人,在滕子京被贬时刻,他不会褒贬对方,写作《岳阳楼记》意图明显,是劝慰对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是真要说他是在赞扬好友,那可让人难以理解,不免有点强词夺理,毫无依据可言,凭空想象、凭空捏造。

结语:

所以有人认为《岳阳楼记》应被移除教科书是错误的想法。我们的学习目的在于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在于弘扬范仲淹这类圣人的崇高思想。且不论滕子京好坏,若因此将其移除教科书,可谓是因小失大,“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们学习的是中心思想,若是将一切干扰因素全部排除,孩子又如何明辨是非。

参考资料:

《鸿门宴》

《宋史》

《渑水燕谈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