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饿不死僧 冻不死葱(几句接地气的民间佛语解读)

句子大全 2023-11-06 02:32:01
相关推荐

请您点击上面的“关注”,和红尘一起净心学习

大家都知道佛法最早是东汉汉明帝年间传入我国的,当时他夜梦西方有金人后,就让大臣一路向西请来了两位高僧和佛像佛经,后来又建立了白马寺,翻译了四十二章经,这就是我们中国佛法的开始。

最初佛教的发展其实走的是高层路线,主要是帝王将相和士大夫读书人们喜欢,但是后来越来越接地气,到了唐朝之后,大乘八大宗派都很兴旺,尤其是最受底层民众欢迎的净土宗也就是念佛法门,更是发展飞快。

到了最鼎盛的时候,几乎民间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也许很多大字不识的纯朴百姓们并一定懂得什么高深的佛理,也不明白这宗那派的,但至少都有了最基本的信仰,也感受到了佛菩萨的慈悲。

而佛教在我国近两千年的发展下来,也出现了许多很有趣的“民间佛语”,这些虽然未必契法契理,也未必是出自于某部佛经,但都是广大百姓们自己的生活感悟再结合对佛法的理解,还是非常有趣的,最重要的是接地气。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分享其中的几句,各位师兄可以换换口味,体验一下不是高僧大德,而是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智慧。

大葱是山东以及东北地区的一种重要食材,尤其是在过去,在百姓餐桌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比如著名的大饼卷葱,大葱蘸酱之类的都深受欢迎。

这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葱的味道重,又可以生吃,过去老百姓们拿个饼或者馒头,直接旁边地里面拔一根大葱就是一顿有滋有味的饭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北方冬天动辄就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绝大部分的蔬菜都无法生存,但大葱却能活下来,所以尤为珍贵。

所以这就是“冻不死葱”这句话的由来,当然了,大葱由于味道辛辣,气味刺激,也属于佛教中“荤”的一种,严格来说出家人也是不该吃的。

至于说饿不死僧,是因为僧人们都是极为慈悲的,在过去物质条件很差的年代,寺庙往往都担当了部分“慈善和救济”机构的功能,很多穷人都是靠着寺庙的接济才活了下来。

像是古代很多穷书生都是寄宿在寺庙附近的地方发奋读书,每次寺庙里吃饭的钟声一响,他们就过去讨一碗斋饭吃,至少保证饿不死,其中不少人后来都金榜题名,飞黄腾达,自然对于佛法就有一份香火情了,包括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实在没饭吃了,去也做过和尚。

正是由于僧人们习惯了苦行的生活,再加上救助世人的慈悲心,所以在饥荒年代生命力也格外的顽强,就像是野地的大葱一样,如有余力还能帮助周围百姓们一把,这才有了这句俗话。

这一句也是很流行的民间俗话,用“侠客”和“僧人”这两种反差极大的民间角色来比喻少年和老年人。

少年人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做,一腔热血,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也有做事冲动,无知无畏,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不管不顾,犯下可能无法弥补的过错。

这点在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很多梁山好汉都属于这种类型,比如第一个出场的九纹龙史进,本来也是史家庄的庄主和里正,在当地也算是士绅名流,有钱有地,上等人物。

但就是因为结交了少华山的朱武他们几兄弟,然后和官府作对,不得已杀官造反,流浪江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少年如侠”的例子。

dangr对此我们也不能单纯的以好或者坏来形容,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有些年轻人靠着这股拼劲早早就有了一番作为,但也有不少人误入歧途,悔恨终生。

而人到老年之后体力和血气都开始衰弱,欲望和身体机能也开始弱化,所以往往都喜欢过清心寡欲的生活,就像是僧人一样。

而且不少老人奋斗了一辈子,到了退休之后才发现这些都没什么意义,再加上生死关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多,所以学佛的人确实也有不少,而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又有几个静得下心来学佛呢?

在我们的民间传说中,人死之后要通过黄泉路走向阴曹地府,这条路也相当于是生死之间的过渡,踏上这里也就意味着断了生路了。

而在黄泉路上,从来没有什么男女老少的区别,也不管您生前是帝王将相,还是达官贵人,还是乞丐盗匪,只要是殒命之后都要从这里经过,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众生平等。

大家都知道佛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众生相”,指的就是芸芸众生由于各自业报不同而体现出来的不同的色相。

比如从性别来说有男女,年龄来说有老中青幼,财富来说有亿万富翁,千万富翁和百万“负”翁,肤色来说有黑有黄有白,性格来说差异就更大了,有人平和,有人冲动,有人贪婪,有人慈悲,林林总总,不一而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