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李白最夸张的一首诗 起句怪甚(仔细推敲才发现诗人无限愁苦)

句子大全 2023-11-09 06:14:01
相关推荐

李白有一首诗以夸张而著名,相信大家应该都读过,就是这首《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清代文学评论家王琦点评这首诗:

起句怪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询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 安可以语此 ?

为何王琦会说这首诗”起句怪甚“,我们得先从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说起。

这首诗是李白的《秋浦歌》组诗的第十五首,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李白游历秋浦时期。当时李白已经年过五十,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云游天下已经十年。

在此前的天宝十一载的一次幽州之行中,李白亲睹安禄山招兵买马、图谋不轨的种种迹象,预感到他即将叛乱的狼子野心,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同时,李白也看清晚年的玄宗已经昏馈,视忠为奸,阻塞言路。因而他“心知不得语”,只能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

幽州之行的忧念、 不能辅国的无奈、无处诉说的悲愁忧愤,让诗人喊出了”白发三 千丈“这一骇人心神的诗句。无比的夸张,是为了表现哀时伤世的无比的激愤情感。我们可以想象诗人三千丈白发的愁容,白发飘飘洒洒,像无边无际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

可是仔细推敲,确实和王琦的看法一样,开头第一句有点奇怪,夸张的有点太夸张了。李白自己比喻飞流直下的庐山布瀑尚只有三千尺,而常人之发长如何竟有“三千丈“之喻呢?况且,哪来如此“巨镜”可以照出这样的长发呢?

答案就在题目里。这首诗是《秋浦歌》组诗其十五,却不像这组诗中的其他诗歌,都有描写秋浦景物风光的诗句。当我们结合上句来理解全诗时就会发现,这首诗的”秋浦“隐藏在第三句,”不知明镜里“的明镜即秋浦河,诗人把秋浦河比喻为”明镜“。

这就说得通了,只有以长河为巨镜,才能照得出三千丈白如秋霜的长发。想来是诗人的白发倒映在水中,随着粼粼波光微微荡漾,整条河流都是白茫茫的,给诗人以白发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忧国伤时、哀叹自身的悲愤愁苦。

读《秋浦歌》及李白池州系列诗作,能真切感受李白这一系列诗歌的基本风格--浪漫的、抒情的。诗中既有六朝文人诗尤其是二谢、鲍照等人清新秀逸的特点,又表现出乐府民歌的真纯自然、明朗朴实,充分体现了李白精神飞越,不受羁束,忘情山水的浪漫主义襟怀。

与王维的《辋川集》相比,同为写景山水诗,除了李诗描写江南秋浦、王诗描写蓝田辋川的地点不同外,最大的差异在于李诗注重主观抒情,而王诗注重客观描摹。这与二人的诗作风格有关,李白受民歌影响较大,追求”诗中有人“、”诗中有情“,王维甚笃佛禅,追求”诗中有画“、”诗中有禅“。

两组诗对照来读,更让人体会李诗之情感真挚,也让人为李白之愁苦而心生怅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