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妻子担心给大将丈夫丢脸 从不参加活动(许光达一句话让她安心)

句子大全 2023-11-09 07:23:02
相关推荐

包办婚姻

1928年17岁的邹靖华与20岁的许光达结为夫妻,两人并不是自由恋爱,而是家庭包办婚姻。对于这段恋爱,两人却非常满意,从一始终,哪怕期间许光达“失踪”长达十年,邹靖华依旧没改嫁,选择等待对方。

许光达出生于贫寒家庭,年幼便挥舞牛鞭进行劳作。可他对学习很感兴趣,有时间便去私塾偷听。可是在某次偷听行动中,许光达听着听着便晕倒在地。等他醒来时,便已躺在私塾老师邹希鲁的藤椅上。

邹希鲁是清朝举人,自己开办私塾进行教书。对于许光达的好学,他很欣赏,为此便免去学费,让他入学。邹靖华则是邹希鲁的女儿,如果按照正常发展,两人是不可能会有关系的。

可由于邹希鲁生在一个大家族中,自己常年游学,也不管事。在遇到灾荒年时,邹希鲁又有众多的儿女,他的大哥便劝他将邹靖华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邹希鲁也希望为自己的女儿找个好人家,这时他便想起许光达。

1922年,许光达在从学校回家后,总是板着脸的父亲,见到儿子很开心。吃饭的时候便说:“家里给你定了门亲事,对方你也熟悉,是你老师的闺女。”已经14岁的许光达在得知这件事后,知晓反抗无效,便向父亲申请能否毕业后再考虑结婚。父亲想了想,便答应下来。

1928年许光达由于秘密参加兵运工作,身份败露之后,便回到家乡进行躲避。他的父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许光达和邹靖华结婚。当时许光达潜回家乡的消息,也被敌人所捕获,为此便派人前来抓捕他。

在了解到敌人的动向,许光达便准备转移。这时候邹靖华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不过她也没在意。许光达便惭愧地说:“邹靖华,你坚持住,我一定会回来的。”可是邹靖华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分别就是10年!

分别十年

许光达离开家乡后,便前往北平寻找组织,于是他试着用过去的关系进行联系。可是得到的回答不是外出未归,就是了无音讯。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他所带的盘缠也所剩不多。原本想打工赚点钱,结果也未能如愿。

后来还感染风寒,倘若不是房东女儿对他的帮助,有可能许光达便会在北京因病去世。

邹靖华则是回到娘家,一直等许光达的消息。不过长时间的无音讯,也让邹靖华的家人感到无法接受,为此便劝告邹靖华改嫁。结果她根本不听,就是选择坚持等许光达的消息。最让她无法承受的,则是报纸上刊登许光达牺牲的消息。如果不是她的父亲告诉,这个消息是假的,那么邹靖华早已选择自杀。

许光达后来寻找到部队,便跟随部队到处作战。经过多年的战场历练,许光达立下不少战功,满足队伍结婚的标准。为此有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总是以老家有妻子来拒绝对方。不少同志都劝说他,这么多年了对方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也许早已改嫁。

可是许光达不为所动,一直在坚持着当初的承诺。1938年随着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许光达和邹靖华的感情便迎来转机。当时八路军特派员徐特立先生,是邹靖华父亲的好友。听说邹靖华有外出求学的心思,便将她介绍到延安“抗大”进行学习。

好巧的是,许光达在“抗大”担任教育长,正是这样阴差阳错的缘分,使得两人重新走到一起。自从新婚后,两人已有十年没有见面。可是出于对彼此的认可,使得两人从未变得陌生,感情也是一如既往的好。

糟糠之妻

1950年4月,许光达便被任命为装甲兵司令员,55年又被授予大将军衔。随着工作的开展,有时许光达便需要出席一些会议和活动。邹靖华作为他的妻子,也有时需要出面。可邹靖华觉得自己出身贫寒,跟其他将军夫人相比有不少差距,害怕给丈夫丢脸,于是便各种推辞。

许光达也明白妻子心中的想法,为此便对邹靖华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咱俩都是一同患过难得,在我富贵时,是绝对不会将你给抛弃的。正是因为许光达将军的这句话,才让邹靖华安下心来。

两人经过风风雨雨,始终没有放弃对方,成为开国将帅中最让人羡慕的夫妻之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