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七下语文《太空一日》知识点梳理

句子大全 2023-11-10 04:06:01
相关推荐

【文学常识】

㈠作者资料。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㈡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天地九重》。《天地九重》是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此书详尽地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在太空的所见所感。

【重点字词】

㈠字音字形。(26个)

⑴炽热(chì);⑵释然;⑶逃逸;⑷负荷(hè);⑸幅度;⑹赫兹(hè zī);⑺五脏六腑;⑻千钧重负(jūn);⑼耐人寻味;⑽弧;⑾轮廓;⑿俯瞰(fǔ kàn);⒀红晕(yùn);⒁确凿(záo);⒂本末倒置(dào);⒃遨游;⒄模拟(mó);⒅严谨(jǐn);⒆惊心动魄;⒇稠密(chóu);(21)剥落(bō);(22)概率;(23)屏息凝神(bǐng);(24)拽(zhuài);(25)嗵(tōng);(26)模糊(mú);

㈡词语释义

⑴炽热:极热,温度极高

⑵释然:指疑虑、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静、愉快的样子。

⑶俯瞰: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也指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

⑷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⑸屏息凝神:屏息:犹屏气。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

㈢典型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释然(shì)负荷(hè)

B.轮廓(kuò)俯瞰(kàn)叮嘱(zhǔ)

C.确凿(zhuó)倒悬(xuán)模拟(nǐ)

D.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答案:D。

【整体结构】

第一部分:“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记叙了“神舟五号”起飞的过程及共振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

第二部分:“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写“我”在太空中所看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举例叙述“我”在太空遇到的困难,详细描述了太空中的神秘敲击声。

第四部分:“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记叙惊心动魄的返航过程。

【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全过程,表现了杨利伟沉着镇定的心理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赞扬了航天人英勇无畏、敢于探索、不怕牺牲、求实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作特色】

㈠巧用小标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真实地再现航天过程中最受人关注的情景,体现了选材和安排材料的主次。

㈡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㈢结构清晰,穿插补叙

作者在叙述航天过程时,也穿插了落地后的一些介绍,每个标题详细叙述了在航天过程中的感受最深的情节,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情景后,都有落地后的文字,这些文字不是多余的,而是对前 面文字的一种补充和印证,更加体现了作者描写的真实性,反映了一个航天员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课后习题】

一.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参考答案】

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理或举动:以为要栖牲了,顽强忍受。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二.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参考答案】

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试听一年多,总觉得不像,所以就一直未签字确认。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结合课文,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参考答案】

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 26 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参考答案】分辫不清的灰白,以及夜晚的红晕,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深沉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参考答案】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段落问题整理】

1.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每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

①飞船升空时的感受,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②真实介绍了在空中看见的东西;

③飞行过程中听见神秘的敲击声;

④返航时的心路历程。

2.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3.飞行途中,作者说并没有看到长城,与曾经流传甚广的说法相悖,说明了作者具有什么品质?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畏权威的求真精神。

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详细准确地描写了归途的经过,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心理活动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从太空返回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 章更充实。

6.作者在介绍航天过程中,语言质朴通俗,通过哪些情节表现出来?

课文是一篇自传的节选,语言没有那么华丽,而是质朴通俗,向读者娓娓道来,让充满科学术语的航天变成普通人可以分享的美。如《我以为自己牺牲了》中“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要承受不住了。” 还如《神秘的敲击声》中“无法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是更像拿一个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7.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的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①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顽强忍受,保持头脑的清醒。

②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

③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分析。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

④舷窗开始出现裂纹,我感到紧张、担心。经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⑥抛伞开伞的剧烈晃动,最折磨人,把人吓一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8.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①作者特意强调自己没有看到长城,也叮嘱其他航天员在太空中仔细看,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②回到地面后,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太空中的敲击声,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总是觉得不像,就不签字。

③文章对时间和数据的表述详细而准确,语言表述十分严谨,也是严谨态度的表现。

如: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的飞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

④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也可能是太空垃圾。

9.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激动的心情。

10.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

11.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表达了“我”平安回到地面的喜悦心情,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