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放过原生家庭的“罪”(从6句话里找到自我解脱之法)

句子大全 2023-11-11 06:41:01
相关推荐

0 原生家庭的"罪"

近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似乎在寻寻觅觅的挣扎中找到了罪魁祸首,然而,抨击自己的原生家庭后,似乎依然找不到出路,该如何从纠缠不清的原生家庭创伤中解救自己,成为下一个议题。

"过往的经历并不能造就今天的自己,重要的不是经历了什么,而是如何看待所经历的。"目前为止,更喜欢阿德勒的一些看法,因为追责无益。

一个瘦小的孩子,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无助彷徨,左顾右盼,或者埋头颤抖。他害怕,他无奈,因为他软弱可欺,无还手之力,逃无可逃。

让他如此受伤的就是他最亲密的父母!

孩子长大后,觉得自己很差劲,很糟糕;觉得活着没意思,总是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呢?";听到皮鞋踩踏地板的声音,听到大声关门的声音,会不由自主地发抖,心惊胆战;在两性关系里既爱他又伤害他;经常做被追赶的噩梦,或者楼梯突然断掉,掉进黑暗的深渊中;全身各个地方的疼痛;食物瘾、购物瘾、毒瘾、赌瘾、酒瘾、烟瘾,工作瘾;有时行为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频繁地换工作、朋友、价值观和性别意识等。

以上这些都是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1 情绪无法控制,改变认知

"当认识到自己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创伤之后,对我们身心来讲,压抑其实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这种毁灭会让情绪走向崩溃的边缘。"

压抑自己,扭曲自己,伪装自己,最终容易崩溃,身体容易出问题。著名中医大师、百家讲坛罗大伦也曾说过,那些他看过的癌症患者,性格上往往都是单位里的"老好人"。

"我们允许情绪来去自如,像微风般掠过,似白云飘过。"

罗大伦从中医的角度阐述过类似的问题,"身体和情绪的关系,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良好的情绪应该是:流淌而不郁结,经历但不压抑,感受但能放下。"。

他认为我们的疾病有90%是憋出来的,这些情绪是没法用意志来控制的,例如:愤怒、不甘、委屈都是在无意识、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流露的情绪,这些情绪会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疾病。

如何调整自己不得病呢?

如果想控制情绪是很难的,最重要的就是调节自己的认知。

认知调节之后,我们的负面情绪才会从根本上消失。

2原生家庭中的慢性伤害从何而来?6句话让你豁然开朗

如何认清父母说的话中,哪些是造成心理创伤的?如何得知自己的哪一部分性格是父母的潜台词造就的?接下来,我们按照6句话,来探寻家庭中伤人如剑的利器。

下面,父母经常说的话是有潜台词的,到底真相如何呢?

第一句:"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

真相: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这句话很残忍,承认没有父母的爱,自己一下子会变得孤独和无助。

父母付出辛苦来养育孩子,不是为人父母应该的责任和义务吗?动物尚且知道抚育幼子,何苦自诩拥有高智商的人类。

父母觉得苦,是想把生命的诸多不如意,背上承担的生活之重轻而易举地转嫁给孩子,然而,这些重担还不是幼小的孩子能够的。

牢骚,埋怨,愤恨,充斥了生活。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人生本就苦难重重",

谁说父母的人生就一定一帆风顺,就一定无苦无难呢?

"我为你付出多少多少,"这一类的话,个人觉得不能完全代表父母不爱,只是从父母认知上还没有改变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孩子不是负担,不是有钱时候的宠溺,也不是没钱时候的怨恨。

孩子始终是恩赐。无条件养育,或许在心理学这里能够得到很好的认证。

第二句,"你要和某某结婚,我就去跳河"。

真相:"你快不快乐不重要,我快乐才重要"。

要跳出被父母胁迫的怪圈,就要看孩子为父母到底能够妥协到什么程度。

"允许父母活不出自己的自由,允许父母受苦的自由,那是他们灵魂的选择,也允许自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多年之后,方能体会父母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认知,儿女是确实无力改变的。

不经意间,就想起了阿德勒的主要思想。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人际交往中他主要倡导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给出的方法是课题分离,也就是说父母要怎么去做,跳河也好,自杀也好,那是父母的课题,而我们与谁结婚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我们可以自己决定。

通过这样的课题分离,就会明白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谁也不能代替谁。

如果让他人的课题和自己的课题相互纠缠、混沌不清,就会越来越不清楚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幸福和自己的本心,慢慢地活成了别人的样子。

如果排除拐卖,图财害命等危险,孩子与谁结婚就由他(她)去吧。

父母不是神,能够保佑孩子一生顺遂。

何不让其自主选择,当父母释放这种信任和祝福的时候,孩子往往找到的都是和自己非常相合的精神伴侣。

第三句:"这个家的将来和弟妹的未来全靠你了",真相:"自己不飞就下个蛋让大蛋背着自己和所有的小蛋一起飞"。

"一个躯体,只能承载一个灵魂,每一个人的人生只能为自己负责任。"。

很多的文学作品里面,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家庭里的老大为了照顾弟弟妹妹牺牲自己,最终的结局未必是大团圆。

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也就是电影《半生缘》的故事。姐姐曼璐就是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去做舞女,但最后因为心灵上的扭曲和不甘,又把自己的妹妹拉进了自己畸形的婚姻,毁了妹妹。

范伟主演的《老大的幸福》,他也是一个把弟弟妹妹拉扯长大的大哥。其实作为大哥他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机会和能力,只是大哥自己放弃了。

父母的责任就让父母自己承担,孩子没有义务假扮父母,完成父母的责任。活不成自己,压抑的人生,爆发出来的破坏力甚至比曾经的付出还要令人震惊。

第四句:"你真是笨,怎么这么差劲。"

真相:"我真笨,我真差劲。"

不知道多少孩子曾经被父母的这句话深深伤害。其实,"只是父母对于他们人生自己的一个投射,是他们对自己的一个评价。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使命。"

当幼小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的时候,这句话的杀伤力是惊人的。

可是,我们也别忽略孩子先天的灵性。

如果自立自强,从他人、经历和书籍等中获得灵感,就会反省,"凭什么你说我差我就差",进而肯定自己,"只要我像某某一样,我就可以~~。"

从这句话的真相中,父母可以反省自己的内心,从自省中获得能量和改变。不管是幼儿还是已经成年,都尽量从这句话中走出来,走到更加广阔的天地,走进宇宙中。

把这句话的伤害从潜意识中慢慢抹去,代替以鼓励和认同的话语。

第五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真相:"你一定要听话"。

这句话太熟悉了,不是吗?

这是爱的绑架,实际上都是为了控制子女。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听从父母口中所说的"好"呢?

孩子们应该有去试错的机会,一直觉得,当别人去告诉我南墙在哪里的时候是一种绑架。

善意的提醒是可以的,但是撞不撞南墙是当事人自己的自由。

或许经历很重大的创伤之后,自己才会从人生的挫折当中重新站起来,把这种伤痛变成自己宝贵的经验,而别人的经历永远也成不了自己的经历。

第六句:"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真相:"我不希望你幸福"。

我的妈妈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那一代,毕业之后是可以选择留在一个比较好的城市,但是妈妈的父母希望把她留在身边照顾家里弟弟妹妹,所以妈妈慢慢放弃了自己比较合适的对象和工作,回到了原来的小镇。为了唯一的舅舅还有其他妹妹付出了很多心力,最终发现她其实也并没有改变弟弟妹妹的命运,那些不上进的人,终其一生也还是老样子。

妈妈因此纠缠了一生,没有过好自己的生活。

意识到妈妈其实也不幸福,而这种不幸福的诅咒原来来自于她的父母。

爱其实是一种渐行渐远的分离,刚开始的亲密最后终将变成各自离开。

虽然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但当认清这种现实的时候,我们会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孩子的到来,并且充满祝福地看着孩子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父母受苦,允许父母活不出自己,那是他们的权利,他们灵魂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允许自己活出自己,允许自己绽放生命的精彩。"。

听起来似乎很自私、很残忍,实际上我们确实是没有能力改变别人,即使是最亲密的父母。

3 一边承受着原生家庭的伤害,一边被教育要感恩,如何自处和自救?

那么,如何来看待父母对于子女的恩情?

首先,生孩子是父母自己的选择,孩子从来没有哭着求着他们,把自己生下来。

从另一个角度讲,有些不孕不育的夫妻当他们生了孩子之后,对孩子的到来反而特别感恩。

其次,父母要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们基本上是出于以下的考虑:"觉得小孩可爱,喜欢孩子;觉得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有了孩子人生才完整;生个孩子婚姻才稳定;为了繁衍自己的基因;为克服中老年的孤独和寂寞;老了需要赡养;不生孩子人家会说我不正常"。

无论是在意外界的看法,还是出于自己的需求,父母要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事实上往往如此,我们都是出于以上所说的各种目的来生育孩子的。

那么这本书里面提到的"父母于子女无恩",我是不大赞同的。

就像李玫瑾老师讲过的,有些孩子在她讲座的时候,偷偷给她递纸条说:"李老师,我需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现在就是想自杀。"。

李玫瑾老师是这样去看待这个事情的:说人生来是要还债的,什么债?对于父母,我们就像是去饭店吃了饭没给钱就走了,是要还债的。

每个人确实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可是也不应该忘记了我们的源头是哪里?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从这个角度讲,我比较认可父母对于孩子其实是一种爱的传递。这种爱的传递也是双向的。

当某一方单方面地终止这种爱的传递,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关键在:爱的接收方如何抉择。

比如,父母的爱如果对我来说是一种压力和负担,那么父母依然可以释放他们的爱,但是不是接受这种爱,决定权在孩子手中。

同时,想要改变父母的时候,还是要尊重父母的决定,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体系里,如果他们坚持己见,那么我们的爱也可以继续发散,是否接收取决于父母自己。

真正的尊重就是"如他所是"。

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即使是最亲密的亲人。

如果直接粗暴地说"父母于子女无恩",以此来让孩子逃离束缚残酷,无异于在已经血淋淋的心上再插一刀。

比如:今天天气预报说是中到大暴雨,我的妈妈出门时天还没有下雨,她就没有带伞。回来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我当时就很暴躁,直接就想发脾气,心里想天气预报已经报了大暴雨,为什么不带雨伞呢?

我马上分析自己的心理,其实是因为太爱她,关注她,心疼她,不想让她淋雨。

妈妈有自己的想法,天还没下雨,拿雨伞会很沉,已经背着很重的东西了,就不想再拿雨伞徒增负担。其实这是她的想法,需要尊重,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她不着凉。

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认识到自己是因为心疼或者着急而产生了一些负面思绪,不良情绪立刻化为乌有,重归平静。

自我察觉,情绪认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往往因为自己察觉到了情绪,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养育子女是责任和义务。

胡适在《我的儿子》中说:"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把教育子女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这是很清醒的认知。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权利享受父母的养育和教育,这是我们的人生阶段而已。

"越是要求给孩子感恩的父母却没有爱"。

天天跟着孩子叫嚣自己如何不容易,如何含辛茹苦,如何要求孩子对自己感恩戴德。

这是一种缺乏爱的亲子关系,没有爱的亲子关系才需要感恩。

4 做父母要学会给自己的心灵之杯续水

"没有爱的父母,承载爱的杯子是空的,所以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让他觉得对自身能量的一种损耗,所以极力地要求孩子报答他的付出。"。

我们在很多教育书籍里都会接触到着这一点:父母要为自己的心灵之杯续水。

当父母觉得疲惫或者空乏无力的时候,就要及时停下来,积极地暂停。

暂时远离孩子,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就是说给自己的心灵之杯续水。

父母的内心充盈,才会把爱溢出给孩子。

"而作为孩子,爱父母的方式不是去一味顺从和孝顺,而是用一个快乐幸福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抱太阳和生命,活出一个快乐真实的自己。"。

南怀瑾大师在《论语别裁》这本书里也提到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孝顺父母,其实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那就是父母的行为是合理的,道德是高尚的,人品是中正的,行事是磊落。

换句话说,如果父母要求不合理,那么强制孩子顺从就不对了。

想想艺术作品中《孔雀东南飞》里的恩爱夫妻劳燕分飞(艺术也是来源于生活啊),想想陆游和唐婉被迫离婚,无不叫人痛心疾首。

几千年来,我们对于论语的这段论述是一个误区,孩子需要无条件顺从是一个误解,这也是一些人抨击论语的原因,其实《论语》无错,重要的是翻译和理解的错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负责任。"

这本书有一个观点我是很认同的,那就是自古以来都是父母将能量将生命力传递给孩子,而孩子是不可能反向传递的,这是海灵格告诉我们的生命的基本的法则。

它是符合大自然的一个规律的。

5 可以不原谅

"如果子女太爱父母的话,就没办法爱自己的小孩,如果一个女人太过依恋,父母无法爱男人,如果男人太过依恋,父母也无法爱女人。"。

如果说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创伤重到了我们无法从这个创伤中自我恢复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不必原谅。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去监狱探监,看望杀人的父亲,想要做一个告别。但是他的父亲在见到她的时候,还是心情激动地让女儿去卖,攒够钱给他保释出来。

这让小女孩回想起来从小到大,他的父亲总是醉酒回家,对妈妈和自己打骂,不断地让她们出去卖,给自己钱花。

小女孩最终认识到父亲永远也不会改变!

可以不原谅原生家庭里的"恶魔"。

有些伤害可以不去原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比昂说,人世间最好的活法,就是去爱、去恨,乃至快意恩仇。"

记得岳云鹏在成名之前,15岁曾经在饭店打工。那时因为不小心给客人多算了6块钱,客人一直纠缠不清,骂了3个小时,让他内心很受伤。

即使岳云鹏成名之后,曾经有人问他会不会原谅那个客人,他流着泪会说不会!他的师父郭德纲对此说过:"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大度的人要离他远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认清了原声家庭的创伤会对人生造成多么深入骨髓的影响,从原声家庭经常说的6句话中,可以了解原声家庭如何和为何伤害下一代的,也可以从中找到疗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无力改变对方的时候,要记得阿德勒的课题分离,解决人生的烦恼。活出自己,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允许自己活出自己,允许自己绽放生命的精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书目:

1. 金尚 《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际创伤》

2. 罗大伦 《女性90%的病是憋出来的》

3. 岩见一郎 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

4.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