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您真的弄懂了吗)

句子大全 2023-11-12 07:28:02
相关推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学而之人就是做学问,做学问不是学习知识,而是随时随地反省和实践做人做事。

为什么论语开篇把这三句话放在一起,因为这三句话都是有关联的,具体原因会在文章后面说到。现在先来讨论后两句话。

正如一般的解释:“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街上随便找个小孩估计都能这么解释给你听,用赵丽蓉小品中的话说,这就像那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朋友从远方来,不亦下饭店乎,钱包不亦空乎,不亦借钱乎。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我是个憨憨。反正现在一般人的常态,四顾忙生活,低头玩手机,谁又能真正关心谁呢。

说句笑话,现今对你研究最多的恐怕就是销售人员了,你包包里面的元宝散发着诱人的光芒,他的目光被紧紧吸引着,这时候仿佛牛顿说的万有引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金光和目光紧紧的交汇在一起不可分离,如此缠绵悱恻。但是本着敬业的精神,他还要发挥一心多用的本领,嘴上像高铁般疾驰出着各种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心里像心理学家一样对你进行着各种性格刻画,最终还会如科学家一样,动用电脑、服务器这种高科技产品进行大数据分析。一声叹息,这样的生活真是悲夫,朋友渐渐远去,人生已经麻木。

看看自己眼前的人生,再品味一下这样的解释,这样的老师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心里产生了纠结和抗拒,不时会产生放下书本的冲动。然而圣贤之师说话水平就这么普通吗?深刻了解人情世故的孔子,似乎在我们心目中一直都是刻板的形象。为了一探究竟,这时要引用南师对这两句话的解释: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

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南怀瑾《论语别裁》

从这里看到,孔子说的朋友就是知己,周公集中国文化之大成,孔子承前启后发扬光大,一生为了文化事业呼号奔走,在当时不被看好,不被理解,一生寂寞,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避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论语开篇的三句话,就是孔子一生精神的写照,正所谓微言大义,不理解那层深刻的含义,永远读不懂经典,也无法与圣人对话,更无法从圣人的教诲中受益。

自古圣贤皆寂寞,人生难得一知己。管仲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管仲临终告却告诉齐桓公,不要让鲍叔牙接替他的职位当宰相。恰恰是因为他太了解他的朋友了,鲍叔牙的第一个毛病就是太清了,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把政权交给他,反而害了鲍叔牙。能这么了解朋友,能为朋友考虑到这种程度,这样的知己,真的是太难找了。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钟子期不在,伯牙仰天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知音自古难觅,生活中能互相了解的朋友也不多见,别人不了解你,不用怨天尤人,正如《论语》中仁的精神,多关爱他人,反过来到时候自然有别人来关爱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