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不说话就是孤独症吗 语言发育迟缓在家怎么教(现在给你答案)

句子大全 2023-11-13 07:33:01
相关推荐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找到我,她有一个孤独症的儿子。平常夫妻俩工作都很忙,只有晚上一点时间陪孩子,但也很少说话。后来发现孩子有孤独症,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只会说动画片里的“佩奇”。

现在,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来帮助孩子开口说话,但是孩子总是不愿说话。这位妈妈很苦恼,希望我能帮帮她。

我们知道,许多孤独症孩子会出现语言落后的问题。家人要教会孩子说一个词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要非常有耐心。可往往家人付出了很多,孩子还是不愿意开口学。父母恨不得能撬开孩子的嘴,“逼”他把话出来。

那么,孩子出现语言落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为父母来说,又该如何正确的应对和改善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深入探究孩子“不说话”的真相。

孩子为何会出现语言迟缓

孩子出现语言迟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智力障碍

如果一个孩子存在智力问题的话,他的理解能力会很差,也就很难学会说话。

2、听力障碍

正常的听力是孩子学会说话的基础。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6--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开始咿呀学语,这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的标志。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1--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就会出现语言障碍。

3、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就是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所以说话会出现问题。

4、构音障碍

是指发音器官,如:唇裂、腭裂、舌系带过短等器质性问题。

5、环境因素

留守儿童。即使父母在孩子身边,但很少与孩子说话,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

以上5种原因是最常见的一些外部因素。

利用各种情境鼓励孩子表达

当孩子出现语言发展迟缓的现象后,父母要重视起来。尽量利用一切方法去帮助孩子说出来。在生活当中,父母可以利用多种情境来鼓励孩子表达。

【大自然】

父母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郊外玩一玩,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并利用大自然中的情境教孩子说话。有的孩子看见草地上的花开了,会去摸一摸、闻一闻。父母们可以告诉孩子这些植物的名称和季节的变化。

如:有杜鹃花、茶花和菊花等等。现在是秋天,秋天会盛开很多菊花。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去观看花展,让孩子多了解一些花卉的名称。大自然中还有小动物,如小鸟、小鱼、小兔子、小狗、小猫等等,父母都可以带孩子去看看。

让孩子了解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小鸟会飞、小鱼会游、小兔子会跳等等。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当孩子有了想了解的动机时,他们就会认真听父母说话,想知道这是什么。

在马路上,有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车辆,男孩子对交通工具感兴趣,妈妈可以指着这些交通工具对孩子说:“这是汽车,汽车。”“天上有飞机,飞机。”

当父母给了孩子这些丰富的语言刺激后,孩子就能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这时,就可以鼓励孩子说出来。

【家庭情境】

在家庭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语言情境。比如:在吃晚饭前,可以让孩子来帮忙摆餐具,做好餐前的准备工作。父母把餐具先拿出来,然后取出一样餐具告诉孩子:这是“碗”。

其他餐具不需要一次性全教给孩子,一次只教一种。“筷子”和“勺子”可以等孩子在学会了“碗”这个词后再教,以免孩子会混淆。妈妈还要告诉孩子碗是如何放的。

当妈妈把菜端上桌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一说今天有什么菜。一边指着菜一边告诉孩子:“这是胡萝卜、黄瓜、土豆、小黄鱼。”虽然有很多菜,但是每次只教孩子认识一种菜就可以了。其他的菜只需要说一遍,让孩子大概了解一下就行。

家庭情境的创设还包括在家里的墙面上挂一些孩子的照片,比如:孩子在游乐场玩的照片。对孩子讲一讲孩子这是哪里,当时在做什么、玩了什么。孩子在看到自己的照片时,通常会很感兴趣,他们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在父母说话的时候,也能激起孩子说话的欲望。

我身边有一个孤独症孩子就是这样,虽然他平常不说话,但是有一天他看到一位阿姨手里拿了一幅画时,他主动伸出手,把这幅画来过来看。并用手指出画上的鱼说:“鱼”。我发现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物品,他会用手去摸并会主动说出来。

父母在教孩子这些词汇时,要注意句子越短越好,要突出让孩子掌握的这个词,这样孩子才容易理解成人对孩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孩子还不理解词汇的意思时,不要对孩子进行提问,要直接用陈述句告诉他。并看着孩子的眼睛鼓励他说出来。

错误做法:

“你看到了什么?”

“你跟妈妈说一遍‘苹果’。”

正确做法:

“这是苹果。”

“苹果。”

父母在说这句话时,要注意重读“苹果”这个词。

如何“逼”孩子开口说话

当孩子能理解一些词汇并能说出这个词汇时,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主动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他只有说出来,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

有的孩子对很多事物都不感兴趣,因而会没有需要。这时父母就要想办法多去拓展孩子的一些兴趣,来激发他们产生更多的需要和动机。

1、需要

激发孩子需要的途径有:

【美食】

【娱乐活动】

【参观游览】

【阅读】

【玩玩具】

【和小伙伴交往】

一般来说,孩子都会有这些需求。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体验这些活动,当他们有了体验时,就会慢慢产生需求。比如:带孩子去户外爬山,爬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停下来,说明孩子感到累了。

这时父母可以先问问孩子的感受:“你累吗?”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很累。”并让孩子坐下来。这样孩子就能通过“坐”这个动作来理解“累”的意思。

接着父母事可以再问一遍孩子:“你累吗?”这时孩子就知道要如何回答了,父母可以多鼓励几次孩子,让他说出来。

2、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具有三方面功能:

【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

【3】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有了强烈的动机时,逼孩子说话才有效,因为孩子本身就有想说话的愿望。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行为模式来帮助孩子说出来。

3、建立行为模式“逼”孩子开口说话

【不主动满足要求】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不会说话,很着急。于是就主动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买了孩子爱吃的汉堡会马上递到孩子面前。这样,孩子就不需要开口说话了,他就永远没有了说话的机会。父母可以让孩子看到,但是不要放在孩子的面前。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

如果孩子的眼睛盯着汉堡看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问问孩子:“你想吃汉堡吗?”然后重复“汉堡”这个词汇,再问孩子:“你想吃什么?”鼓励孩子说出:“汉堡”这个词汇。

当孩子在尝试着发音时,父母就要肯定孩子的行为,把汉堡给孩子。

父母不要主动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孩子很想要得到一样物品的时候,他就会因为强烈的动机而愿意开口说话了。父母可以慢慢教会孩子从简单的词汇向句子过度。

【制造点小困难】

当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很着急。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因此,父母刻意地给孩子制造一点小困难,就能激发他想战胜困难的欲望。

当孩子想吃冰激凌的时候,父母把冰激凌给他,而不把小勺给他。这时,孩子就会很着急。他会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妈妈。妈妈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要装作没有明白。

引导孩子表达:“我没有勺子,我要勺子。”“勺子”这个词汇必须是孩子以前听过、看过的词汇,这样,孩子才能从大脑中提取记忆,有可能说出来。

给孩子制造一点小困难,孩子就要逼着自己去解决这个困难了。

【做孩子喜欢的事又故意忽略他】

父母做孩子喜欢的事,他就会有主动性。如果孩子喜欢玩球,父母可以两个人先玩抛接球的游戏,不要叫孩子一起玩。当孩子在旁边看到爸爸妈妈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后,他就会想加入进来玩。

如果孩子站到妈妈的身边,妈妈可以问问孩子:“你喜欢球吗?”“你想玩球吗?”并引导孩子说出:“我想玩球。”这句话。如果孩子能开口说出几个字,哪怕说得不好也没关系,妈妈也要鼓励孩子,并把球给孩子。

【做故意违反常规的事】

孩子在建立了常规后,都能按照常规去做。有时,他们还会提醒成人要做有常规的事情。比如:我们会把书放在书厨里,而不是会把书放在鞋架上。违反常规的事通常是不被人接受的。当孩子已经形成了一种常规后,父母就可以故意去打破他的常规。

如: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在他停下玩玩具后,把他的玩具放到厨房里去,并观察孩子的表情。当孩子看到后,通常会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会看着妈妈。

有的他们会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孩子会直接冲过去把自己的玩具拿回来。这时,妈妈可以引导他说出来:“放错了。”

【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

如果父母带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时,孩子会表示拒绝。他不说出来父母可以装做没有明白孩子的意思。此时,孩子会被逼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或通过摇头来表示。

如:让孩子尝几口他不喜欢吃的苦瓜。告诉孩子:“这是苦瓜,吃苦瓜。”如果孩子不想吃,父母可以继续问孩子:“你想不想吃苦瓜?”当孩子拒绝时,再引导孩子说出:“你不要”或“你不想吃苦瓜。”

在孩子玩的时候,还可以放一首快节奏的孩子平常不喜欢听的歌曲,看看孩子的反应。一般来说,孩子不喜欢,就会希望妈妈能停止播放。他会拉着妈妈的手,示意妈妈。

这时,妈妈同样可以问问孩子:“你不想听。”让孩子表达出:“不想”这个词汇。

【利用停顿】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当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父母突然停下来不玩了,这时孩子会很想继续进行这个游戏。于是,会用动作示意,拉着妈妈还想要玩。

比如:妈妈去追孩子,玩《大灰狼抓小白兔》的游戏,孩子会在外面四处跑,玩得很高兴。这时,妈妈停下来,不追了,孩子就会感到很失望。他会看着妈妈期待着妈妈继续来追他。

妈妈这时可以问孩子:“你还想玩吗?”“想玩吗?”如果孩子不回答,妈妈就不动。当孩子说出:“想玩”时,妈妈马上就跑过去追孩子。

以后,孩子自然就会知道,当他张开嘴说了话后,妈妈就会再陪他玩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当孩子不会说话时,父母要给孩子多一点耐心。

在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到:“五岁的小孩子,很努力在一束花上打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可总是打不好。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等待的过程其实也很幸福。

关注“大赛爸爸说”,专注探讨儿童发展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庭训练,倾听您的困与惑,私信“大赛爸爸说”,为您答疑解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