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磨剪子来 戗菜刀”从这句经典台词(说说当年乡村的吆喝声)

句子大全 2023-11-14 06:59:01
相关推荐

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都会对当年农村乡下吆喝声留有深刻的记忆。早晨起来,缭绕着炊烟的乡村,还是一片寂静和安详。忽然一声或高亢、或婉转、或悠长的吆喝,从村口传来。随即全村就鸡鸣犬吠,人欢马叫地热闹起来。而吆喝也会由此时开始,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形成一曲乡村所特有的动人的乐章。吆喝的作用,其实就是广告的原始雏形。它是走街串巷手艺人、做小买卖的发明创造,其意义就在于吸引顾客注意,从而招徕顾客来买东西。同一行当的吆喝是约定俗成的,而不同的行当,就会有不同的方式。

小时候,冰棍儿可是稀罕物,只有县城国营食品厂生产。卖冰棍的用自行车托着一对钢筋焊接成的铁筐,里面是泡沫制成的保温箱,再包一层棉被,防止冰棍儿融化。一进村就扯着嗓子吆喝:“冰棍儿——,国营的冰棍儿,——奶油小豆儿的冰棍儿——,五分钱一根儿!”刚放学进家的孩子们,急忙放下书包就往外跑,把卖冰棍儿的团团围住,问这问那。有的孩子去跟大人们要钱,然后拿着一根冰棍儿,蹲在街道旁,舔一舔,然后用小口呡一点儿,舍不得大口把它吃掉。而大多数孩子则是从大人那里吃了闭门羹,垂头丧气地走回来,一边咽着口水,一边看着别的孩子吃。

“磨剪子来,戗菜刀——”看过《红灯记》的朋友们,都熟悉这句经典台词。这句词在山东、河北、京津乃至东北广为流传,可以跟现在的网红语言相媲美。当年在家里做针线活的小脚老太太们,听到这声吆喝,急忙穿鞋下炕,踮起一双小脚,快步跑到街上。先拦住磨剪刀的师傅让他停下,然后再回屋去取剪刀,站在师傅旁边看着他磨,生怕给磨坏了。磨好后,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绢裹着的小包,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碎布头,终于从里面取出了几毛钱。自己先数两遍,然后再让旁边的邻居给数一遍,核实无误后,才递给磨刀师傅,临了儿还不忘说一句:“多了给我啊!”

锔匠们走进村口,推着独轮车,边走边喊:“锔锅锔碗锔大缸来!”中间没有停顿一气呵成。收废品的则是拖着长腔吆喝:“有破烂儿的卖——,棉花爪儿的卖——还有那个破布鞋的卖!”“有碎铜烂铁的卖——,有铝的卖!”中间拖长声,结尾不拐弯儿。

傍黑儿该吃晚饭时候,从村西头进来一位卖豆腐的,边走边吆喝:“臭豆腐——酱豆腐——,臭豆腐浇酱油——,酱豆腐蘸窝头——”。声音宛转悠扬,让人听到后,不免咽口水。卖西瓜的用独轮车推着一个用藤条编成的花包,里面垫上一层花结,放上几个大西瓜,嘴里不停地吆喝着:“卖西瓜来,——脆沙瓤的大西瓜!”“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儿,三角的牙儿,冰糖的瓤儿,吃上一口舔掉牙嘞!”跟唱歌似的,喊出来既合辙又押韵。

后面还跟着一溜做小买卖的,卖倭瓜的:“卖倭瓜来,栗子味儿的老倭瓜!”卖糖葫芦的跟着就吆喝:“糖葫芦——冰糖葫芦——”收头发的吆喝:“收头发辫子来,长头发——短头发都要。”卖火柴的则吆喝:“鸭毛鹅毛换洋火来!”吆喝最好听的是卖小鸡的:“卖小鸡儿来——,卖小鸡儿荷——”中间拐弯,末尾还来一个拖腔,真是好听。

而有些行业则另辟蹊径,不靠吆喝,而是使用一些特殊的器具,让其发出声响,以便招揽顾客。像染布的用皮拨浪鼓,卖香油的像和尚敲木鱼一样。而卖针头线脑的,则是用一挂铁片串在一起,随着车子的晃动,发出“唰啦啦、唰啦啦”的声响, 这个器物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名字叫“惊闺”,据说是它的声音,能够惊动待在闺中的姑娘小姐们,让她们出来买她们做女工用的针线等物品。卖豆腐的则是用木棒敲着梆子,连续不断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梆——梆梆,梆——梆梆!”,一群调皮的男孩子,则在后面跟着嚷“卖豆腐的,敲梆梆,豆腐渣子当干粮”,每当这个时候,卖豆腐的就会抡起木棒吓唬孩子们。

另外,有些做买卖的,为了营造热闹的气氛,一边吆喝一边敲打器具。比如卖雪花膏的,一边摇着清脆悦耳的手铃,一边抑扬顿挫地吆喝,“零——打的雪花膏!”卖小百货的摇着拨浪鼓,嘴里还不停地吆喝“洋针洋线洋袜子,牙刷牙膏牙缸子——”吆喝声和敲打声混为一体,声情并茂,相得益彰。

如今的乡村,哪个村都有几个小超市。平时的日用品,从吃的到用的,几乎应有尽有,从外地来的做小买卖的也就很少来了。优美动听的吆喝声成了逐渐消失的风景,有的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像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的,早已不复存在了。确实需要吆喝的也不再直着嗓子喊了,而是事先录在手提喇叭里,到时一摁开关就能替人吆喝起来,卖货的也不用口干舌燥了,还可以一边卖货,一边跟顾客聊天了。

乡村吆喝声渐行渐远,让人留恋,使人回味无穷,更是那一代人不可抹去的美好记忆。

朋友们,你们还能想起几句儿时经常听到的吆喝声,让我们在评论区共同回味一下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